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1章 悲观的战略家
“我又不是军人,不需要战功。”
瘦高个闻言转过头,微微耸了耸肩,消瘦的脸庞被雪茄烟头的火光照亮,赫然是曾经的巴达维亚总督,简.皮特斯佐恩.科恩。
“到这时你还认为与大明帝国开战是个错误吗?”特罗普将军也掏出一根雪茄,伸手拿过恩科嘴上的半截烟,吹了吹烟头。
“伯恩哈德元帅的军事才能和勇气令人钦佩,但恩鸟城并不能说明问题。根据我的观察,恩鸟港的防御体系要高于恩鸟城,况且还是明军主动放弃的,我认为这和科萨人有很大关系。
如今明军退回港区,对我们来讲并不是好消息。他们甩开了碍手碍脚的科萨人,可以全力以赴作战,接下来的战斗会非常不好打。
另外还要关注一个问题,时间!大明海军除了科伦坡之外肯定还有个距离恩鸟港更近的基地,以他们的航行速度推算,援军大概率会在一个月之内抵达。
今天已经是第9天了,也就是说留给我们的时间最多还有20天。你认为伯恩哈德能在20内完全控制住港区吗?如果不能做到,腹背受敌的就将变成我们,很可能连逃跑都要成为奢望!”
科恩和特罗普不光早就认识,还是私交很不错的朋友。特罗普在没加入联省共和国海军之前到亚洲工作生活过几年,期间大部分时间都在东印度公司旗下当船长,受到了时任巴达维亚总督科恩的不少照顾。
待到特罗普当了共和国海军元帅,接受了伯恩哈德的邀请,成为联军海军司令之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位在亚洲任职多年的老朋友。
在得知科恩因为反对共和国参战得罪了共和国高层,已经被东印度公司召回的消息之后,马上利用手中的权力将其编入作战序列,避免老朋友以及家人被当做叛国者对待。
然而他这位老朋友一点都不让人省心,即便带着货船船队参加了联军的军事行动,依旧没有掩饰悲观情绪,经常说出点不合时宜的言论,在舰队中引来了不少非议。
“难道就没有一点取胜的可能吗?”
不过这次改变登陆地点的主意也是科恩出的,联军里真没有人比他对恩鸟港更熟悉了,哪怕其悲观论调非常不合时宜,特罗普也不得不说服自己多听听。
“……但愿上天能眷顾,让他顾此失彼一次!他毕竟也是人,是人就会犯错的!”
看着老朋友充满了希冀的脸,科恩真不忍心把可能性说死。但习惯于理性思考的人,对任何事做出的判断都基于逻辑,如果找不到逻辑依据真没法说服内心。
想了又想,愣是没找到任何一条合理的依据。其实从西班牙出发到今天已经想了两个多月,照样没想出来,最终只能用这样类似诅咒的祈祷来麻痹自己了。
“与全欧洲为敌本身就是个错误,他对宗教的态度和做法更是错上加错。按照他们兵法,多线作战也是大错误,一连串的犯错才有了今天的结局。
我在东印度公司任职时专门研究过大明海军的崛起之路,结果查着查着就查到了一个人身上。很有意思,大明帝国和大明海军几乎是一同崛起的,两者的交汇点就是这位皇帝。
在他继承上一任皇帝的位置成为大明新皇帝之前,这个国家很大很乱很弱,在北方经常被游牧部落袭扰,海上连一艘远洋战舰都没有,区区一小撮葡萄牙人就能连抢带赖的在濠镜澳站住脚。
马尼拉的西班牙人表现得更肆无忌惮,多次在吕宋岛上挑拨土著屠杀华商,而大明帝国却毫无反应。实际上就算想反应也缺乏远洋战舰可用,对葡萄牙和西班牙人没什么好办法。
但这一切在新皇帝登基之后很快就发生了彻彻底底的变化!他先是通过一系列政治手腕把政府里面不支持改变的官员免职,将军权一步步抓在手里。
接下来的操作就更神奇了,差不多只用了十年时间,他率领亲手打造的海军和陆军把周边所有的国家都征服了,包括曾经横扫了中亚和东欧的蒙古国。
据说很多武器装备都是这位皇帝发明的,比如大明海军的战舰、火炮,还有大明陆军使用的火枪。其中有一种技术现在已经传到了欧洲,并被越来越多的远洋帆船和战舰采用,就是我头上的哥德堡帆。
哥德堡是瑞典的一座城市,一套由亚洲皇帝发明的帆具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我还没搞清楚,但能确定的是这种帆具可以大幅提高船只的逆风航行能力,同时在顺风状态下也不会损失太多动力,还可以大幅减少操作人数。
然而当时欧洲各国正被该死的宗教战争搞得焦头烂额,谁也没留意到在亚洲正有个庞大的国家悄悄崛起,即便西班牙人被从菲律宾赶走依旧没有引来必要的关注。
哦对,你除外。我记得你提过,在担任巴达维亚总督之前就向东印度公司高层书面汇报过大明帝国的情况,希望能引起警惕,可惜那群眼睛里只有银币的家伙们并没重视。
近十年来大明帝国突然发力,在亚洲迅速扩张势力范围,同时打击任何竞争对手。利用恩鸟港限制欧洲船只在亚洲活动,重创了英西联合舰队,还侵占了奥斯曼人的港口,这才逐渐暴露了。
至此这位皇帝依然有机会选择,只要他能答应欧洲代表团提出的和谈条件,把亚洲部分海域让出来,就不会引发战争。实际上这并不会影响大明帝国的根本利益,没准还能收取更多赋税。
可惜啊……北、中、南三路大军,相隔至少几千里,哪一路都不能不重视。结果就成了这个样子,每一路都要设防,严重分散了兵力。如果大明皇帝在这里多安排几千军队,伯恩哈德元帅恐怕就要葬身非洲了。
对了,科恩,你发现没有,大明帝国的军队与人口数量严重不符。不知道这位皇帝为什么不多雇佣一些士兵,肯定不是佣金问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