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行政升格
“任局,该不会要给我奖励吧?”
任局长听到周志强这句话后,立刻笑着问道:“你还缺什么?你直接要不就行了,部里还能亏待你不成。”
“哎,这倒不是我缺什么,你不是说有好消息吗,我也猜不出是什么好消息了。”
周志强说道:“你直接告诉我吧。”
“行,不瞒着你了,吴副领导询问过中海院,对第二机床厂行政升格的事情。
中海院经过考虑过后同意的意向很大,但现在还没有具体回答,只是说再商议一番。”
任局长顿了一下后,继续说道:“不过今年的广交会,你们机床厂取得的成绩,算是一个加分项。
我已经拿到具体的外贸订单清单复印件了,东南亚购买的机床数量倒是小问题,购买最多的还是欧洲和西亚这些兄弟国家.”
“咱们国家对外展现出来的招牌,有你们机床厂一份,而且部里打算给你们机床厂改名”
这个消息真让周志强感到意外,行政升格说的是让第二机床厂的整体级别再升一级?
国内现在的正厅级工厂还不是很多,满打满算,可能就六七个左右。
刚刚经历过那三年,投资紧缩,很多工厂从各方面来说都不够级别。
正厅级工厂要求很高,不单单是厂长和党官员的级别是正厅,而且生产计划直接纳入国家指令计划体系。
一般都是管控一省的能源或者周边数个地方的资源开采,或者供应许多地方的物资能源,这样级别才会很高。
因为要国家直接指挥人事和生产,级别低了不行,要是低了的话事事还要依靠省里。
第二机床厂现在是副厅级别,除了生产计划直接听部里的,其他人事招工等都要和四九城市里对接。
以前的大发厂,那事事都听市工业局的。
“你们厂现在的生产计划,其实已经完全听中央部署了;让你们厂行政升格,还是为了人才划分、资源投资和产能扩张”
任局长说道:“以前你们成绩好级别不够,给你们厂无论是投资还是分人,我和吴副领导都有点被动。
照顾你们太多了,其他部门和工厂又有反馈意见;但第二机床厂现在差不多是部里的一张招牌,还是一张对外的招牌。”
“还是你们厂发展的太好了,志强同志,我根本没预料到你去了第二机床厂后,能将第二机床厂发展的这么好。”
任局长坐到沙发上后,示意周志强也坐下聊,随后笑着说道:“现在就咱们两人,你也别再谦虚谨慎了,第二机床厂能在短短几年内发展的这么快,没一个带头的不会发展这么快。”
“要说工人们勤奋刻苦,这我不反对,没有集体的力量也发展不起来;
但是勤奋刻苦也要有正确的方向,这是相辅相成的,你在第二机床厂就是一个龙头。”
周志强也不再推脱,坐下后笑着说道:“我就是知道向哪个方向研发,而且还认准那句古话,打铁还要自身硬。
要不是咱们生产出来的东西足够好,那也不会在广交会上卖这么多。”
任局长点点头道:“是啊,志强,跟你透露一点,现在吴副领导想拿你们厂当成对外的名片。
就像阿美的飞机是波音,汽车是通用这些,提起这些工业产品就能想到一些‘名片’,吴副领导就想把你们厂也打造成咱们国家的对外名片。”
周志强听完后,有些意外的说道:“吴副领导想的还挺大的,不过我感觉.应该可以!”
只要一直保持技术领先,那他们还真就是机床的名片。
一想到机床,那首先就是华夏的机床。
就是工厂的名字有些.不适合当对外的名片,第二机床厂的什么,在国内是为了简单区分,但是国外可能不这么想。
“明年你们厂可能没什么大的投资计划,明年部里要打造西南工业区域辐射,还有几个重要工程
不过后年的话,部里如果有投资计划,那肯定会优先考虑你们厂。”
听完任局长的话后,周志强也点头说道:“看来我们厂还要拿出一些成绩来啊。
没关系,我已经有计划了,明年下半年吧,上半年可能赶不及。”
“但是任局,明年给我们分配的技术人员总要多一些吧,都打算给我们厂行政升格了。”
任局长闻言后摆手说道:“肯定比去年多,但具体有多少人,我还要去交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