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多工厂性质相同,资源浪费严重。
张建华对这些工厂进行了资源整合,一方面提高生產效率,另一方面也能增强企业的竞爭力。
经过半个多月的努力,整合工作完成。
原本分散的眾多小工厂被整合为三家上规模的大型工厂,7家中等规模的工厂,其他的则多为一些乡镇企业。
整合完成之后,就是选將了。
之前的很多厂长,张建华並不满意。
为此,他特意召开了市委常委会。
会议第一项,张建华组织大家学习。
他向大家讲解了何为市场经济,京海经济特区该如何应对外商和港商,如何服务好国有企业。
学习结束后,会议正式开始。
首先,张建华向大家详细介绍了京海市所有工厂企业的情况。
“同志们,咱们这么多的工厂,竟然只有两家能够盈利,其他的全靠国家財政养著。
这说明什么,说明咱们这些工厂存在著严重的问题,急需进行改革和整顿,否则所谓的改革就是一句空话。”
顿了顿,张建华继续强调:“同志们,俗话说得好,欲治兵者,必先选將。对於工厂来说,厂长至关重要,只有选好厂长,才能带领工厂走出困境。”
接著,他抽出一份材料递给身边的周副市长。
然后嘱咐道:“周副市长,这是我结合世界其他国家企业制定的厂长人选標准,通知下去,这就是国企今后选厂领导的標准。
对於目前在职的厂长,符合条件的可以继续留任,不符合条件的则需要进行调岗。
至於厂长人选,则从整个厂里进行公开竞选,挑选合適的人选。”
“是,张市长。”周仲平急忙答应下来。
“厂长选好之后,组织一次学习,要让他们明白何为市场,如何同其他企业进行竞爭。”张建华吩咐道。
他准备在厂长人选確定之后,组织一场全面的培训活动,为新上任的厂长们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履行职责,推动工厂的发展。
会议结束后,眾人按照工作分工,迅速行动起来。
张建华抽空调研了所有工厂企业,就各个工厂的產品和相关责任人进行了沟通,如何才能生產出更加合格的產品,怎么才能在竞爭中处於领先。
同时,张建华还號召工人们出来创业。
只可惜受困於时代局限性,並没有几个人愿意出来做生意。
也就一些没有营生的知识青年,在万般无奈之下才开始学著做起了生意。
张建华並没有因此而气馁。
他相信只要自己坚持,一定能將京海带上发展的快车道。
在他的带领下,京海市干部群眾的观念正在慢慢发生变化。
两个月后,龙口工业区正式开始对外招商,所有国有工厂的厂长人选均已確定,绝大多数都是年轻人。
经过张建华的讲解,这些年轻人明白了何为市场,如何才能让工厂可持续的发展下去。
得知龙口工业区建好之后,贺先生第一时间就带人来到了京海。
看著乾的热火朝天的人群,贺先生发出由衷的感嘆:“有如此勤劳的人民,华国又何愁发展不起来。”
“贺先生所言非虚,我似乎已经看到了未来这里热闹的场景了。”有人附和道。
在几人自行参观完龙口工作区之后,张建华开始了正式的招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