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和晋王等人,互相看看,还是有点难以相信的样子,一时之间,他们谁都没有先说话。
朱元璋看著他们,也不急,等了一会之后,他才又说道:“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
听到这话,朱棣看看其他人,鼓足勇气说道:“父皇,感觉还是难以相信!”
说完之后,他似乎又怕他这话惹到他父皇,就连忙解释了起来。
“父皇,儿臣的意思,这个图上,我们大明才这么一点,要想知道那么远的地方,各种各样的东西,粮食作物,矿產等等,还知道在哪里,就算是几辈子的人,都不可能获悉这些消息吧?所以,儿臣总觉得这些都太假了!”
说完之后,他有点忐忑地看著他父皇,等他父皇说话。
朱元璋理解儿子的这种想法,不要说国外了,就是国內各个地区,比如蜀地的地形,还有云南那边的地形,他都没有完全掌握,以后征討这两地,也需要当地嚮导。大军出征前,要搜集当地消息。
如果赵一民只是提供了国內各地的地形及事物的介绍,虽然难得,也不会有多少质疑。哪怕再加上蒙古地区,甚至漠北的介绍,也还有那么一点可能性,觉得是有可能获悉的。
但是,如今的赵一民,是介绍了全世界!如果不是知道赵一民来自后世,就算赵一民的祖辈,世世代代都把精力在探索这个世界上,也绝不可能对这个世界了解这么清楚的。
因此,儿子的质疑,其实很合理。
心中这么想著,朱元璋便认真地再次强调道:“不管你们心中怀疑什么,疑惑什么,就把一民刚才所说的这些话,都当成是真的。然后,你们有什么想法?”
听到父皇再次非常明確地肯定之后,朱棣和秦王等人互相看看,然后就又不约而同地一起转头去看石板上的图案了。
一会之后,秦王先用手指了下地图说道:“父皇,既然他说这里有非常巨大的铁矿,那我们无论如何要占下来,从秦、晋两地出兵,扫荡韃子,再以大青山山脉为基,筑城防守,並再以此为根基出击漠北,能消灭韃子最好,不能消灭,那也是能赶多远就赶多远!”
说到这里,他看到打了他两次的父皇,竟然用鼓励的眼神看著他,就兴奋了起来,继续说道:“儿臣听说这里水草肥美,是放牧和开荒的好地方,可迁移人口过去,如果能种植他所说那种土豆还有什么的话,这一大片地区就能牢牢掌握在我们大明手中,然后就可以挖矿了。”
“正好,这边不是有煤有铁么,还多得不得了,武器盔甲越多,军队越强,韃子就更不是我们对手!”
“不错!”朱元璋听完之后,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点头之后看向其他几个儿子,问道,“你们呢,有什么想法?”
秦王之下,是排行老三的晋王,他见父皇转头看向他,便也开口说道:“我赞成二哥的想法,可以先出兵打击这一带的韃子,连续几次之后,再集合主力寻求决战。就怕韃子避而不战,因此出征当以骑军为主,如果火器能改良,威力提升几倍的话,兵力可少之,后勤压力就能减少很多。”
他说到这里,见他父皇並没有什么表示,就继续说了下去。
“辽东这边,还有韃子大军,二哥要打河套的话,儿臣愿领军扫荡辽东韃子,把这辽东的粮仓拿下,有此根基,便能把辽东纳入我大明版图。”
赵一民听到这里,不由得有点担心,连忙提醒道:“辽东这边的粮仓,目前还没那个能力,需要格物学大力发展才有可能!”
晋王一听,看了他一眼,有点不高兴地问道:“那要多久?”
赵一民听了又是犹豫一会,然后才回答道:“就目前的基础而言,可能要上百年的时间,当然,也可能可以缩短,具体还要看爹发展格物学的决心!”
一百年的时间,再缩短又能缩短到哪里去?换句话说,其实辽东当粮仓是没戏了?
赵一民自然看出他的不满,想了下歷史上的情况,便又说道:“就当下,应该可以以辽阳、瀋阳一带为根基,这里的农业应该能支撑军队的,至於整个辽东,还是要时间才能开发出来的!”
明初就是以辽阳为辽东的中心,只设军事机构而不设州府,这肯定是有原因的。因此,他便有此一说。
朱元璋是了解赵一民情况的,知道他多是根据后世的消息来说,对於当下如何,其实並不是很了解,因此,赵一民说的这些话,他心中都有数。
此时,他听赵一民说完之后,便开口说道:“这事先放放不急,你们还有什么想法?”
说著话,他把目光转向老四。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 101 看书网体验棒,??????????????????.??????超讚 】
这个老四,能夺取天下,还治理出了个永乐盛世,虽然此时年纪还小,但是,他还是带了些期待,想听听他此时的想法。
朱棣见他父皇看向他,便主动开口说道:“父皇,儿臣以为,当出兵拿下倭国,不说金银矿,只是硫磺,此乃火药之原料,是军中急需的。且掌控了倭国,我们才能派人去这个……这个地方寻得良种,还有其他好东西。”
他忘记美洲大陆叫什么了,便只好用手指了下,然后继续说了下去。
“不过这块地方太大了,是我们大明国土的很多倍,儿臣以为那些好东西不会隨处可见。因此,最好是派一支船队过去,甚至可以派几支船队过去。要有可能,让那边的殷商后裔为我所用,如此便能事半功倍!”
“如果能取来他所说那些好东西,光只是可以当粮食的那几种东西,就算死再多人都是值得的!”
赵一民听到他的话,不知道为什么,脑海中立刻就闪出了郑和下西洋,难不成,在自己的蝴蝶效应之下,会先来个郑和下美洲?
看朱棣这个样子,就算歷史没改变,他当了永乐大帝的话,估计这事也没跑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