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明宫·锁心玉》,於証
其实早年间是没有85这个概念的。
开始时候是南方系媒体炒作的內地四小旦、四大小生啥的,其实就是对港湾“四大天王”的东施效。
不过第一代的含金量还算高,尤其初代四小旦后来成了公认的“四大旦”。
也是因为那几人发现这么操作,对於保持咖位的效果实在是太好了。
若是有谁掉队,靠著“组合”中別人的好成绩还能拉自己一把,因而一直默许並推动保持这种说法,实际几人出道时间都不一样。
像赵巴菲、周薰都是90年代初就出道了,而章紫怡、徐婧蕾是90年代后几年才出道的。
只是真正火的时间属於前后脚,因此被排在了一起。
后来四人是直接成了一线女明星的標杆。
本来双冰都应该在四旦后的,比如列入第二代四小旦。
但都差不多同一代人,那不就是平白矮了一辈?!
因而在两人经纪人王菁的运作下,江湖上便有了“四旦双冰”的说法。
等於是硬挤进去的。
不过双冰也是爭气,电视剧收视率、电影票房、乃至奖项、商业价值啥的都不输四旦。
慢慢的,这种说法也就被大眾所接受了。
然后,有人看这种碰瓷的办法实在是太好了,如果成功艺人咖位堪称直接飞升!
所以后来又有了“四旦双冰包汤圆”的说法。
奈何后两位各有各的拉跨,虽然確实是同一辈的,但跟前六人的成绩根本没法比。
因而这种碰瓷最后只能是貽笑大方,主流根本不认。
嗯,其实还有一种更小眾的说法,叫“四旦双冰一舒一汤一园一包”。
好傢伙,最开始的四人组合被硬扩成了十人团了!
只是舒淇这位前辈的成绩还说得过去,后面仁是什么鬼?
哦,汤瑋、高媛媛与——刘艺霏?!
啥?!
“一舒”指的也不是舒淇,因为排的都是大陆人,其实是舒?!
尼玛!
这笑话实在是太冷了,一点儿也不好笑!
可见,有些艺人经纪人已经头脑发昏了,暗中推动粉丝们搞出了这种上不得台面的说法。
当然,也是刘艺霏出道成名的时间太早,而且几部大热电视剧把她人气炒的太高,所以有的媒体提起她来,也是跟四旦双冰这几位前辈並排的。
以致於让她的团队都认不清现实了,真以为能跟那几位前辈们肩並肩了。
第一种说法“四旦双冰包汤圆”出来,大眾都以为“包”是修饰词,因而又弄出来第二种说法。
不过还是有点儿小聪明的,知道先推舒出来扛一波雷。
好吧,实际更无耻了。
然后也就是在2009年,第二代四小旦名单新鲜出炉,刘艺霏名列其中,算是绝了继续跟几位大碰瓷的路。
不过第二代四小旦跟初代四大旦根本没法比,尤其其中的黄胜衣与王珞玥两人,后来是越来越糊。
渐渐地,以致於这个名头都开始变得不值钱了。
组合名不行了,那就换一个。
於是后来“85”的说法甚囂尘上。
85指的不是85后的旦,而是生於1985年左右的,包括生於85年之前的唐鄢、佟丽婭等人。
不过开始最出名的莫过於“大唐诗仙”这四人。
更巧的是,她们都演过《仙剑》系列的电视剧。
仙剑三美+赵灵儿。
嗯,开始的时候,大家以为这几人红个几年就不行了。
毕竟演技上,她们几个较那些个前辈们是差的太多了。
旦转青衣也是一条难路,中间能刷下去不少人。
没想到,兜兜转转,十几年过去了,內娱女明星里,把头的还是她们几个!
主要从2010年以后,隨著各路资本涌入,娱乐圈的玩法都变了。
以前因为电影票房都不好,电视剧又赚不到大钱,只能唯奖项论。
后来电影市场復甦,便开始唯票房论,
再后来,因为科技进步,移动看剧模式大兴,网剧盛行,这电视剧的地位开始飆升,到后来也不输电影多少。
於是演员少了,明星变多,这就又演变为唯商业价值论。
也就是后世大家常说的流量时代。
当然,奖项、票房、收视率都可以转换为商业价值,只不过有些明星的商业价值高到还能拉动电影票房和电视剧收视率,这是传统演员比不了的。
而这个时间节点,就在原时空2011年初,以杨蜜主演的《宫锁心玉》为开端!
杨蜜童星出身,02年16岁时签约荣信达后正式出道,然后在06年凭藉《神鵰侠侣》里郭裹一角被大眾所熟知。
这几年也主演了不少剧集,算是大眾眼中的熟面孔,却不算大红。
09年播映的《仙剑奇侠传三》大火,进而让杨蜜成了人气小旦,获评新一代四小旦之一。
本来按部就班,步步高升,进入一线明星稳稳地。
不过隔年因为未选择续签荣信达,还因之前拒签唐仁,转而为了电影资源与香江美亚娱乐签约,进而是被大规模网暴,当时都被黑惨了。
在眾人都以为这姑娘往后会消沉下去时,11年初的电视剧《宫锁心玉》居然爆火,直接让她晋升內娱女顶流!
当时主题曲《爱的供养》於全国的大街小巷是唱了有大半年。
上次这种盛况还是在90年代末期,《还珠格格》、《永不目》、老版《水滸传》等剧集热播时,当时大街小巷也是传唱著这些剧集的主题曲,一唱就是好几个月。
然后到2011年暑期档,其主演的低成本悬疑惊悚片《孤岛惊魂》在全国公映。在荧幕上一贯以清纯、甜美形象示人的杨蜜,在该片中出演热爱探险、性格独立的靚丽美女沈伊琳。
为演好这一角色,杨蜜在片中突破以往尺度,第一次以性感比基尼扮相出场,因而备受关注。
最终该片凭藉其粉丝力量,创下了9000万的国產恐怖片票房纪录!
这算是內娱资本们第一次见到流量明星的威力。
杨蜜,还有当时从南棒归国的韩更,共同开启了內娱的流量时代,
所以《宫锁心玉》真算是杨蜜职业生涯中极重要的代表作。
只是,苏浩是真心不喜欢清宫戏。
而且这部戏,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属於抄袭《步步惊心》的创意,並融入了《流星园》的元素。
深究起来,其实八、九、十、十四这四位阿哥就属於清宫f4。
而洛晴川、八阿哥、四阿哥的人设与杉菜、道明寺、泽类也是十分相像。
资深编剧的於证,师从香江导演李惠珉,是深谱剧情不能为了塑造经典而搞的太晦涩,不然很难吸引观眾。
像当初那部《大明王朝1566》,绝对优秀的剧集,製作精良,演员演技全都在线,並堪称神仙打架。
但就是因为剧情太过晦涩难懂,首播收视率低到不忍直视,芒果台是直接给下架了。也就到后世网剧时代,观眾们翻找以前的老剧,才让这部好剧得以焕发光彩。
於压根没想著塑造经典,他就想赚钱,所以剧集是怎么爽怎么编。
在想跟唐仁合作《步步惊心》不成后,他直接杂《步步惊心》与《流星园》,快枪手的编剧出《宫锁心玉》,又快枪手的製作播出。
尤其是抢在《步步惊心》这个原版前面播出,给蔡意浓噁心的够呛。
只是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这部剧居然能火成那样,甚至被主流媒体认证为现象级大爆剧!
估计当时於证自己都懵了。
不过后来这部剧被各路人马细致的解构,苏浩对其也有了自己的看法。
首先,除了剧情,於是用了两个戏剧方法编剧的,一是扁形人物,二是解谜结构。
“扁形人物”这一概念源自福斯特的人物分类理论,指性格简单、缺乏复杂个性特质的人物。
《宫锁心玉》这部作品中的主要角色,大多都可以归类为扁形人物,他们的性格特点相对单一,因此观眾可以较为容易地预测他们的行为以及剧情发展。
如洛晴川的主要特点是机智和义气,象徵著穿越者的智慧与勇气;
八阿哥则以其淳厚正直的性格,展现了成长中的坚韧与纯真;
四阿哥则是一个狡诈且坚韧的角色,他的爭斗精神贯穿全剧;
年素言则以她细腻而坚定的性格,展现了间谍的复杂內心世界;
而信嬪娘娘则以她的心机和嫉妒,生动地描绘了深宫之中为求生存而斗爭的残酷现实。
然而,儘管这些角色各自具有鲜明的特点,但在整个剧集的发展过程中,他们的个性並没有经歷显著的变化。
这也是被后来很多人垢病的点,嘲讽这部剧是只有小孩子才会看的。
但就是因为浅显易懂,所以才会老少咸宜。
就像早些年的《还珠格格》系列,其实也都是扁形人物,这也是火的基础,
而“解谜结构”则体现在电视剧蕴含著的两大核心谜题一一“王位”与“洛晴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