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来自以米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并不希望将芯片与半导体这块庞大的市场全面让给他们。
另一方面就是在性能和制程上碳基芯片确实和硅基芯片还有一些差距。
尽管碳基芯片具有极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可以使得电子在其中移动的速度非常快。因此在相同工艺节点下,碳基晶体管的运行速度可比硅基晶体管快5-10倍,而功耗却能降低至硅基的1/10。
但制程上的差距却不是那么容易就抹平的。
虽然这些年以来国内在光刻机以及半导体相关的领域投入很大,但要全面追上的西方国家已经研究到两纳米乃至一纳米的进程依旧还差一些时间。
另一方面就是生态系统的相对缺乏了。
硅基芯片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形成了从设计工具(eda)、制造设备、生产工艺到应用市场的极其完善的产业链和生态系统。
而碳基芯片作为一个新兴技术,在这些方面几乎是从零开始,需要投入巨资和漫长的时间来构建整个产业生态,包括专用的eda软件、行业标准、人才培养等。
华国在这方面已经投入了资金政策等各方面的扶持,几年的时间下来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国内已经快全面取代硅基半导体了。
但问题是你没法强制要求国外的企业也使用碳基芯片生态系统。
不过即便是如此,在硅基芯片竭尽全力‘挤牙膏’,台积电甚至将芯片进程推进到1纳米的情况下,碳基芯片依旧抢到了至少一半的国际市场份额。
剩下的就只能靠时间慢慢的磨,或者是碳基芯片的性能来个大爆发,全面超越硅基芯片了。
否则想全面击垮硅基芯片,还需要一些年的时间。
毕竟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硅基芯片半导体这种市场无比庞大的领域,也不可能短时间就完全消散。
当然,徐川也可以什么都不做,安静的等待硅基芯片的末日到来就是了。
台积电和阿斯麦再牛逼,也不可能将硅基芯片的进程做到1纳米以下。
等碳基芯片的追上硅基芯片的极限后,就是后者的末日。
不过有机会加速一般硅基半导体的死亡,徐川还是挺乐见其成的。
斯图尔特·帕金提出的自旋阀读写磁头技术与赛道存储器的确勾引起了他的兴趣。
“100万倍?你确定?”
听到这个数字后,徐川饶有兴趣的询问道:“能简单的介绍一下你的这两项技术吗?”
斯图尔特·帕金迅速点点头,组织了一下语言后开口道:“通常来说,一个器件通常只有一个比特,数据存储在一个固定的位置。”
“但在赛道存储器中,数据存储在磁自旋纹理壁或两个磁区域之间的边界中。”
“我的研究是在一个非常非常细的磁性纳米线中存储这些磁畴壁的整个序列。”
“而通过在这条磁性导线中传递电流,你可以在不移动任何原子的情况下沿着导线以物理方式移动数据。”
“只需要旋转磁性自旋就能做到!”
“同时,信息可以沿着那条线以物理方式移动到器件上进行读写。”
“这意味着在一个器件中,我们可以存储100比特的信息!”
闻言,徐川有些好奇的问道:“但这也达不到一万倍的信息密度吧?”
听到这话,斯图尔特·帕金略微有些尴尬搓了搓手,开口道:“但我们可以把几个水平赛道堆迭起来,一个迭一个,我们就可以制造出性能呈指数增加设备!”
“理论上来说,的确是可以做到比传统磁盘驱动器好一万倍的性能。”
“好吧.或许达不到一万倍,但至少是传统磁盘驱动器的数百甚至是数千倍以上,我可以保证!”
听完这位斯图尔特·帕金教授的介绍,徐川饶有兴趣的开口问道:“如果如你所说,它已经在硅基芯片上得到了验证的话,为什么我从没有在市面上看到过它的身影。”
听到这话,斯图尔特·帕金还没来得及回答,站在一旁的弗兰克·维尔泽克教授就开口了。
“因为他还没有找到纳米尺度下精确控制多个磁畴壁的移动且不破坏数据的方法,以及将实验室技术转化为大规模、低成本的商业化产品的手段。”
听到这话,斯图尔特·帕金顿时就看了过去,眼神中带着一丝尴尬和不满。
对面,弗兰克·维尔泽克耸了耸肩,开口道:“伙计,你来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徐川拉投资不是吗?”
略微停顿了一下,他看向徐川,紧接着开口道:“这项技术曾受德国研究基金会及奥地利科学基金联合资助过,耗费了上千万欧元的资金,但进度比想象中要慢不少,以至于他现在的项目面临资金中断的危机。”
“我欠这家伙一个人情,所以愿意带他来见见你,但是否愿意投资他,这个看你自己的想法,我对这方面并不是很了解。”
对面,斯图尔特·帕金教授连忙开口道:“请相信我,我已经找到了解决精确控制多个磁畴壁的移动的方向!只需要再实验一些次数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我保证!”
徐川笑了笑,开口道:“我想你应该知道我的公开邮箱,将你的研究报告和资料数据发过来吧。”
“如果它真如你所说的一样潜力巨大值得投入,我会给你回答的。”
他没太在意对方的保证,这种研究上的事情,谁也无法保证时间和成果。
不过这项技术听上去还是值得他投入的。
如果有机会加速硅基芯片和硅基半导体的死亡,他还是乐意投资这项技术的。
毕竟投资研究的那点钱,如果能够提前硅基芯片和硅基半导体产业半年死亡,都足够在这半年内翻十倍百倍的从市场上赚回来了。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碳基芯片全面取代硅基芯片的影响力,加速华国在半导体领域的布局。
那些以米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之所以不断的挤牙膏,通过释放潜力的手段来用硅基芯片对抗碳基芯片,不就是想利用硅基芯片还能撑着的这几年大规模投入研究碳基芯片吗?
或许有人会觉得都已经有量子计算机,还研究碳基芯片做什么。
但事实是碳基芯片和量子计算机是两个不同的赛道。
的确,量子计算机的计算性能远超碳基芯片,但量子计算机也并非“万能”。
它对在密码破解、材料模拟、人工智能优化等特定领域拥有碾压传统计算机的潜力,但它不会取代我们日常使用的经典计算机。
尤其是对于我们日常的办公、上网等任务,碳基芯片至少在当下乃至未来二三十年内的的时间中仍然更快、更高效、更经济。
所以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它们不会是‘二选一’的关系,而更可能是共存和互补的关系。
碳基芯片处理日常通用任务和作为量子计算机的控制终端,而量子计算机则作为强大的协处理器,专门攻克最棘手的科学和工程难题。
所以斯图尔特·帕金教授的研究听上去还是很不错的。
当然,前提是真值得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