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临近退堂时,算了算今日快班要动员的人数后,李斌这才下达了自己初任知县后的第一道命令:
“快班陈班头,一会留十个捕快,听候本官调用。应当不让你为难吧?”
“老爷有命,莫敢不从。”
快班的陈班头闻言,躬身应诺。
或许是不知道李斌想要十个捕快做什么的缘故,这位班头的回答有些生硬。
李斌听出了陈班头似乎有点不快的潜台词,却也没有在意。
退堂后,李斌先去二堂换了身常服,然后將六房早间呈报的差事,一一做了批覆。如捕快们拿人需要的驾贴、如礼房呈请新科进士入县誌一事的呈文批红等等。
一直到这些庶务做完,李斌这才带著那十名捕快,並叫上李元芳一道,大摇大摆地出了宛平县衙。
“汉阳这是要做什么?!”
在宛平县衙门前的大市街上,李元芳不解地问道。
县令出门,不乘轿舆、不打仪仗,反倒是跟个紈絝子弟,提笼架鸟一般。提溜著两条腿,便迈上了街道,身后还跟著十名腰挎横刀的捕快...
要是把那捕快的衣裳换换,活脱脱一个恶僕当道。
如此反常的画面,在惊得大市街上,来往百姓纷纷避让之余,亦是引起了人们好奇的围观。
“老知县可还记得昨日下官说的门摊?”
双眼扫视著大市街两旁的商铺,看著来往人群的精神面貌、生活状態。
李斌一边在脑海中盘算著什么,一边回著李元芳的话。
“不过一夜功夫,老夫怎能忘记。可这门摊,与我等游街惊民,有何关联?”
“老知县看看这家商號,你说它的门摊,足斤足两的交了吗?”
李斌伸手指向大市街旁的一个店铺,只见那匾额上写著“王记杂货”。
门脸不大,进深亦浅。站在街道上,一眼便能望到那商铺的底儿...
见李斌这位新知县的手,指向自家店铺。那店铺掌柜,连忙从柜檯前出来,一边跪地叩首,一边喊著诸如“不知大人驾临,小人有失远迎”之类的话。
即便是看到李斌迟迟没有走进自家店铺的样子,那掌柜也依旧不敢起身。甚至在喊话道歉后,没听见李斌的回应,更是嚇得不敢作声。
“这王记杂货歷来守法,门摊从不拖欠,自是足斤足两。”
李元芳的回答很是利落,作为这宛平的知县。他不敢说自己对宛平县內所有商铺都很了解,但就县衙门口这些商铺,哪家交了税,他还是门清的。
“很好,那这一摊位呢?”
言罢,李斌又將手指向了街边一简陋的汤饼摊,再度问道。
“亦是交足了门摊。”
这一次,李元芳答话时出现了些许迟疑。
他好像猜出了李斌想表达的意思...
果然,下一秒,就见李斌將手指向了一四开间门脸的大號。再度发问:
“那这一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