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头一点点爬高,街巷里陆续传来叫卖声,卖油条的、卖饼的、推著破车喊“修锅换刀”的……贾张氏忽然眼神一亮,支棱起耳朵听了一会儿,抬头冲李向东喊:“哎!换刀的来了!你那菜刀上次不是崩了口子吗?”
李向东“哦”了一声,懒得理她。
“哎呀,你耳朵聋了还是傻了?去啊!”
“我刀好著呢。”
“哼,刀好著,脑子坏了。”她骂著,还是自己起身走去门口探了探头。
李向东看著她那背影,佝僂但又固执,心头忽然像被什么轻轻敲了一下。
他不说话,转身进屋拿了菜刀,走到门口塞给她:“去吧,磨好了別忘了给我带回来。”
贾张氏接过刀,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但终究还是拐著走了出去,嘴里还在嘀咕:“等我把刀磨得锋利,先拿你试试……”
李向东站在门后,看著她踉蹌远去的背影,摇了摇头,嘴角却勾出一点点,像是被烟火熏过的笑意。
日头渐暖,巷子里的人声越来越密,而屋檐下的这两口子,一个扯著嗓子骂,一个低著头拧水,谁也没真走开。故事,也就这么,一声接一声地,继续讲下去。
次日午后,夏日的阳光又將四合院照得晃眼刺痛。瓦片泛著热气,墙缝中钻出几条蚂蚁,拖著瘦小的身子在灰尘里爬。李向东坐在灶前,手细声地削著菜,动作轻柔又带著日常的稳当。他知道,不要发出太大声响,否则贾张氏那边刚磨完的刀还没用清静,就会被他嚇回屋去。
剎那间,院子正中央响起敲门声,那声音像砸在板材上的“咚咚”,带著邻居王大妈那边招呼:“李向东!拿拿磨好的刀!”
他应了一声,递了把长柄刀过去,然后顺手拍了拍袖子,让刀顶端靠墙。他的动作乾净利落,仿佛刀柄会在自己手掌的纹理里蹭得更顺畅。
“磨得不错。”王大妈把刀比划著名,刀刃闪著光,“中午用的也不糙。”
“多谢。”她將刀接过去,转身又向灶台窗口里看了看,“嫂子在家吧?”
“在家。”他点头,手没停,继续切菜。
王大妈嘴角带著几分笑意:“这刀锋利了,嫂子可得小心了,別一激动就把锅也切了。”
他白她一眼,挥了挥手:“別瞎说。”
王大妈转身去人行道边跟挑菜摊討价还价的买菜老人搭话,留下一地轻声笑。
李向东把刀收好,放回厨房的抽屉里。他抹了把额角的汗,走出厨房,伸手把门帘轻轻合上。门帘在院风里轻晃,他那眼神在帘缝前停留了好一会儿,仿佛半想留待某声回应,又怕回应是骂。
就在这时,隔壁传来布鞋碰地的“噠噠”声。贾张氏拎著刚磨好的菜刀,一手还挟著一个塑料碗,碗里插著两根葱头和几片姜。她脚步踉蹌,像一株旧木在风里倾斜,却又咬牙不倒。
她走到灶前,把刀重重敲在木墩上:“这刀我试过。”她声音带著骄傲和倔强,“往锅——胚——上走两下,没一丝磕痕!”
李向东看著刀刃,半眯眼睛提了把油壶,想著给刀柄抹点油护刀。抬手就往那刀柄上润了一圈,动作虽柔,却引起她脸上微微皱起一丝,像是察觉到了他的心意。
“我说你那天……你给我那碟泡椒別给我也咸得像当年你那药一样,还有没有边啊?”她翻了个白眼,“你就是想让我哭!”
“刀磨好了就別嚷嚷。”他说著,往灶台里倒了两勺油,油便瞬间扩散,发出“滋滋”声响。
她拍板走了过去,在灶台边端起那碗泡椒,嘴里含含糊糊地嚼著。吃了半碗,终於有点笑意:“你这刀油抹劲儿比嘮叨强多了,我倒稀罕听你这嘮叨。”
他的眉毛抬了抬,拌菜的动作也隨之一顿。他清清嗓子,接著往锅里放了几瓣大蒜:“反正刀是磨了,你別又拿我炊具当对象好不好?”
“哼。”她爆了一声粗气,夹起蒜片来嚼,“我……我是想说,日子还得过。刀得把它磨利,活才能不停。”
李向东没立刻回话,眼中闪过一丝柔软,却又快速被唤回平常的冷意。他抹了把手,转身准备出门提煤。
“別以为你提煤我就感激,”她忽然衝著他喊,“我才不会跪著谢你呢!”声音虽响,却没刺耳,像把模糊的底色染成了温情。
他停下脚步,脊背轻轻舒展。夜色重又轻,似乎这普通一句,却把彼此的距离又拉近了一点,像自动晾乾的衣襟,堵住裂缝,暂时还牢。
可是四合院的故事才开了头。谎言、倔强、刀与火,都只是在锅碗瓢盆间翻滚出下一幕。而那下一幕,藏在他们不说出口的心里,继续悄然酝酿。
午后昏黄的阳光斜射进四合院,灰尘在光柱中缓缓下坠。李向东背著肩上的煤锹,蹲进厨房门口,正准备把煤粒倒进炉膛,忽然听见身后喳喳的脚步声。
“哎呦,我说你干嘛这么拿著铁锹瞎晃?”贾张氏一边抢过他手里的胶手套,一边对著煤堆双脚一踢灰尘,嘴里还带著老一辈人特有的直白:“你又嫌我这屋子脏了?上次都把我那摞旧报给你扫门口挡风的挡雪棚给扔没了,还不够?”
李向东停手,回头瞪了她一眼:“我那报纸也是隔段日子你煮汤对湿柴盆底下垫的,怕火势大,还没火你还嫌底凉。”
“我嫌的是厨房冒烟,谁说要挡什么雪棚?”她扯扯手套,“好好铲煤呢,丟你烧的饭给我舔?”
“別跟我说这些阴阳费话。”他一甩手,煤锹啪地落地,脸色深沉,“铲煤是生活,不是你比的本事。”
贾张氏哼了一声,抬脚搭在锅边,用力踩了下去,发出“咣当”一声响,连他墙边掛的抹布都抖了抖。
“你这火劲比炭都猛!”她眼珠转了转,暗暗估算著冒烟余热,“我看你是嫌我吃得热烈了,要跟我抢温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