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扫元 > 第265章 赐旗号再得劲旅

第265章 赐旗号再得劲旅

“末将李喜喜率军来迟,劳烦元帅雨中亲迎,末将……有罪!”

石山上前一步,伸出双手稳稳扶起李喜喜,语气温和却有力地道:

“喜喜兄弟辛苦了,一路颠簸,何罪之有?”

说着,他便转身从身后亲卫手中取过一顶崭新的斗笠,亲手为李喜喜戴上,遮挡住不断落下的雨水,接着道:

“既是一家人,就不必再说两家话了。江南气候湿冷,与淮北大有不同。将士们连日乘船,饱受颠簸之苦,又遭此阴雨,身体必然疲乏,急需休整。”

石山的话语一顿,快速切入正题,道出自己的安排:

“我已命人备下斗笠、蓑衣,城中的营房也早已腾出,还准备了驱寒的姜汤和热菜热饭,只待大军入驻。你立刻指挥将士们有序登岸,领取防雨物资后,不必在此久留淋雨,随即整队,随我入城!”

这个时代,远距离行军本身就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考验,水土不服、疾疫流行绝不是什么小事(其实主要是后勤保障能力不足的问题),任何一个环节疏忽,都可能导致军队严重减员。

徐州红巾军虽然存在诸多问题,但其彪悍敢战这方面绝对能甩浙北兵马几条街,还历经多轮血战残酷筛选后存活下来,每一个都是值得精心培养的好苗子。

只要善加整训,补全装备,假以时日,必定能成为一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劲旅。

石山可不希望因为登岸后的保障不足,让这些宝贵的种子抵达江南后还无谓折损。

而站在李喜喜的角度,感受到的则是元帅的高度重视和无微不至的关怀。这份重视与体恤,让他心中充满了暖意,也让他对红旗营产生了更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末将遵命!”李喜喜抱拳领命,声音洪亮。

考虑到徐州防务仍需维持,加之这批南下的兵马到达江宁后,还要经历重新整编和统一换装,石山之前就已下令,要求李喜喜将大部分装备留在徐州,大军轻装南下。

没有装备辎重拖累,尽管晕船的士兵不少,登岸的过程相对还是比较迅速。

码头上,战保营早已安排专人等候。徐州将士但凡没有携带防雨装备的,下船时便直接将蓑衣、斗笠发放到他们手中,穿戴整齐后迅速到指定区域列队,基本耽误不了多少时间。

江宁城虽说是江防重镇,实际上从码头到城中的军营,尚有二十余里的路程。

在如此泥泞湿滑的道路上行军,速度必然缓慢,大军必须尽早启程,才能在天黑前赶回城中。

阴雨天气,也就不用讲究什么盛大的欢迎仪式了。

待先头部队约千余人登岸后,石山便下令李喜喜带队先行开拔,一方面是为了腾出码头空间,便于后续人马快速登岸,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已经登陆的将士长时间停留在江边挨淋受冻。

队伍开始沿着泥泞的官道,缓缓向江宁城方向移动。

石山策马,命李喜喜与自己并辔而行,马蹄踏在泥水中,发出噗呲噗呲的声响。

待李喜喜汇报了徐州近期军政要情,石山满意地点头,主动提起对徐州兵马的安排来,缓声道:

“喜喜,红旗营的规矩,你是知道的。所有纳入体系的兵马,都需经过重新整编,打散原有建制,统一号令,统一指挥。这一点,将士们不会有意见吧?”

李喜喜又不是第一天接触红旗营,对这些规矩早已心知肚明。他此番主动请战南下,内心深处其实就存了彻底接受整编,真正融入“嫡系”的想法。

他清楚,元帅表面上是在询问将士们的意见,实则是在探询他自己的态度和决心。当即毫不犹豫地表态,道:

“元帅请放心!儿郎们只恨不能早日穿上红袍,追随元帅身边征战天下!元帅马鞭所指,便是我等奋力所向,绝不敢有半点迟疑,更不敢存任何异心!”

“好!”

石山对李喜喜的明确态度很满意,当即给交对方一颗定心丸,道:

“徐州将士身处一线,力战蒙元大军,功不可没,不可亏待。这样,我便给你一个‘卫’级编制。”

李喜喜在南下途中,就曾无数次揣测过石元帅会如何安置自己。

此番南下的徐州兵马有近五千人,他预想中最理想的情况是整编成几个“镇”,但毕竟是“旁系”兵马,定然不可能享受“嫡系”待遇。

若能授予他镇抚使之职,再将他的部分心腹留任指挥使,李喜喜便已经心满意足了;直接授予都指挥使,统领一个完整的“卫”?他是真的连想都不敢想!

须知道,红旗营现有的几位都指挥使,无一不是很早就追随石山的元从心腹,或是像常遇春那般战功赫赫、勇冠三军的绝世猛将。唯一的例外左君弼,也是带着整个合肥基业来投的。

李喜喜原以为,自己能得半个“卫”的兵力,从副都指挥使做起,就已经是元帅格外开恩了。

万万没想到,初来乍到,寸功未立,便直接获得了整个“卫”的编制和都指挥使的职位!

李喜喜顿时激动得难以自抑,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头顶,若不是此刻正在行军途中,他恨不得立刻翻身下马,就在泥水中行大礼参拜,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激和忠诚。

“元帅……元帅如此厚爱信任,末将……末将便是粉身碎骨,亦难报此恩于万一!”李喜喜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石山决定重用李喜喜,更多是出于政治和战略层面的考量。

既是看中他本人的统兵能力和积极投效的态度,也是为了更快、更稳妥地消化吸收徐州红巾军这个整体。

他本人本就出身于徐州红巾军系统,想要彻底消化这股力量,就不能表现得过于吝啬和猜忌,必须拿出足够的诚意和魄力。

从李喜喜的反应,也能看出这个选择很对,石山颔首,微笑道:

“至于编制名称嘛,就定为‘擎日卫右卫’!”

擎日卫!李喜喜闻言,心中更是狂喜。

徐州之战时,其部就曾与擎日卫并肩作战过,李喜喜更是亲眼目睹过擎日卫都指挥使常遇春冲锋陷阵,所向披靡的绝世风采,对那面“擎日”战旗印象极为深刻。

他自己的部队能以“擎日”为号,与常遇春那样的名将共享卫名,这无疑是莫大的荣耀!

但狂喜之后,李喜喜迅速冷静下来,不禁感到一丝心虚和惶恐,连忙道:

“元帅,末将初来,寸功未立,便得与常都指挥使共用‘擎日’旗号,这……这是不是太过抬爱了?末将恐,恐有负此旗号威名啊!”

石山知道李喜喜的顾虑,半是玩笑半是认真地宽慰道:

“放心!此事我已与伯仁(常遇春表字)通过气,他不会来寻你麻烦的!”

常遇春当然不会因此找李喜喜的麻烦。因为,算上新成立的擎日右卫以及正在筹建中的东海水师,红旗营麾下的“卫”级作战单位已经达到了十三个之多。

未来进行大兵团作战时,多卫协同将是常态。石山计划将各主力卫逐步分出左右两卫,其实是在为日后组建更高级别的“方面军”或“军团”做前瞻性的编制铺垫。

这些“同号卫”之间虽然并没有明确的隶属关系,但在未来作战时,会被优先搭配使用,将领和军队彼此熟悉,才容易形成更强的合力。

石山虽未向常遇春和盘托出自己的远期构想,但以常遇春的性格,自然是巴不得元帅将所有新编的精锐部队都冠以“擎日”之名——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考虑到传统的左、右尊卑之分,石山特意解释道:

“蒙元胡虏当道,以右为尊。我红旗营志在驱虏复汉,自当废除这等陋俗,恢复我华夏以左为尊的传统。伯仁所部自此后,便改称为‘擎日左卫’,排序在你部之前。

江南大战,处处都是用武之地,望你严加整训所部兵马,日后奋勇杀敌,建立功勋,切莫辜负了‘擎日’这面旗帜!”

李喜喜能与常遇春并用“擎日”旗号,已是感到无上的荣幸与激励,哪里还敢有半分懈怠?

他深知,从这一刻起,自己的身家性命、前途富贵,已经彻底与石元帅绑在了一起。即便只是为了对得起“擎日”这个沉甸甸的旗号,他也必将竭尽全力。

“元帅厚恩,末将谨记于心!必以性命维护‘擎日’威名,纵肝脑涂地,亦在所不惜!

(本章完)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斩杀异形后,国家疯了一样找我 我的道姑女友来自民国1942 超武斗东京 让你当酋长,你成球长了? 七零年代:我觉醒后成了白富美 人在柯南,系统钦点蝙蝠侠 玄幻:敢退婚?我反手娶你家老祖! 我正在把自己修改成最终妖魔 女子监狱长?无良作者別搞我! 离谱!这个家族僕人都是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