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淼转了好几家百货大楼,肥皂看了不少。
陆淼听他叹气声不断,禁不住趴在他怀里蛮横的撒起了娇:这几天正好,陆淼办事,陈向东跟着一起出门。
而如果每块肥皂定价一块五,亏是不会亏的,但也挣不了多少。
就是这事儿闹得人恶心,一口气堵得不上不下的。
他上手快,这半个月就已经学得差不多了,就是还没正经上过马路。
如果算上海关税和制皂期间的折损部分,每块肥皂的成本笼统点算,大概还需要额外再加一毛。
牡丹牌的檀香皂是唯一一个做了简单材料成分表的。
最初京北的厂子岌岌可危,不也是类似原因闹的吗?原本以为只是少数的乌合之众,没想到现在竟然连津门大厂都是这个鬼样子。
精油属于基础原材料,海关税可按照最低计算。
原本想参考一下成份列表来着,结果翻来覆去的看,盒上只有肥皂名字。
陆淼低笑回了一句。
傅璟佑揽紧她纤腰,将重量都抵在了她肩头。
家里用的肥皂都是之前工作单位发的,全是一个牌子。
休息一阵子也好。
一套下来,一块肥皂的前后成本至少在一块二。
因为有车和配得起车的人,都不是一般人。
陆淼看了半天没看出名堂,便打算明天去百货大楼多找几个牌子看看。
而且找到的工作也常常都是些体面工作。
这么想着,傅璟佑又叹了口气。
傅璟佑看手表时间,算着谢斐应该快下班回来了,就时时留意院门外的情况。
那些人活儿也不好好干,天天的,就跟个乌眼鸡似的窝里斗……
“这阵子正好休息休息,在家陪陪我,工作等过阵子再看……”
而这几天里,陆淼差不多也把市场摸清楚了。
参考牡丹牌的檀香皂,陆淼心里算了一笔账。
正好冷静冷静,等有了状态再重新做长期规划。
陆淼之所以印象深刻,除了价格超出市场大部分,更有其包装方面。
傅璟佑辞职,车就还给了京北机电器械厂,他开的是老丈人的车。再说陈向东。
虽然大环境没有学车的条件,但陈向东仍几乎是被陆淼安排人一对一教学带出来的。
工农阶级光荣就光荣在为社会做贡献。
但如果是往里进口,就还需要正常交税。
厂子真要干黄了也是预料之中。
这时候还没驾校一说。
“都可以~”
陆淼则在屋里看起了肥皂包装盒。
其中的“檀香”,就是从印度引进过来的檀香粉,属于进口货。
出入都是陈向东把着方向盘,傅璟佑坐在副驾驶上盯着。
傅璟佑问:“想吃鱼吗?好久没钓鱼了,这几天得空去甩两竿儿。”
几次下来,陈向东已经能将车开得很稳当。
不由得为国家的前景悬起一颗心。
夫妻两个找平心态,隔着一扇窗户偶尔交谈、各忙各的。
傅璟佑在侧提醒说:
“话用嘴巴说,眼睛看前面,别总往后看。”
陈向东笑了下,点点头。
陆淼听他俩说完,顺势说了下肥皂的事,之后想了想,又说:
“你俩都在,这两天正好帮我看看,看看有能弄到茶籽油之类的植物油途径吗?”(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