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並不认为自己眼前的这些大臣们,能够共情小皇帝...
...
...
太庙祭祀,隨著艷阳高悬而结束。
大队的官员们,浩浩荡荡地开回各部班房,唯有户部眾人,此时或是乘轿、或是坐上驴车、牛车,一路向东,直奔朝阳门而出。
今日是四月初一,各衙门发放俸禄的日子。
在大明朝,发工资可是一件麻烦事。
从粮食、银子、宝钞,到苏木、胡椒、罗绢等香料布匹,都有可能出现在大明官员的工资实收中。主打一个朝廷有啥就发啥...
而这大量的实物工资,显然不是哪个衙门里的小库房能够掏出来的。所以,这大明的工资发放地点也就很清晰了:通仓!
通仓是京杭大运河北端枢纽通州的仓库集群中,隶属於国家管理的三座大仓的统称。分別是大运中仓、西仓和南仓,其中,大运中仓仓储量相对较低,仅有库房136廒;最大的大运西仓,则有库房330廒。
明代一廒五间,每间宽约4米、进深6米、高5米,合起来每廒的占地面积就达到了120平左右,可存粮1000石。仅大运西仓一仓,便可存粮33万石。
今天,李斌的工作地点,便是在这大运西仓。
不止是李斌,户部来人中,超过半数,今天都在这大运西仓。
在开仓放粮前,先有一名来自云南清吏司的带队郎中代表户部出面与西仓大使核对帐目,其余主事们,包括李斌这个观政进士以及从户部带来的书吏们,则分散进入西仓各廒,开始检数。
推开面前写有231標號的五联排小屋库门,映入李斌眼帘的是一袋又一袋满满当当的漕粮。
漕粮起运时,通常一石一袋,点数倒是好点。但除了点数外,还得查验这些粮袋內,装的到底是不是粮食...
“这袋!这袋,还有这袋!打开看看!”
隨机从这间仓库里堆放的200袋粮食中,抽选三个,李斌对著身边的库吏开口吩咐道。
“大人...您挑的这几袋漕粮,不是在最下面,就是在最里面,这让小的们怎么搬啊?”
而另一边,一看李斌点选的那几袋粮食所处的位置,配合李斌的西仓吏顿时戴上了“痛苦面具”。
“慢慢搬就是了,把上面压著的先搬下来,然后再开袋查验。你们这边先搬著,我再去其他几间看看,哦,对了,別想著玩样哈,一会若是我回来后,没有看到那些被搬开的粮袋,我可要重新点选的哦。”
笑著拍了拍仓库吏的肩膀,李斌转身走向下一间。
照例,点数完毕后,擼起袖子,李斌亲自上阵搬起粮袋。
发薪日到来,就连户部的吏员都作为“检查员”出动了,可没那么多人手来给李斌这个小年轻打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