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完颜晟暂时缓兵
金国皇宫内,金碧辉煌的大殿上,皇帝完颜晟沉稳地坐在龙椅上,头戴金冠,身着黄袍,眼神深邃如海。他的目光在朝堂上扫过,众臣们一个个低头垂手,静待皇帝示下。
“殿下,大宋那边传来消息,赵构篡位失败,如今大宋权力由公主赵璎珞掌控。”一位大臣出列,恭敬地汇报道。
完颜晟微微点头,脸上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神色,“对于这个变故,各位爱卿有何看法?”
朝堂上顿时响起一片窃窃私语,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殿下,”一位武将站出来,声音洪亮,“大金国大军已然集结,此时正是趁大宋内乱,公主赵璎珞权势未稳之际,再度攻下开封的绝佳时机!”
“不可轻举妄动!”一位文臣反驳道,“如今的大宋已非昔日阿蒙,自从岳飞等名将崛起,其军力已不可小觑。我们应该先探听虚实,再做决断。”
朝堂上分为两派,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完颜晟静静听着大臣们的辩论,心中自有计较。他抬起手,示意众臣安静,“诸卿所言皆有道理,但盲目出兵确实不妥。我们需要先了解大宋目前的真实情况,再做决策。”
说着,他目光转向一位身材瘦削、面容精明的大臣,“完颜宗懿身在开封,他对大宋的情况最为了解。传我旨意,派使者前往开封,令完颜宗懿详细打探大宋的局势,尤其要注意这位新皇赵璎珞的动向和她对军队的控制力。”
“遵旨!”那位精明大臣躬身领命,随即转身退去,准备派遣使者。
朝堂上的议论声渐渐平息,完颜晟的目光再次扫过群臣,“在大军行动之前,我们必须确保万无一失。此次打探,不仅关乎着大金国的未来,也关乎着每一位爱卿的荣辱。希望诸卿能够同心协力,共商大计。”
“殿下圣明!”群臣齐声赞颂,声音在大殿内回荡。
完颜宗懿在开封的府邸内接到了金国使者的密信,展开信纸,他的眉头逐渐紧锁。信中的内容让他忍不住苦笑,皇帝完颜晟有意趁大宋皇位更迭之际南下攻宋,询问他的意见以及大宋目前的军力部署。
完颜宗懿深知,如今的大宋已非往日可比,尤其是在军事装备上。他亲眼见证了大宋新式火炮和火铳的威力,那种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和随之而来的杀伤力,让他至今心有余悸。这些新式武器的存在,使得大宋的军事实力大增,对金国形成了不小的威慑。
他沉思良久,心中权衡着各种利弊。最终,他决定写一封信,详细地向完颜晟解释当前的情况。信中,他不仅描述了大宋新式武器的威力,还分析了大宋目前的政治局势和军队士气。他写道:“大宋虽然皇位空缺,但公主殿下赵璎珞已然权力在握,其威望和智谋不容小觑。加之大宋新式火炮和火铳的威力惊人,我金国若此时南下攻宋,恐怕胜算不大。”
信写好后,完颜宗懿将其交给使者,并叮嘱他务必尽快将信送回金国。使者领命后,匆匆离开开封,向燕京方向驰去。
数日后,燕京皇宫内,完颜晟接到了完颜宗懿的回信。他展开信纸,仔细阅读着信中的内容。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眉头逐渐紧锁起来。完颜宗懿在信中的描述让他意识到,南下攻宋的计划可能过于冒险。
完颜晟心有不甘地放下信件,他原本以为可以趁大宋内乱之际一举南下,但现在看来这个计划不得不暂时搁置。他深知完颜宗懿在大宋多年,对大宋的了解远胜于他,其判断应该具有一定的可信度。虽然放弃南下攻宋的计划让完颜晟感到不甘,但他也明白此时并非最佳时机。他需要重新审视金国的战略方针,寻找更为合适的时机。
于是,完颜晟下令暂停南下攻宋的准备,同时加强与大宋的边境防御。他决定等待更好的时机,同时密切关注大宋的动态,以便在未来的战争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完颜宗懿站在开封城的高处,远眺着这座古老而繁华的城市。他的心中充满了忧虑和紧迫感,大宋的强大对金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威胁。他知道,要想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唯一的办法就是让金国也拥有与大宋相匹敌的实力。
他深吸了一口气,下定了决心。虽然他曾建议大金国不要贸然攻打大宋,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会坐视大宋的强盛而无动于衷。他要做的,是寻找一条更为稳妥、长远的道路来提升金国的实力。
这条道路,就是学习大宋的先进火炮铸造技术。
完颜宗懿立即开始行动,他加紧调派了一批可信的人手,深入开封城郊的兵工厂附近,试图探听其中的虚实。他明白,想要获取这项技术并非易事,但这是他必须走的一步。
然而,这一切都在赵璎珞的掌握之中,她早已料到完颜宗懿会有此举,但她并不在意。因为兵工厂有冯敬在主持,这位才华横溢的工匠不仅精通火炮铸造技术,更对工厂的安保措施了如指掌。
在冯敬的严格管理下,兵工厂的保密工作做得滴水不漏。完颜宗懿派去的人虽然费尽心机,但始终难以触及到核心的技术秘密。
大宋公主赵璎珞站在御书房的窗前,眺望着远方的田野,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农业在优质种子的普及下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百姓们温饱有余,国家的根基日渐稳固。然而,她深知一个国家的富强并非仅仅依靠农业的发展,商业的繁荣同样至关重要。
“如何能让整个大宋富强起来?”这是她近期思考的头等大事。
在她看来,大力发展商业是一条可靠的路子。商业不仅能够促进货物的流通,还能带动手工业、运输业等多个行业的发展,进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
“公主,科举考试已经按照您的意思,增加了农学实践。”贴身侍女春桃轻声汇报着,“接下来,您要如何做呢?”
赵璎珞微微一笑,她的手指轻轻敲打着御座的扶手,仿佛在思考着整个大宋的未来。“春桃,你记得我说过的话吗?一个国家的繁荣,离不开农业、手工业,更离不开商业。而现在,我们大宋的商人地位低下,这无疑是束缚了国家的发展。”
春桃点头,“公主所言极是。那么,公主有何高见?”
“我想,是时候给商人们一些支持了。”赵璎珞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传令下去,大宋银行从即日起,为有意从商者提供低息贷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