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桌上沈如意和江老爷子商量道,“爸,明天得辛苦你看清清寧寧大半天了,我找嫂子约好去林市,提前去看看,有没有什么便宜的,提前准备些。”
“嗯,去吧,他们两个很乖,看著不费劲。”江老爷子道。
小英道,“我也可以帮忙看他们。”另外三个也都举手,“我们也可以。”
“好,那你们明天就帮爷爷看清清寧寧,午饭我回来做。”江建安道。
沈如意笑道,“午饭你们就吃包子吧,我刚看了下,应该够明天中午的,晚饭我回来做。”
第二天江建安把沈如意送到家属院门口,看著她和赵嫂子匯合后才返回去。“江营长这是怕你丟了?就这几步路还要送你过来。”赵嫂子笑道。
沈如意忍住害羞,“他是顺路,去食堂买饭。”心里暗想,自己说了不让他来,非得来,这下好了,別打趣了。
看著她泛红的脸颊,赵嫂子也不再打趣她,“今天去看看有没有粮食什么的,我想提前买点回来。”
“那你家武指导员不陪著你去,自己背不动吧。”沈如意道,他们买粮食和自己不一样,自己是买的样数多,但每样不会要太多。他们可都是实打实的买。
赵嫂子拉了她一下,看向四周,“我不用不著他,指望他想起家里的活,我们娘几个都要喝西北风了。”
沈如意听他这么说也明白了,“也是他们啊,一天天不著家,还是得靠咱们自己。”
听到他们两个这样说,旁边等车的嫂子才恢復正常,刚刚听他们这么说,还以为他们知道哪里有便宜的粮食呢,原来也是抱怨家里那位,顿时觉得舒畅不少,都是嫁给当兵的,怎么她俩的男人就能帮忙干活,原来也是假的啊,就说吗,都在一起,哪有什么区別,天下乌鸦一般黑。
这时车来了,沈如意和赵嫂子也赶紧上前,住了这么久,大家也都熟悉了,虽然有各自的小团体,但是上个车什么的大家还都是互相帮一把的。已经上去的一个嫂子朝沈如意伸手,示意拉她上去。沈如意也不矫情,上去后道了声谢。
然后把赵嫂子拉了上来,两人基本算是最后上车的一组人了,刚想找个地方坐下,就看到车厢处伸出一只手抓住车厢,想上来。赵嫂子正好背对著没看到,沈如意赶紧伸手,“我拉你上来。”
车下是一个瘦弱的女人,穿著件灰扑扑的袄,沈如意在脑子里过了一圈也没想到这人是谁。
听到声音赵嫂子转头一看,“小沈,我来吧,你力气恐怕不够。”说著示意女人赶紧上来,她认识这人,就是她家和沈如意家中间那户天天鸡飞狗跳的那户的儿媳妇。
女人抓著赵嫂子的手,爬了上来,低低的道了声谢。赵嫂子点了下头,拉著沈如意就坐到了一个相熟的嫂子旁边,他们这一排就没位置了。那女人一看转身去了对面,挨著车厢边坐下。
旁边的嫂子问赵嫂子,“这是你们两家的邻居。”
赵嫂子点点头,不想多说,那嫂子也瞭然的笑笑,车上就这么大点地方,確实不合適,並且不光他们两家,前面好几家都能听到这个副团长家每天可热闹了。
车子一路晃悠到林市,大家下车后,三三两两的往里走。沈如意看旁边没人了,才问赵嫂子,“嫂子,你怎么认识她的。”
赵嫂子笑了笑,“在怎么说都是邻居,不认识才奇怪,哦,你不算,你现在还属於天天在家看孩子,没时间出来八卦串门的。”
隨后和沈如意说了起来,沈如意这才知道,隔壁老太太可真会折腾人,逼著儿媳妇和两个孙女每天上山,不管是柴,还是野菜都要带回去一些,不然就骂的更难听。还不能连续几天都是柴,必须要有吃的。
她们上山就要经过赵嫂子家门口,来来回回次数多了,自然就脸熟了。
赵嫂子道,“你没见他家那两女孩子,和他们娘一样,瘦的啊,真没见谁家孩子能养成那样的。那个大的就是木訥,老太太打都不知道跑的,小的那个一看就不是个省油的灯。”
这一家子,一个重男轻女的老太太,一个装聋作哑的爹,一个懦弱无能的娘,苦了这两个女娃了。
两人到粮铺的时候,一车来的嫂子们刚称好,准备走,看到他们过来纷纷打招呼。沈如意进店里看了看,买了些生,芝麻,至於粮食,买了点白面,霍家一家来,过年肯定都是要包饺子的,还得是白面的好吃。
赵嫂子买了些玉米和小米就表示可以了。沈如意有些纳闷,不是说要多买些粮食吗?
等出了粮铺,赵嫂子示意她跟著自己走,边走边低声说,“等会跟紧我,不要多说,买了东西就走。”
沈如意猜出是哪里了,就是有些疑惑赵嫂子怎么知道的,她真的是在家带孩子时间太久了吗?都与世隔绝了。
而事实和沈如意想的却不一样,这其实是赵嫂子有次来的时候在路口和一个大娘碰一起了,还是那个大娘给她介绍的,这还是她第二次,心里一直怦怦跳呢。
两人转过了几条街,到了一个胡同口,沈如意拉住她,“嫂子,你確定吗?
赵嫂子点点头,“上次就是这里。”
沈如意把她拉到一边,借著背篓从空间里掏出来一条黑色的围巾,“嫂子,围上。”並且示意对方把脖子里那条蓝色的给自己。她自己也围了条灰色的,把大半张脸给围在围巾里。
沈如意又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衣服,这完全没准备,还好穿的都不是鲜艷的顏色。赵嫂子看到她的动作也明白了,赶紧换上围巾,“还是你想的周全。”
两个人再次走向巷口,不过和沈如意想的对暗號什么的都没有,就路口蹲著一个少年,看样子像是放哨的。往里走到头,是一个半开著的门,里面传出几道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