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有些事,不能忘!【求订阅】
原版《我能说》成功的关键,是用喜剧外壳包裹住现实的內核开篇犹如悬疑片,讲无良开发商想要占地,暗中破坏街坊的房屋,想要逼迫街里街坊搬家,暗地里却全被罗玉粉老人给拍下来了。
实际就预示著这根本不是喜剧!
这一版《我记得》也是如此。
开篇讲述奉天市一直坚持每年9月18日拉响防空警报,用剧情片的手法预示主题的严肃性。
不过接下来的剧情却完全就是喜剧片的调调。
镜头在游走,很快捕捉到了一个小步疾走的人,从背影看,她是个老太太。
所谓,老年侦缉队,就是如此还真的是,这老太太什么都要管管。
“那个谁,这是什么呀?”
“你怎么占道经营呀!”
“那边的小姑娘,你怎么回事呀?那个小伙子,这是早恋你知不知道?我告诉你们家长去!”
这老太太很凶,很猛,中学生早恋她都要管。
但隨著老太太的移动,跟镜头的移动,大家发现,这老太太还挺潮的,她到了一个英语学习班,来上课了。
“how are you? “
“howareyou。“
““i'm fine 3q and you? ““
““i *m fine.....*
学英语都是这样的,老师领著念,学生跟著读唄。
老太太也在跟著读。
这老师,是张晓斐客串的。
嗯,杨蜜这个老板是相当够格,瞅著机会就推自家艺人。
虽然老太太学的很认真,可张老师显然不满意这位老学生。
“李奶奶,你还是別学了,就你这个年纪,学英语,纯粹是浪费钱,你听听你的发音,比日本人还难听。”
晓斐姐想劝退这位李奶奶,也就是老太太。
可是一听到比日本人还难听,这老太太当时就火了。
“小张老师!你说什么?你为什么拿我比日本人呀!”
张老师很是困惑,她本来是好心,但眼下也只好解释一下,“日本人的英语很差劲的,我只是一个比喻.”
但李奶奶战斗力极强,直接就跟小张老师对喷上了。
两个人是吵的乱七八糟,这段是做了消音处理,画面围绕著两人转圈圈。
渐渐地,小张老师显然敌不过李奶奶“几十年的功力”,落入下风,而后被喷自闭了。
李奶奶脸上露出“战斗胜利后”得意洋洋的表情。
但一个转场,这表情就变成了泪丧。
却见李奶奶一个人孤零零的站在一个公交站牌下,在等著公交车。
然后闪回画面里,却是英语教培机构的校长出面,一脸笑呵呵的解决问题一首先,小张老师为自己的不当言行,向李奶奶道歉;
然后,英语教培机构退还李奶奶全部学费,请她另找学校。
好吧,实际是李奶奶因为喷老师,被开除了,只不过人家校长说的很委婉。
李奶奶吵架贏了,却被赶出了教培机构。
另一边,李奶奶居住地所在的社区,新来了一位基层公务员一一曲维浩。
工作能力很强,而且智商超高,帮助邻里们解决问题超快。
就是原则性很强,从不迟到早退,但也从不早来晚走。
早八晚五的工作,7:58准时到岗,晚上5:00准时离岗,
周六周日绝不加班!
这里著重介绍一下,华国基层管理机构一一社区,全称社区居民委员会。
按照规模来讲,城市里的社区跟乡下农村是一个级別的。
不过社区领导,也就是社区主任的权力通常要比一个村子的村长还要大!
主要就是所管理的人口就不是一个量级的。
因为有的社区下辖好几个高层小区的,那人口可能一下子就好几万,远比一个农村人口要多得多。
人一多,这管理难度就很大。
关键社区相对来说,就不是一个行政执法机构,除了对园区物业有一定监督管理的权力,其他都要执法部门协商才行,比如派出所。
但社区还需要帮助邻里街坊解决纠纷,处理实际问题,比如违规占道经营、公共设施损坏、打架斗殴等等。
另外,社区还要经常梳理辖区內的人口组成,並且对特定人群要时时关注,比如重返社会人员、有精神病史的人员、还有嗑药史的人员等。
可通常一个社区,除了主任、副主任,也就配备五到七名干事,一般都不到十人。
显而易见,人少任务重!
所以有时候,社区工作人员就得牺牲一下个人时间,多做些贡献。
可曲维浩,一个通过公考上岸的社区干事,却不想像普通社区工作者那样,奉献自我,
为此,范瑋饰演的社区梁主任还特意找他谈话了:“小曲啊,你得进步啊!
不瞒你说,我还有两个月就要调到街道办去了,然后王副主任会接任主任之位,那副主任的位置...
明晃晃的暗示,毕竟除了主任及副主任,其他的干事实际並不需要通过国考、省考入编,而是通过特殊的社区工作者考试就行,那属於事业编,而之后的升职也是有天板的。
偏偏空降来的曲维浩是通过省考入编的,那自然就是为了接档副主任的位置而安排过来的。
“梁主任,我好像没违背任何一条社区工作管理条例,”曲维浩慢条斯语的反驳道,“另外,
咱们社区委员会的成员选举,都是得通过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半数以上同意才行,无法私相传递!”
这话说完,梁主任都无语了。
显然,这个曲维浩就是个刺头,他也不在意是否要进步,就是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工作。
之后某一天,李奶奶忽然来社区举报最近邻里街坊的一些违规行为。
李奶奶也是以往社区工作者们最不愿意面对的人。
盖因她每次来,都会带著n多的问题,之后为了处理她提出的问题,就得浪费不少人力物力。
但曲维浩却知道如何应对她,很耐心的给她解释:“大娘,您的等问题应该找信访办,等问题应该找派出所,等问题应该找城管执法局大娘,我们这儿是社区,有些方面並非我们的职能范围。”
嗯,这位曲干事无疑是个学霸,来工作前就把各个部门的职能范围理解的相当到位,这一顿输出给李奶奶都说懵了。
当天李奶奶是一脸憎懵的回去了。
然后曲维浩就成了“社区”里的英雄,同事们一脸激动的纷纷给予他掌声。
曲维浩也是从同事们口中,得知了李奶奶的“事跡”。
李奶奶,全名李慧云,是该社区有名的孤寡老人。
自己开了一个小裁缝铺,以前手相当巧,给人做衣裳没有不夸的。
原来大家生活还不好的时候,衣服有要缝缝补补的活,都找她,
这人虽然嘴有些损,但收费合理,有时为了照顾他人,小来小去的都不收钱。
只是这些年大家生活好了,衣服破了直接扔了买新的,李奶奶的活少了不少,日子过的十分拮据。
虽然也有社保,但是最低等的,一个月不到一千元,她岁数又那么大了,有个头疼脑热的,就要费不少,因而平常生活的很仔细。
但李奶奶却是一个十足的热心肠,性格耿直,爱打抱不平,多年来专注於举报社区里发生的不法行为的,被周围的人叫做“及时雨”(其实是讽刺她好多管閒事)。
这种老人社区是最头疼的,以往其他社区干事见到李奶奶就想躲,不然被她揪住,就是几个小时的“狂轰滥炸”。
未想,今天曲维浩竟然让李奶奶羽而归,实在太牛了!
只是李奶奶显然不会就此认输,隔了没两天,她就又来了,而且直接找上了曲维浩,显然是跟他对上了。
曲维浩也是有耐心,针对李奶奶提出来的各种问题,一件件分辨,一件件讲解,社区能管的管,不能管的全部推的乾净。
这期间,也是出了一件趣事儿。
就是社区来了一伙人,领头的是个外国人,实际是一个诈骗团伙。
专门骗老年人。
就是那种推销一些没有用的保健品给老年人的团伙,领头的外国人声称他们的產品是从国外进口的,是专利產品,长期服用能治疗多种疾病,比吃药强多了!
从90年代开始,就一直有这种人存在。
不过这帮人玩的挺,还找了一个外国人当头。
產品上也是一圈英文,让人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