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美国队又能打开了呢?
没有这个能力的话,到时候美国,会很轻鬆的击败自己的队伍。
所以你可以看见明明领先的优势很大,明明已经没有人可以追上弗雷泽。
但弗雷泽这个姐们,还是没有鬆口气。
反而是全力往上冲。
没有人也要尝试冲一衝极限。
为牙买加未来和美国队的战斗。
打好基础。
不过因为她个子矮,撑到这个地方之后,身体的能量越来越少。
不过速度下降,弗雷泽也早就习惯。
她现在就是儘量平缓的让速度下滑。
不是突然就断崖式下跌。
几乎所有的前程选手都会这么做。
弗雷泽也不意外。
再说她的团队早就贏了,她也没有太多的压力,就是尝试一下看看能不能衝击41秒的大关。
陈娟这是在后面不断的追击到最后30米,她的追击力度开始变大。
毕竟这个时候弗雷泽的劣势就开始体现。
她这个后程。
选手就能够发挥长处。
至於其她的国家。
想追上来不可能了。
陈娟在这里大幅度拉开差距。
她是追不上前面的弗雷泽。
差距太大了,即便是没差距也追不上。
今年弗雷泽可是百米冠军。
但是其余国家想要追上陈娟。
却也不可能。
一是交接的时候没有占到什么便宜。
二是纯跑动的话。
整个第4棒。
除了弗雷泽。
陈娟就是高居第二。
即便是美国队的第4棒,也不过是在大风情况下才能跑到10秒87。
硬实力和陈娟没法比。
何况就算是比赛季的sb。
陈娟也要力压一头啊。
所以这场比赛出现了两极分化的情况,或者说是三级分化。
弗雷泽一个人跑在前面,处在领先的真空期,没有人可以接近。
陈娟也不断拉开和后面选手的差距。
到最后10米的时候,估计已经拉开了四五米。
甚至可能更多。
如果说弗雷泽现在就是想看看能不能衝击41秒。
看看能不能进入美国队才能进入的区域。
陈娟这边就是……儘可能跑得快一点。
启动的稳定已经过去了。
这个时候身体也已经跑开。
她可以在这里好好的跑跑。
释放释放自己的能量。
看看。
能不能去冲一衝亚洲女子的百米接力纪录。
人就是有目標才不会咸鱼。
有目標才会清晰。
陈娟也是这样。
让铜牌变成银牌,当银牌已经板上钉钉几乎不可能飞走。
那陈娟自然又会思考写別的问题。
比如已经尘封了十几年的亚洲女子百米接力纪录呢?
有没有机会尝试去靠近呢?
世界纪录和她没关係。
但是亚洲纪录呢?
原本就是属於咱们的亚洲纪录呢。
有没有机会试试呢?
完成是一个目標,完成之后又会浮现出一个新的目標。
真正的强者和高手也都很善於设置目標,以此激励自己。
让自己不要处於一个空虚迷茫,没有目標的状態。
这一点陈娟做的很到位。
有了具体的目標,她当然就有动力去做。
距终点18米处,她的右腿正处於蹬地阶段。膝关节弯曲角度比中途阶段增加5度,达到105度,这是她刻意调整的发力姿態。
通过更大幅度的屈膝,让股四头肌获得更长的收缩距离。脚掌落地时,前掌外侧先接触跑道,隨即向內翻转,整个触地过程不到0.1秒,地面反作用力顺著脛骨向上传导,推动髖部向前平移。
左腿此时正处於前摆阶段,髖关节充分外旋,大腿前摆高度比中途提升3厘米,这一细微调整让步幅保持在1.5米,没有因肌肉疲劳而缩小。
摆臂动作在此阶段展现出极强的目的性。左臂前摆时,肘关节角度从90度缩小至70度,通过减少摆动半径提升速度右臂后摆时,三角肌与背阔肌协同发力,將摆臂幅度拉至最大,几乎与身体成直线。
这种不对称的摆臂调整,是为了抵消身体因极限透支高频蹬地產生的轻微侧倾,確保前进方向的稳定。
她的手指关节因持续握棒而泛白,但接力棒的位置始终稳定在掌心中段,没有因摆臂幅度加大而出现偏移。
15米处,陈娟的呼吸节奏出现了细微变化。原本两步一呼一吸的规律被打破,呼气时间延长了0.5秒。
这是身体在缺氧状態下的自然调整。
通过延长呼气排出更多二氧化碳,为肌肉爭取额外的氧气供应。
她的嘴唇抿紧,下頜微收,颈部肌肉绷紧,避免头部晃动消耗体力,视线从始至终锁定在终点线內侧边缘,那道白色的標线成为她唯一的焦点。
不能放弃。
起码要看看有没有接近的可能。
12米位置,陈娟的右腿再次蹬地时,腓肠肌的收缩强度达到顶峰。
她的脚踝跖屈角度瞬间达到65度,脚趾用力抓地,塑胶跑道在脚下留下短暂的压痕,这种极致的蹬伸让每一寸肌肉纤维都处於紧绷状態。
此时,她的左腿已完成前摆,膝关节开始快速折迭,膕绳肌的收缩速度比前10米快了约10%。
这种加速折迭是为了缩短摆动时间,確保步频不出现再次大幅度下降。
毕竟就算是后程选手。
也是会累的。
只是说她们会比前程选手好不少。
但是绝对不是说不累。
最后10米。
躯干的稳定性在此刻显得尤为关键。
只见陈娟肩胛骨收紧,背部肌肉形成一道稳固的平面,让摆臂產生的力量能直接传递到髖部,与下肢的蹬地力量形成合力。
腰腹两侧的肌肉隨著步频交替收缩,左侧腹斜肌发力时,右腿恰好蹬地,右侧发力时,左腿前摆。
这种精准的协同让身体在高速中没有横向晃动。
前进轨跡始终保持在跑道中线0.3米范围內。
最后8米。
其实弗雷泽都已经衝过终点线了。
这就是牙买加的绝对实力。
你没任何办法。
但是对於陈娟来说,她的奋斗都还没结束。
她知道自己不可能追上弗雷泽。
但是不追弗雷泽还能追別的。
就比如。
已经存在了10多年的亚洲百米接力女子纪录。
陈娟的步幅出现了自然缩小。
这是肌肉疲劳的必然反应,但她通过步频的微调进行了补偿。
每一步的间隔比前10米缩短了0.2秒,这种精细的调整让整体速度保持稳定。
虽然还是在下滑。
但起码会更加稳定。
有控制的消化。
她的落地位置依然精准,每一步的著地点都在一条直线上,没有因体力不支出现脚步偏移。
最后5米。
她的左臂前摆至胸前,肘部几乎贴近身体,这种刻意的收紧是为了减少空气阻力。同时,右臂后摆至极限,三角肌的肌纤维因过度拉伸而微微颤抖。
但动作没有变形,这种对动作精度的坚守……源自上千次重复训练形成的肌肉记忆。
陈娟的意志力和精神力都很强。
別看她是个马尾大长腿的清纯妹子。
但其实她的內心。
这么多年。
早就已经坚韧不拔。
宛如柳树青竹。
强韧不已。
而且这个时候,她的身体前倾角度没有再增加,而是保持在40度,这是经过计算的最优角度。
继续前倾可能导致重心失控。
减小则会增加阻力。
砰砰砰砰砰。
她的视线开始微微上抬,从终点线边缘移至终点线后方的地面。
这种视觉调整是为了提前预判衝线瞬间的身体姿態,確保躯干能以最快速度通过终点。
终点已经近在眼前。
……
“陈娟第二了!”
“跑了一半已经第二了!”
“美国队失误给了我们巨大的机会,成全抓住了机会,快速锁定第二!”
“並且不断的拉开,不断的拉开,已经稳了,后面的队伍不可能追上了!”
“陈娟已经提前创造了歷史!”
“亚洲第一枚女子团战的接力百米奖牌!”
“马上就要到手了!”
“而且一拿就是银色!”
这个时候其实没有多少人关注陈娟,还在继续往前猛衝。
毕竟已经开始提前开香檳了。
而且连开两瓶。
毕竟是从铜牌直接跳到了银牌。
值得开两瓶。
而且已经锁定了胜局,不觉得还会有什么新的变化。
这个时候。
只有陈娟自己知道自己想干什么。
既然这些变故已经把自己推到了这个地方,那么该做的就得做。
立姐。
你的这个纪录。
我也想要。
你肯定没意见的。
对吧?
的確,这个时候可能已经是稳在了第2名,大家都在提前开始庆祝。
只有立雪梅看到陈娟没有减速。
依旧在全力猛衝……
这是?
她看了看旁边的计时器大概估算出来了,陈娟想要干什么。
她的眼睛再次被那道红色的身影吸引。
那就做呀。
阿娟。
想做就做。
不要和我当年一样,以为年轻就还有大把的机会。
未来难以预测。
要把握的。
原本就只有当下呀。
最后5米。
陈娟的所有肌肉都进入“本能收缩”状態。
右腿蹬地时,股四头肌的收缩已接近极限,膝关节几乎伸直,但没有锁死,这种留有余地的发力是为了避免关节损伤。
左腿前摆的速度达到最快。
脚掌落地时几乎与地面平行。
最大限度减少了缓衝时间。
距终点2米时,她的躯干开始微微下压,这是衝线的预备动作。
核心肌群在此刻进行最后一次高强度收缩,將上半身的重心向前推送,这种主动的重心前移能让躯干提前0.01秒越过终点线。
摆臂动作在此刻放缓,双臂自然回收,避免因过度摆动影响身体平衡。
衝线瞬间。
陈娟的右肩略微领先左肩,这是长期训练形成的衝线习惯。
通过上半身的微调,让躯干纵轴更早通过终点线。她的握棒手保持稳定,接力棒没有因衝线动作而晃动。
直到整个身体完全越过终点线。
她的步频才开始下降。
左腿自然向前迈出缓衝步,脚掌全掌落地,膝关节弯曲角度增大至120度,通过充分的缓衝吸收惯性带来的衝击力。
各种身体的保护,她都已经形成了习惯。
苏神和她说过的,成绩要,训练要,强度要,荣誉要,唯有伤病不要。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只有自己不断的注意,直到让各种好的习惯形成肌肉肌形成本能。
陈娟现在。
就是这样。
拼得再凶。
也不会让自己陷入受伤的境地。
呼————————————
衝过终点。
她知道自己是第二。
所以她现在只想要知道。
最终的成绩是多少?
……
“陈娟成功衝过终点线!第二我们直接拿下了第二名啊!!!!”
杨剑真是开心的,差点给自己面前的解说桌一巴掌。
“银牌又见银牌,今年陈娟简直命犯银牌!”
“100米是银牌,200米是银牌,4x100米也是银牌!!!”
“而且她这三枚银牌都代表了突破,在女子田径领域上有巨大的贡献和推动作用!!!”
“虽然没有拿下冠军,但这在亚洲的女子短跑歷史上已经是最高荣誉,她们做出了巨大的突破!!!”
“而这支队伍还只是刚刚组建出来,不敢想像她们的未来还有多少潜力啊!”
正说著。
第1名的成绩出来了。
牙买加41秒29。
有点可惜啊,还是没有打开41秒。
不过这个成绩也足够好了,毕竟去年美国队跑出这样的成绩,那是在三个交接都是极其顺利及其流畅的基础上做到。
这一点说白了就是比美国的强力球。
还要难中。
而且这个成绩已经很好了,並不差。
在牙买加的歷史上都是极佳的成绩。
再说拿下冠军。
弗雷泽也成为了这一次世锦赛的大贏家。
如果说陈娟是三银。
那么她就是三金。
甚至连基本上不可能拿下的200米,都因为美国队的最大热费利克斯提前出局。
决赛直接拉伤。
掉到了她的头上。
说她是最大贏家,绝不为过。
不过现在杨剑关心的只有咱们自己拿下了银牌。
毕竟牙买加拿下金牌,本来就有在意料之中不是她就是美国,美国对失误之后,那肯定就是牙买加了。
没有什么惊喜。
而且也没有打开41秒。
但中国队这边跑到第二就绝对是超额超额的超额完成任务。
原本只是让她进个八强,结果现在不仅奖牌给打下来。
还直接打了枚银牌。
这真是这些年跟著田径队在一起,想不升官都难。
表现实在太好了呀。
跟著就能往上走。
这就是走对了风口。
当年押宝了二沙岛田径队的。
没有一个不是往上挪了屁股。
这就是押中的好处。
杨剑正在眉飞色舞的夸著。
李韜本来也很高兴想要说几句。
结果眼睛瞟了瞟大屏幕上给出的第二名成绩……
我。
丟。
幸亏这个时候大家的注意力都被杨剑全力激情输出给吸引。
没有多少人听到这一声。
“42.23……”
“是42.23啊。”
“什么?”
杨剑听到了旁边李韜的喃喃。
扭头一看。
这个成绩很好啊。
但是其实她还是没有第一时间反应到什么。
直到李韜开口说道:
“平了啊。”
“追平了当年创造的亚洲接力奇蹟啊。”
啊?
再一看。
果然有追评洲际成绩的標誌。
浮现在的电子大屏幕的第二名后面。
就紧跟著42秒23。
醒目。
又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