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电影节前的动员
一直以来,或者说,自从蒋晓涵毕业参加工作以后,
她再出国都是做为主持人採访別人的。
唯有这次是隨《我记得》剧组出国到德意志,之后还会以演员身份走红毯,蒋晓涵都感觉自己好像在梦里一样!
“《我记得》入围柏林电影节的消息传回国內,我爸都懵了,回家说他这辈子都没想到,有朝一日能看到我走国际电影节的红毯!”蒋晓涵有些自嘲的说道,
“按他想的,我这辈子能走个国內电视节的红毯他都知足了!”
主要吧,蒋晓涵没继承到她爸的歌唱天赋,表演天赋也是有限。
所以她爸对她的期望值並不高,觉得她这辈子能在主持人这条道上平稳走下去就行了。
哦,对了,蒋晓涵她爸並不是蒋达为老师,这种说法是圈里误传的。
因为蒋晓涵小时候与蒋达为同台演出过,而两人又是同姓,所以才有了这种说法,后来两人也是多次澄清过。
实际蒋晓涵她爸名叫蒋函,也是位知名音乐人和音乐教师,培养出戴军、雪村等知名歌手。
其姑姑、表姑也均为从事音乐工作的专业人士,家族中艺术氛围浓厚。
在这种环境中长大,蒋晓涵自然与艺术结缘,尤其对父亲擅长的音乐情有独钟。
小时候也是出了多张少儿音乐专辑,其中包括了《海尔兄弟》主题曲《雷欧之歌》和《歌声与微笑》等经典儿歌。
不过晓涵姐只喜欢唱歌,却不喜欢学乐器,所以时间长了,这音乐道路发展有了瓶颈。
但那时候她唱歌已经出名了,受央视邀请参加了各种重要活动,如元旦晚会、三八晚会和国际时装节等。
当时小品正火,她还与郭达、蔡明合作了《假爸爸,真爸爸》。在11岁那年,她更是获得了央视春晚的邀请,独自演唱了《妈妈怀里的歌》。
此后,蒋晓涵成了国內知名小童星,一边在《大风车》担任少年主持人,另一边还出演了多部影视作品,如《只要你过得比我好》、《反贪局长》、《风雪夜归人》、《城市稻草人》、《高一新生》等。
只是就在她事业的巔峰期,她却选择了离开央视,全身心地备战高考。从1998年再次登上春晚舞台后,她就很少在央视露面。
儘管她的发展和成就使她成为了北大特招的备选,但因为过於专注於演艺事业,导致她的学习成绩起伏不定,最终只差一分就能进入北大。
但不得不说,晓涵姐家世確实好,选择也多。
她北大没考上,直接出国到樱国曼彻斯特大学攻读戏剧专业,毕业后回国重返央视,任央6的主持人,期间兼而演戏。
只是再未有她小时候那般声势。
可见这人啊,有时候因家世太好以致选择过多也不好,因为干啥事都没有长性。
一遇挫折,就想著换赛道。
最后只能是样样会,样样松。
不过人的选择也很重要。
本时空,因为在威尼斯向苏浩大胆要角色,而苏浩对蒋晓涵的印象也蛮好,真的答应了她的要求,蒋晓涵居然有幸也能走一把国际电影节的红毯了!
就算往后她在主持这条道上又遇挫折,至少这份履歷能保证她在往后的演艺道路上更平稳一些“晓涵姐你演技还是可以的,”都混熟了,苏浩也不外道,“就是表现的更自然些就好了。”
其实这算是童星的通病,早些年演的都是自己,以致模式化严重,大了之后戏路难改,因而难免落入俗套。
“我的演技我知道,真不算好!”蒋晓涵又自嘲道,“还是天赋有限,演不了太深的角色。
不过我不挑角色的,阿浩,往后有適合我的角色就知会一声,零片酬我也可以的!”
这位是真不缺钱,不说她小时候唱歌、演戏啥的赚了多少。
她爸蒋函后来是做生意去了,目前身家也过亿了。
蒋晓涵又是家中独女,因而实属於圈中富婆一个!
跟大甜甜一样,唱歌、主持、拍戏都挺隨性的。
当然,她在表演这条道路上还是有些追求,哪怕明知自己天赋有限,但能演一些好戏也是可以的,至少能留名不是?
而现在看来苏浩他们公司的戏,大体都不差,那还不多套套近乎?
“晓涵姐这话说的生分!”
可能確实有童年滤镜,苏浩对蒋晓涵的观感一直挺不错的。
主要这姐姐事儿少,演戏也挺认真的。
当然,天分也確实有限,在这行真走不了多远。
不过人无完人,苏浩更愿意看人长处。
尤其这姐姐人脉也挺广的,有能帮忙的地方。
那有往后些適合她的小角色,就给她唄。
“咱这关係还用见外?”苏浩笑道,“往后你想演戏了就知会一声,角色有的是!”
“那就这么说定了!”蒋晓涵开心道,“阿浩,你们公司的戏想要宣传了,姐的节目隨便上,
我安排!”
嗯,人脉就是这样建立的!
“呦,都聊什么呢?这么开心?呀,阿浩已经到了啊!”
忽然一个女声传来,苏浩转头望去,是秦海露。
她后面还跟著宋嘉。
“海露姐,嘉姐!”苏浩跟两人问好道,“你们这是刚逛街回来?”
看两人鞋子上略带灰尘,苏浩如此猜测,
“不都说德意志这边厨具做的好嘛,所以正好买些回去!”秦海露爽朗道,“刚刚我跟嘉嘉就去逛街买厨具去了。”
“別说,东西確实好,我跟海露姐都买了好几套,自己用一套,剩下给亲戚朋友带的,”宋嘉回道。
“呀,海露姐、嘉姐,你们早说啊!”杨蜜拍了拍自己的额头,愧疚道,“也怪我,之前忘了说了!
这次来德意志的剧组成员,我们都准备礼物了已经,每人一套德式厨具,还有德国香肠啥的!”
“嗨,这有啥的!”
秦海露与宋嘉都不以为意。
“那就当我们多买了,回去都送亲友唄!”秦海露笑道。
“就是,难得出国一趟,我们自己也得买些东西啊,哪能全让剧组掏钱呢?”宋嘉也笑了,
“再说,这次走红毯的礼服都你们给定做的,已经很不好意思了。如果不是因为知道你们都不差啥,这些东西买给你们也有些拿不出手,我跟海露姐还想著给大家买些东西呢!”
要不苏浩怎么愿意跟东北人交往呢!
办事都亮!
“大家都朋友,说这些太见外!”苏浩笑道“我们是还想著用这次走红毯,给新品牌做次秀呢,你们都算是免费的模特!
没付给你们钱是觉得大家都朋友,这种事儿谈钱太公事公办了,伤情分。
不过也都得带些礼物回去,不能让大家白帮忙不是!”
“妈呀,阿浩你这么说才叫见外!”秦海露夸张道,“我真是头回听说,白穿礼服是帮忙的!”
后世,每当有时尚走秀,亦或是电影电视节红毯啥的,都是女明星们爭奇斗艳的场所。
然后就有不少国际服装大牌借高定给女明星们。
不过这里面有多少是真的“借”,还有多少实际是买的,但对外说是借的?
根本说不清楚!
但苏浩这次,依旧属於大手笔。
因为杨蜜、范兵冰跟太平鸟合资的新中式服装品牌“华顏”临近上市,这次是为每个走红毯的剧组成员量身定製了三套礼服一一电影节开幕式红毯一套、《我记得》首映礼一套、电影节闭幕式红毯一套。
嗯,至於私服,更是每人十套打底!
保证每人每天换著不重样的穿都有富余!
按李铭启讲话,都够他们往后一年的新衣服了!
这费,每人每套服装设计+材料费用+纯手工人工费支出,平均在每个人身上,也是十万以上了!
“就是,还有礼物拿,阿浩,你才真是客气!”宋嘉真是不知说什么好了。
当初王菁费力把她塞进《我记得》剧组饰演一个小角色,她都没想到后续竟有这般境遇。
不但电影入围了柏林电影节,他们这些演员还有那么高的福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