且第二天就通过梁社长约见了贺先生。
“欢迎张市长光临寒舍。”贺先生带著家人亲自迎接张建华。
“叨扰贺先生了。”张建华嫌疑的说道。
贺先生笑著道:“张市长客气了,对你我可是神交已久了。”
见张建华不解其意,他笑著道:“华印谈判,我可是听说了,很多条件都是张市长要求加上去的。”
想到几年前的华印谈判,张建华也不由得露出笑意。
因为那场战爭,阿三至今还没有缓过来,让华国的边疆安定了不少。
说话间,张建华被迎进会客厅。
客套过后,张建华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张市长,麻烦您给我讲一讲何为经济特权?”贺先生客气的问道。
“清朝的歷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搞闭关锁国那一套是不成的,咱们必须走出去和引进来。”知道贺先生的为人,因此他並没有隱瞒自己的观点。
贺先生点了点头,示意张建华继续说。
“华国下一步该怎么走,这是很多人都在思考的问题。
我国政治体制决定了不能照搬资本主义那一套模式,且他们那一套也存在著很大的问题,不符合我国的国情。
苏熊的模式也不行,他们的经济模式典型的头重脚轻,迟早要出问题的。
这两种发展模式都不行,且目前世界上还没有第三种经济模式。
於是经过大家的集体研究,结合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优点,制定了具有华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但这种模式並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参考,所以我们决定將京海作为我国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来进行试点。
这样做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希望通过京海这个窗口,积极探索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体制改革,为全国范围內的改革积累宝贵的经验。”张建华认真阐述了经济特区的重要意义。
贺先生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知道经济特区的重要性后,不问政策便答应配合张建华的工作。
对於他来说,与国家利益相比,金钱简直就是微不足道。
张建华对他的乾脆也是暗自佩服,当下详细的介绍了京海市的招商政策。
贺先生可以不在乎利益,他可不能让对方吃亏,吃苦也应该是李黄瓜那样的资本家吃亏,而不是爱国者。
与此同时,总督府也正正在討论张建华此行。
“张建华,1942年2月出生,京航博士毕业,先后任职於机械部、外交部、金属材料研究部,具体职位不详,於上月被任命为京海市市长。”
说著,副官递给总督麦斯一份文件:“总督阁下,这是张建华的材料。”
“就这么简单,详细情况呢?”麦斯不满的收起材料。
“抱歉,总督阁下,这是我们能查到的全部资料。
对於张建华我们很陌生,只知道他曾经是华印谈判的一份子,很多要求就是他的建议,是典型的鹰派。”副官摇摇头道。
“派人盯紧他们,看看他们都见了哪些人。”麦斯吩咐道。
“是,总督阁下。”副官当即答应下来。
因为涉及到97回归,因此麦斯对张建华的到来非常重视,担心他的到来影响约翰牛的统治。
另一边,在贺先生的帮助下,邀请到了十几个商人,其中並没有李黄瓜。
不过想到他如今正和港英政府打的火热,加之国內刚刚平息混乱,以他自私自利的商人做派,这个时候绝对不会站队的。
张建华热情欢迎了前来的人员,甭管他们投不投资,最起码態度是值得肯定的。
隨后在招商酒会上,张建华向大家阐述了国內的政策以及经济特区的意思,保证所有投资人的人身財產安全。
或许因为顾忌,当场有投资意向的还不到十人。
对此,张建华並没有气馁。
对他来说只要有人投资即可,只要让这帮投资人赚到钱,其他人自会求著上门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