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烦被妫嚣重新占据,不过这一次安排一个榷场在娄烦,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在拱火,他们真的会动手吗?”
司马宁石戊将西线的战功登记全部上呈,接下来就是辛屈御览,然后盖印封档,表示燕国支援邛方平叛的娄烦战役结束。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事没完。
不管是鲜虞小猪这边,还是癸雪生这边,甚至就连妫嚣都可能成为威胁。
“必然得打这一仗。接下来你敦促一下典客府,让典客府开始转运两千石粮草去秀水驿,正式开始搭建燕国的前沿哨站。”
“不设县?”宁石戊有点诧异,“我还以为你会安排一套班子过去。”
“军事占领,有些时候比郡县体系的灵活性更大。秀水驿的俸禄,算宁武县的。”
辛屈拿过文书抖开,看着上边雕刻的文字,点了点头交给身边人说:“用纸张誊抄一份。”
宁石戊看了一眼担任侍中官职的一名少年取出一卷厚书,开始誊抄,不免露出艳羡之色:“这纸张,什么时候能普及开来?”
听到这话,辛屈的手指顿了顿说:“二十年之后。”
“要这么久?”宁石戊诧异看着辛屈。
“嗯。”辛屈颔首,停下笔说,“如今天下还是大邑商的天下,若是不能在二十年内取代他,用一代人时间磨平他们遗留下的印记,纸张最后的作用,就是给我们燕国保留文明火种的。”
“你……这么不看好燕国的未来?这可是你一手创建的啊!”宁石戊听出了辛屈话里的无奈,整个人都有点不好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远征。纸张普及的意义,就是加速文字的传播。同样的,这也会导致小氏族也拥有对文化的解释权。
我们这一代,连最前头的敌人都还没解决。
就算纸张普及出去了,也会导致小族产生独立意识,这并不符合我的设计。
至少在灭了商之后,我们还需要十年时间,解决掉大邑商的遗留问题,才能推行纸张。这也是为什么我加强对第二代、第三代培养的原因。
若是二十年之后解决不了大邑商,燕国这一条路在这个时代就证明到头了。
我死之后,必然群雄并起,最终角逐出新的王者,然后荡平四海。”
辛屈这话,宁石戊皱眉说:“你这话,忒没道理。为什么你以为你没了,燕国一定会不存?现在的一切,不都欣欣向荣?”
“看似团锦簇,实则烈火烹油。”辛屈摸了摸角落,丢给他一卷竹简。
宁石戊伸手抓过:“这是什么?”
“宗教。”辛屈起身,来到边上一副屏风前说,“五年前,被我们击败的一些山戎奴隶,在我们这里学了神话的写作方法,逃亡去了东北。
长生天,诞生了。”
“长生天,尊者无尚天,三十三天之上之上者……”
宁石戊看着上边文字的描述,神情越来越重:“这……这不是你一套的翻版?”
“改了很多。但他并不是单纯的巫教,而是一神教。
一神教的诞生,意味着东北出现了一支摆脱血缘为尊的军事集团。
东北将不再安宁。
而推崇这一切的人叫做墨徐无。
他自称黑衣大祭司。
举国贵族皆称黑衣,与子姓尚白的肃慎诸部彻底决裂。
东北,出现了两股肃慎部族。
他们已经开始争夺东北的控制权了。”
宁石戊看过去,就发现辛屈的屏风地图上,黑衣肃慎,现在地盘是以后世长春、四平为核心组建的。
正好在辽泽以北,与燕国镇东将军府的距离并不远。
“那你打算怎么做?”
“不知道。”辛屈如实回答,“长生天的诞生固然是要警惕,但问题是,眼下这一版本的长生天,是基于我写的神话改编。
想要解决他们的问题,讲道理并不算太难。
因为我写神话,我留有后门。
不就是天,绝地天通就是了。”
辛屈并不在意这个神话宗教,他在意的是,世界的历史,正在因为他的出现而变化。
他越来越摸不清未来的脉络了。
这也是为什么他会跟宁石戊说,若是他二十年内不能平了大邑商,那么中国的历史,大概率会回到他原来的位置。
惯性的力量,相当的大。
直到现在,燕国的骨架,其实已经退化到了战国,与他预想的汉初郡国并行,完全背道而驰。
当然,真要论起来,也是比现在更先进。
尤其是在“人”尊严的解放上。
燕国的奴隶,基本上可以归为罪人,只要立功,就能翻身。
但还是不够。
宗教的出现,代表了这个世界最顶尖的一批人,已经意识到团结人心,不能再以氏族血缘为核心。
因为这样的血缘体系,终究会受制于宗亲地盘的广度。
而当众人意识到,想要发展,想要崛起,就必须统合更多人,更多势力,那么中国这个意识就会出现,天下一统就会出现。
好,也坏。
好就是他若是想要一统天下,抵触他的人就会少。
坏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天下的理解,辛屈想的是走“天命道德”这一条路,因为这一条路是验证过的,有效的,而且相当先进,最适合统一中国的。
但“天命宗教”这一条路,他还没见过,但他知道这种宗教的排他性,以及破坏力。
比如闪族三教,就是天命宗教这一条路。
但一切的破坏与遗毒太强了,对于一统来说,是致命的。因此他在担心,这种体系留在中土,是会一直分裂,还是摆脱这种体系,走向中土该有的治乱循环的剧本。
所以,当世界上的所有聪明人都意识到“天命”概念的诱人时,想来第一场一统天下的战国就不远了。
但现在不是两周八百年的混账,有足够多的时间去百家争鸣。
如今的“天下概念”,是他一个人折腾出来的。
这就是根本问题。
因为辛屈折腾天下概念,是为了建构民族意识,而建构民族意识,会导致边缘族群为了对抗你的同化,而产生新的民族意识的建构。
这就是为什么一统天下的秦汉,同时期会出现匈奴帝国一样。
因为农耕文明足够庞大的时候,周围的一切势力为了对抗同化,就会根据自身情况而进行演化。
北方是草原,不能耕种,所以诞生了游牧文化。
东北是复合地带,因为山多沼泽多,于是诞生了渔猎文化。
西南多山、河谷破碎,因此游耕文化在此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