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夹了口咸菜,语气郑重道:“那小子不是省油的灯,你平时最好提防著,多注意点他的动静。”
防人之心不可无,毕竟在电视剧里,范金友可是认识几个混江湖的混混的,难保哪天狗急跳墙,多个防备总是好的。
“知道啦!”
陈雪茹笑著应下,端起碗喝了口绿豆汤,凉丝丝的甜味在舌尖散开,真是初秋无上的享受。
周一上午,轧钢厂的周例会。
杨厂长拿出一沓技术科刚研究出的工级考核细则,分发给眾人商议,还特意请了王刚这个“始作俑者”列席。
大致是杨厂长给技术科下了死命令,这次上回討论的考评细则做的是相当细致。
不仅明確了四个维度参与考评的具体內容,还根据不同级別的工级,给各个维度赋予不同的权重,科学严谨,让人挑不出大毛病。
“小王啊,来说说你的看法,毕竟这个四维度评分是你率先提出来的嘛!”
杨厂长对方案颇为满意,见车间主任们没啥异议,便笑眯眯地把话头拋给王刚。
“技术方面我完全不懂,所以我也乱说话。”
王刚站起身来,十分谦虚的说道:“既然各位领导对这个方案没有意见,就说明这个方案是可行的,科学的。”
杨厂长对他的识趣很是满意,点点头道:“嗐,小王同志可不要妄自菲薄,有什么就畅所欲言,不要怕得罪人。”
王刚从內心鄙视了一下杨厂长,心想这杨厂长心眼儿忒小,居然和自己一个小员工过不去。
怪不得电视剧里斗不过李副厂长被贬去扫大街,就这心胸,让他扫大街是一点都不亏。
王刚隱晦的看了一眼李副厂长,希望得到这位的支持。
谁知这位倒是满脸鼓励的样子,看上去很是希望王刚能说些什么。
没有办法,王刚斟酌片刻后开口道:“技术方面我没有什么建议,不过怎么宣传这套评分方案,我倒是有点想法。”
接下来,王刚提到了这次评分方案过於细致,需要宣传栏和广播站,为广大职工普及工级评定的相关细则。
又建议技术科和宣传科联合设立评分细则宣传小组,深入各车间讲解方案,解答工人们的疑问。
这样做,既可以將新的工级评分细则广而告之,还能让所有的工人明白自身需要在工级评定时需要注意什么,算得上是皆大欢喜。
杨厂长还在思考,李副厂长就率先开口道:“我觉得小王的想法很好,工级评定是关係工人切身利益的大事,宣传方面可不能马虎。”
话音刚落,几个主任跟著附和,杨厂长最后也点了头,拍板让宣传科孙科长带队,技术科协助来完成这次宣传工作。
王刚则要作为顾问,全程在一旁协助。
会后,王刚出了会议室,揉了揉太阳穴。
他本来想继续装小透明的,谁知道树欲静而风不止,莫名其妙的又给自己揽了个大活。
这差事虽然不重,也不是由王刚自己牵头,不用承担什么压力,但是杨厂长给的这个顾问的头衔,却是个费心费力的活儿。
[哎,先想想具体的宣传安排吧,一会孙科长肯定要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