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这就是曲阜的饮食文化,简单而又美味。”李瀟说。
吃完早餐后,他们来到了孔庙附近的一家糕点店,准备品尝一下曲阜的传统糕点——孔府糕点。
孔府糕点是孔府內自製的糕点,有著悠久的歷史,分外用、內用两大类。外用糕点主要用於进贡、馈赠、恩赏,造型华丽,风味独特;內用糕点分为应时、常年、到门、宴席、节用五类,各类皆独具特色。
走进糕点店,琳琅满目的糕点摆满了货架,让人眼繚乱。有春季的藤饼、百合饼;夏季的薄荷饼、荷饼、绿豆饼;秋季的菊饼、桂饼;冬季的萝卜饼、豆沙饼等,还有常年食用的大酥合、菊酥、百合酥等。
“这些糕点看起来都好精致啊,都不知道该选哪一种了。”林一飞看著货架上的糕点,有些纠结地说。
“要不每样都来一点,这样就能都尝尝了。”张悦东提议道。
“好主意。”李瀟表示赞同。
他们点了几种不同口味的孔府糕点,找了个位置坐下,开始品尝起来。
林一飞拿起一块藤饼,轻轻咬了一口:“这藤饼外皮酥脆,內馅甜软清馨,还有淡淡的香,太好吃了。”
张悦东也尝了一块菊酥:“这菊酥也不错,形状像菊一样,口感酥脆,香甜可口。”
李瀟品尝著手中的百合酥,说道:“这孔府糕点果然名不虚传,不仅味道好,而且製作工艺也很讲究。每一种糕点都蕴含著丰富的文化內涵,体现了孔子『食不厌精,膾不厌细』的饮食哲学。”
在品尝糕点的过程中,他们还和店主聊了起来,了解了更多关於孔府糕点的知识和故事。
“这孔府糕点歷史可悠久了,明清两代,孔府糕点口碑曾一度超越bj名点。按照定例或遇有喜庆大典,孔府每年几次向皇宫进贡的贡物和贺礼中,就必有孔府糕点。”店主热情地介绍道。
“原来是这样,怪不得这糕点这么精致。”林一飞说。
“这孔府糕点的製作工艺也很复杂,从选料、配料到製作、烘焙,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要求。”店主继续介绍道。
“学到了,学到了。”李瀟笑著说。
品尝完孔府糕点后,三人来到了孔庙前的广场,这里即將举行一场祭孔大典表演。广场上早已聚集了许多游客,大家都满怀期待地等待著表演的开始。
不一会儿,祭孔大典表演正式开始。只见一群身著古装的演员迈著庄重的步伐,缓缓走上舞台。他们手中拿著各种祭祀器具,脸上表情肃穆,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古代祭祀孔子的场景。
“这祭孔大典表演真是太震撼了,感觉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仪式感。”林一飞看著舞台上的表演,不禁感嘆道。
张悦东也点头表示赞同:“是啊,通过这场表演,我们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古人对孔子的尊崇和对儒家文化的传承。”
李瀟介绍道:“祭孔大典是祭祀孔子的大型庙堂乐舞活动,起源於公元前 478年,是中国古代祭祀乐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合了音乐、舞蹈、诗歌等多种艺术形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在表演过程中,演员们演奏著悠扬的古乐,跳起了庄重的舞蹈,同时还朗诵著《论语》中的经典语句。整个表演庄严肃穆,让人仿佛置身於古代的祭祀现场。
“这音乐和舞蹈真是太美了,每一个动作都恰到好处,让人感受到了古代文化的魅力。”林一飞说。
“是啊,这祭孔大典表演不仅是对孔子的祭祀,更是对儒家文化的传承和宏扬。”李瀟说。
表演结束后,观眾们纷纷鼓掌,对演员们的精彩表演表示讚赏。三人也沉浸在表演所带来的震撼中,久久不能忘怀。
离开广场后,他们来到了曲阜的一家特產店,准备购买一些当地的特產带回去。店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特產,有碑帖、楷雕、尼山砚等。
李瀟拿起一本碑帖,仔细地端详著:“这碑帖可是曲阜的传统工艺品,上面的书法作品都是古代名家的真跡,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我觉得这个楷雕摆件也很不错,做工非常精细,造型也很精美。”林一飞拿起一个楷雕摆件,爱不释手。
张悦东则对尼山砚產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尼山砚是中国名砚之一,石色呈柑黄,有疏密不均的黑色松纹,石面细腻,抚之生润,下墨利,发墨好,久用不乏。”
他们挑选了一些自己喜欢的特產,准备带回去送给家人和朋友。在挑选特產的过程中,他们还和店主聊了起来,了解了一些关於曲阜特產的知识和製作工艺。
“这碑帖的製作工艺很复杂,需要经过选石、刻字、拓印等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工匠们的精心製作。”店主介绍道。
“这楷雕也是曲阜的传统工艺,选用的是楷木,这种木材质地坚硬,纹理细腻,非常適合雕刻。”店主继续介绍道。
“原来这些特產背后还有这么多的故事和文化內涵。”林一飞说。
“是啊,这些特產不仅是商品,更是曲阜文化的载体。”李瀟说。
购买完特產后,三人带著满满的收穫,离开了特產店。他们在曲阜的旅程也即將结束,但曲阜的文化和美食却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次曲阜之行真是太难忘了,不仅参观了孔庙、孔府,感受到了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还品尝了美味的美食,观看了精彩的祭孔大典表演,购买了特色的特產。”林一飞感慨地说。
“是啊,曲阜不愧是文化圣地,每一处都让人感受到了歷史的厚重和文化的魅力。”张悦东说。
李瀟笑著说:“这次旅行让我们对山东的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们更加珍惜这些宝贵的文化遗產。相信这次曲阜之行会成为我们人生中一段美好的回忆。”
三人带著对曲阜的不舍和对下一站的期待,踏上了新的旅程,他们相信,在接下来的山东之旅中,还会有更多的惊喜等待著他们。(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