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苟秦 > 第103章 晋使

第103章 晋使

第103章 晋使

“主公,大阳县苟威军主遣人,言有要事稟报,正於堂外等候召见!”在府中当值巡察的郑权,走进堂来,打破原本的气氛,稟道。

『召上堂来!”闻之,苟政来了些兴趣“诺!”

很快,一名看起来精悍敏捷的汉子步上堂来,见著苟政便行礼参拜。苟政抬手示意,乾脆地问道:“苟威遣你来报何事?可是大河一线出了状况?”

来人道:“启稟主公,苟范参军自江东回来了,隨行还有一名朝廷使者!“

原本还有些漫不经心的苟政,听此消息,兴趣陡增,收敛的形容就仿若一朵绽开,语带惊喜:“苟范人在何处?”

“苟参军急於北归復命,军主已遣兵护送其北上安邑,特命小人先行一步报告主公!”

“你话里提到,隨行还有一名朝廷使者?”苟政盯著来人道。

“正是!”

苟政眉毛一扬一扬地跳跃了几下,而后偏过头,冲郭毅、杨閭等人道:“苟范不负使命,辛苦归来,还成功带回一名朝廷使者!你们说说看,晋使此来,所谓何事啊?”

苟政言罢,郭毅立即起身,眉开眼笑,贺道:“恭喜主公,如在下所料不错,定是朝廷感主公心向晋室之诚,特遣使招抚,以表重视。使者之来,必不失朝廷正授官爵!”

杨閭因为投效相对较晚,对此事此情並不知晓,但仅从对话,也能明白是怎么回事了。眉宇间也同样跳跃著些许振奋的色彩,说道:

“时下羯赵分崩,北方大乱,晋室正寻图北伐恢復中原,此用兵之时,恰逢主公这样的英雄豪杰,心向晋室,主动联络,朝廷又怎能不欣喜感动?

以在下愚见,晋使之来,除了封官许爵,只怕还冀望於主公举兵,配合朝廷北伐,哪怕能牵制北方群雄一二路兵马,也是好的.....

“看来二位,对晋使之来,都很乐观啊!”听完二人的见解,苟政笑了笑,道:“说得我都满怀期待了!”

苟政这话,多少带著点阴阳怪气,让郭、杨二人面面相,主公对晋使之来,似乎並没有他们想像中的期待与兴奋。

不过这一点疑惑,也很容易就想明白,似苟氏这样的北方豪杰,艰难挣扎於乱世,默默忍受於胡羯,早已吃尽世间疾苦,看惯人情冷暖。

忠义与他们而言,並不是完全绝缘,但至少不可能对司马氏与健康朝廷,所谓心向晋室,不过是打个勉强能够聚拢人心的旗號罢了,还能当真?

就是郭毅、杨间本身,对晋室又能有多深的感情呢?顶多在北方实在待不下去的时候,举著“一面旗”,方便南迁投靠罢了。

而苟政,虽然一向开明宽仁,但绝不迁腐,骨子里可狠著、傲著,这是真正熟悉的人才能察觉一二。有鑑於此,他表现出这种疏离的態度,也就不那么让人奇怪了。

杨閭思之,斟酌几许,又拱手道:“主公,不论如何,晋使之来,於我河东军民而言,都称得上一桩喜事!至少,主公及魔下士民今后將名正言顺,一切行动,可师出有名了!”

杨閭此言,自是说到了重点,苟政也收起来了他那微带不屑的表情。想想当初遣人南下的目的,苟政伸手吩咐道:“朝廷遣使,千里迢迢而来,我们也不能失了礼数,探好行程,我当亲临南门,尔等同我一起迎接!”

“诺!”

过吴山,趋安邑,那条在苟政治下依旧没能得到修的坎坷道路上,来自建康的“使团”在一队苟军將士的护送下,缓缓北行中。

说是使团,但著实简陋得很,连人带马,也不超过十人,这其中,还包括去年秋奉命南下的苟范。

苟范,上数两代,也是苟氏庶出,因此,在姓苟人中,还是比较靠近苟政兄弟。前者奉命前往建康,替苟政表献“忠诚”、求取认可,前后歷经半年,终於回来了。

这一路,自然不平静,也吃尽了苦头,不过,能够安全返回,就是最大的幸运了。自茅津北渡,重新踏上河东都的土地,被那些苟氏旗下的兵士护卫著,他那高度紧绷的神经,才有所缓解。

实在是,在这兵荒马乱、烽火连天的世道,使节往来,风险实在太大,尤其是,南下之时还需要穿梭大片“敌占区”。所幸,自晋廷再启北伐之后,中原各州郡虽然更加混乱,但打著“晋旗”通行,还是能够省减不少危险与麻烦。

即便如此,当初隨他出发,有十五名部下,如今能够完好归来的,只剩下五人了。一路沿著当初兵进安邑的线路北上,苟范的心中,自是充满感慨,然而时不时瞟著队伍中那个百无聊赖、昏昏欲睡的青年时,心中有著说不出的彆扭。

这名青年,留著三短须,看起来实在年轻,皮肤白嫩,一身青袍有些狼狈,但眉宇之间自带一种“高深莫测”的气息。

他叫王杨之(谁要的角色,自己认领),是苟范千辛万苦南下一趟的收穫,也是此番代表东晋朝廷北上招抚河东苟氏集团的使者。

看其名字就知道此人出身了,大名鼎鼎的琅琊王氏,王杨之祖父乃是东晋大臣王舒(王导从弟),三十多年前隨司马睿的南渡的第一批衣冠士人。

王氏的名望自不必多说,虽然王导死后,逐渐滑落,但其依旧是东晋朝廷数得著的大士族。不过,家族盛大,人口眾多,这竞爭压力也大,尤其是王氏享用的政治资源,被其他家族、门阀不断挤占的情况下。

而王杨之,算是王氏后辈子孙中,比较有上进心的人之一了,当然得在保证艺术、文化修养的前提之上,再谈志向与进取。

他现年,也不过二十五,才思很是敏捷,善书画,尤长於画仕女图,好清谈,此前在吴郡当个属。去年的时候,羯赵內乱,朝廷以褚衷北伐,王杨之听说后,忽然觉得每书画谈玄,与美人为伴,醉生梦死,有些太颓废了。

大丈夫,还是应该建立功业,为国家黎民做些有益的事情,於是心血来潮之下,王杨之主动上书请命,希望加入到北伐的事业中去。

王杨之虽是庶出,但毕竟是王氏子孙,他的请命,还是引发了一些关注。毕竟,建康朝廷决定北伐,实在是被桓温的上表给逼到那个份上了,衣冠士族,避之尚且不及,哪有主动请缨的。

而执政的会稽王司马昱本就是个喜欢清谈的主,多重因素加持下,对王杨之这样的青年俊杰,

自是讚赏有加,於是调他至褚衷魔下任从事。

也不知是幸与不幸,王杨之在北上之后,还没做什么,便逢代陂之战,晋军大败,三千精锐尽丧,晋军全线后退,连累二十多万南投的中原丁口死亡略尽。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葬心雪 (古言H) 侥幸(骨科) 重生八零:老张头暴打白眼狼 重生之末世孕子 从岛国开始的华娱 婬神佑春(古言NPH) 穿越诸天万界 你不能只在吃铁桿庄稼时才爱大清 星际万人迷,怪物们排队跪求我契约 暗恋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