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顺其自然,等柳嬋更加得了萧临的心,日后生下皇子……
那都是柳家的荣耀。
而且。
女子生了孩子,或者过几年容顏老去,宠爱也就消失了。
到时候,柳嬋也不得不来寻她当靠山,有了那一刻,岂不是她想怎么拿捏便怎么拿捏。
“传王院使过来,就说哀家有话要问他。”太后冷声道。
王院使倒是很快就被喊了来。
只是面对太后的询问,他一头雾水,“不能吧,臣前两日才翻看了景嬪娘娘的脉案。”
现在是他的孙女负责柳嬋的把脉事宜。
太后摆摆手让他退下。
莫名心里堵了口气。
刚刚的激动乍然散去,她冷哼,“如此誆骗哀家,哀家也不能饶了她,虞氏的消息可引起她的兴趣了?”
“景嬪似乎派了人出宫打听了。”邢嬤嬤知道她说的是景嬪生母。
当然,这就是一个局。
只等著景嬪往里跳呢。
太后的脸色忽明忽暗,声音也又冷又低,“寿康宫那边怎么样?”
“今日景嬪去了,柔太嬪没有见她,说是互不相欠。”邢嬤嬤等著她问这个,“將先帝嬪妃迁出冷宫虽有不妥,可皇上宠著景嬪,也不是什么大事。”
两人没什么交集,倒也不必担心。
太后嗯了声。
没过几日,朝中突然有了个另外的新鲜事儿。
周国的太子和周国的三公主,也要来大夏国,他们的理由是,替周国皇帝来慰问大夏朝的皇帝。
比起姜国,周国的国力稍弱一些。
周国是大夏朝建朝以来,第一个选择依附的小国,日常的贸易往来都靠著大夏朝,且大夏朝也在一定程度上护住了周国的安稳。
“眼下两国来贺,朕深感欣慰。”萧临在玉琼轩用膳的时候提了起来。
柳嬋看他一眼,“是深感心累吧?”
她知道萧临是个不喜交际的人。
更何况周国和姜国凑在一起,也不像是什么好事。
比起来慰问大夏朝国君的说法,还不如说是来试探大夏朝的国力。
“父皇那时候施行仁政,帮扶弱国,粮食,兵器都给他们。”萧临冷笑道,“可越是这样,便越能养出一帮狼子野心的傢伙。”
大夏朝在各处也是散了眼线的。
以姜国为首,姜国皇帝尚且记得大夏朝的帮扶之恩,可姜国的皇子们早已不当回事。
他们犹觉得不够,想从大夏朝的身上再咬下一块肉来。
“皇上的心里会觉得烦躁吗?”柳嬋將小手捂在了他的胸口处,声音清清脆脆。
萧临转头看她,一下子就动了心。
他伸手搂了柳嬋的细腰,凑近了道,“朕会有一种肉在眼前,却吃不到的心烦。”
本该是烦的。
可最近这段时间他心情不错,他们想来便来吧。
反正是早晚都要拔除的祸根。
萧临想贴上去,“嬋儿,月事走了没有?”
可柳嬋抬手挡了他。
“走是走了,臣妾……”她小声道,“臣妾最近心里总是觉得难过,皇上给臣妾的那个红玉木簪,还没有寻到。”
“臣妾太难过,以至於没了侍寢的兴趣。”她不紧不慢地將萧临想乱来的手抓住,“皇上,您能帮臣妾寻寻那个簪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