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想要圈地永安庄的心,犹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哪怕皇帝的藉口,找的实在蹩脚,甚至蹩脚到有点把诸位臣公的智商,摁在地上摩擦的嫌疑。群臣也只能装作没看出来的样子,假模假样地“挣扎”了一番后,便同意了嘉靖的要求。
谁让,这小皇帝在找出这么一个蹩脚理由的同时,还表达出了他非要拿下这块地的態度呢?
关於嘉靖帝是如何表达出自己態度的,李斌第一时间还没察觉到。直到在心中吐槽完了嘉靖后,李斌才琢磨出其中的味道:
就比如,嘉靖帝前脚说自己是“忽然想到”胡皇后的父亲被人刨了坟的事。结果后脚,就能一口把人“胡荣”的名字给叫出来。
这你要说嘉靖帝没有提前准备过、排练过,那真是狗都不信。他明显就是在告诉诸位臣公,这块地,是我嘉靖早就想要的了,你们识趣的话就別爭。
还有这个“给胡皇后父亲修坟”的藉口,在以孝为先的大明,它同样是一个不能在明面上反对的理由。就是大臣们不想把这块地划给皇家,也不能反对说皇帝要给前前前任皇后的亲爹修坟这件事情本身。
想要拒绝,多半都得以诸如“这块地已另作他用”等理由,回绝皇上。
如此一来,假设嘉靖帝提出要求后,发现朝臣的牴触过於凶猛,他也可以退而求其次,要求大臣们再重新挑选一块没作他用的风水宝地,用来“安葬”胡皇后的爹。
反正无论进退,嘉靖总能在不伤顏面的基础上,从国家財政管理的资產中,薅点好处,归入皇室財政。
与此同时,李斌还感觉到,这些听明白了嘉靖的潜台词,也看明白了小皇帝態度坚决的大臣们,之所以会顺水推舟地答应皇帝。
多少是受了点各家收益上涨,心情大好的影响。
没必要为了这外城的十五顷田地,和皇帝闹得不愉快嘛...
唯有秦金,此时面色阴沉无比。
皇家划走十五顷良田,剩下维持原制,这就意味著他不仅没能將这些良田全部收归国库,反而还让国库损失了至少7顷又50亩的可纳税良田。
加之永清右卫,一、不属於边卫,其卫所士卒通常“二分守城,八成屯田”,生產活动十分稳定;二、其地属顺天府,因要供应宫廷、京卫的缘故,这里的军屯纳税比例也会远高於边卫。
以李斌的了解,这顺天府境內的军卫,除了密云等边卫外,通常每顷地,应纳粮十二石。7顷5,就是九十石,折银54两。
听上去似乎不多,对吗?
可別忘了,军屯,本身就是要先供应自身的啊。
也就是说,多这7顷多的地,就意味著永清右卫那边少一分找户部要钱的可能。反而,他们不仅不会找户部要钱,还能每年多给户部交约54两银子的税。
这下好了,蛋打鸡飞...
秦金神色颓然地退回班序。
接下来谈及的政务,涉及户部的內容不多,加上多是各部常规事务决策。在朝会上提出来,更像是工作报备,而非请示如何去做。
这一部分內容,李斌並未过多关注。
再然后,便是今日的重头戏,参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