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将军同志。”“米拉少校,”弗拉索夫觉得德尔上校说的有道理,让部队继续赶路,有可能出现溃散的情况。但留在这里也不是办法,城里的居民早就疏散离开,根本无法进行补给,与其坐以待毙,倒不如碰碰运气,他转身问米拉:“你知道火车站在什么地方吗?”
而德尔上校此刻的心里却在滴血,仅仅几分钟时间,逃走的战士就超过了上百人。
弗拉索夫从站长室里走出来,看到月台上列队的部队,大致点了一下人数后,不禁皱起了眉头:“参谋长、索科夫上尉,这人数好像有点少啊?”
“是的,将军同志。”米拉少校点着头说:“全团连我在内,一共还有67个人。”
“司令员同志,请允许我向您解释。”得到弗拉索夫的允许之后,索科夫便将自己的想法,向对方详细地讲述了一遍,最后说道:“在战场上决定胜负的因素,不仅仅是人数,还有军心和士气。若是让那些完全丧失了战斗意志和勇气的人上战场,对整个部队来说,将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弗拉索夫的喉头蠕动了一下,随即艰难地问道:“就剩这么点人了?”
“报告将军同志,”军官毕恭毕敬地回答说:“我是步兵第284师851团的团参谋长米拉少校。”
弗拉索夫环顾四周,沉默了良久,缓缓点着头说:“没错,在如今的情况下,也只能放弃这座城市了。”
“参谋长同志,你别吓唬索科夫上尉。”谁知弗拉索夫却出人意料地支持了索科夫,并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城里如今能收容起来的部队,最多就只有300多人,再加上我们带过来的人员,总兵力不超过五百。我们不但人数少,而且缺乏足够的弹药,军心涣散、士气低迷,我可不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所建立的防御,能挡住德国人凌厉的攻势。”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索科夫自作主张地说:“愿意跟我们走的军官和战士,都站到我的身后来。不愿意走的人,放下你们的武器,脱掉军装,然后就可以自由离去了。”
停顿片刻之后,德尔上校试探地问:“司令员同志,不知您找到运送部队的车皮没有?”
索科夫心里不太信任米拉少校,谁知道德国人要是此刻闯入城市,他是否会丢下弗拉索夫,带着自己的部下开溜,因此他叫过朱科文少尉,吩咐他说:“少尉同志,你带几个人去保护司令员同志的安全。”说完,便将叶戈尔、罗曼诺夫、久布罗和丘尔辛几人分配给他。
德尔上校不再说话,只是冲索科夫摆摆手,示意他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收容这些溃兵。
旁边的米拉少校,看到德尔上校居然征求索科夫这个上尉的意见,脸上不由露出了惊愕的表情。
“副团长和团政委呢?”
米拉少校低下头,语气沉重地回答说:“也牺牲了。”
“没有,没有指挥部。”米拉回答说:“至少我进城之后,没有找到指挥部。”
见弗拉索夫不说话,德尔上校把目光转向了索科夫:“索科夫上尉,你是怎么看的?”
米拉抬头看了一眼弗拉索夫,用手朝站在路边的战士一指:“我们团活着的人,都在这里了。”
“索科夫上尉,不经过战斗,就擅自放弃这座城市,那是一种犯罪。”德尔上校等索科夫说完之后,板着脸说:“是会被送上军事法庭的。”
对于德尔上校的提议,弗拉索夫并没有立即表态,而是双手环抱在胸前,眼睛盯着前方的教堂发呆,似乎在考虑是否应该按照参谋长的建议,在这里组建新的防御。
从进入这座小城市开始,索科夫就注意到那些路边的指战员,人人垂头丧气,没有丝毫的斗志。已经没有了士气的部队,就算将他们拼凑起来,恐怕也没有什么战斗力可言。在这里建立新的防御,等于是把人员集中起来,让德国人直接过来抓俘虏。
“是的,司令员同志,人数的确有点少。”德尔上校说完这话,扭头看向了一旁的索科夫,示意他向弗拉索夫解释人数少的原因。
听到索科夫的喊声,一名战士脱掉了自己的军装,连同步枪和背囊一起放在了地上。他朝一边走去时,还不时回头看身后,生怕索科夫在身后打冷枪。好不容易挪到一个路口,他见索科夫依旧站在原地没有动静,便拔腿就跑,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弗拉索夫抬手向对方还礼之后,面无表情地问:“少校同志,您是哪部分啊?”
“少校,你知道城里的指挥部在什么地方?”德尔上校再次问道。
短暂的沉默之后,有不少战士走到了索科夫的身后,表示他们愿意跟索科夫离开。但大多数的战士,却依旧停留在原地迟疑不决。
“是这样的,将军同志。”米拉用肯定的语气回答说:“据我所知,这些部队都是从不同地方退下来的,番号众多,多的像我们这样,有六七十人;少的,就只有两三个人。”
“他找火车司机去了。”弗拉索夫说:“没有火车司机,火车可没法开动。”
正说着话,从远处跑过来一个穿着铁路制服的中年人,还隔着老远,他就冲着弗拉索夫喊道:“将军同志,火车司机已经找到了。货车停在五号,等给列车加完煤和水,就可以出发了。你们的人到了没有?如果到了,我带你们去五号站台。”
“站长同志,我们的人已经到齐了,随时可以过去。”弗拉索夫转身对索科夫说:“索科夫上尉,带上战士前往五号站台登车!”
“是,司令员同志!”索科夫响亮地回答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