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似乎是千里之外的皇帝知晓了这件事,不到一个月时间,他从主薄升到了推官。
推官,正八品。
乃是通判的副手,专门负责审理案件,民间诉讼,以及看管监狱的。
由于经常见到百姓,相较于知县这样的亲民官,他才是真正的贴近百姓。
当然,这是绍武朝新设,在前朝,诉讼刑狱之事基本靠典史,一个不入流品的小官。
诗云:一命之荣称得,两片竹板拖得;
三十俸银领得,四乡地保传得;
五十嘴巴打得,六角文书发得;
七品堂堂考得,八字衙门开得;
九品补服借得,十分高兴不得。
其甚至在民间,被称作四老爷。
大老爷指的是知县,二老爷是县丞,三老爷是主薄,四老爷是典史。
如今绍武新朝,排序变成了知县、县丞、通判,主薄,推官。
因为都是吏部铨选、皇帝签批任命。
他们是整个县衙最有权的五个人。
咱们印象中的知县审案,其实来源于这是清朝,为了避免胥吏残民,故而禁止典史掺和诉讼,让知县亲审。
宋朝,那是刑狱提点,知县插不上手,属于越权,
但在明朝,管理诉讼的一般是典史,也就算是如今的通判。
实际上,通判职责极大,一县的缉捕、稽查、狱囚、治安都归其管辖,在后世乃是警察局长。
曾经不入流后,如今高居从七品,也算是位权合一了。
第一日上任,朱存渠倒是又收了一波红包,衙役们巴结的厉害。
好家伙,一个月就升职了,保不齐三五个月就能做到通判呢!
“奇了,主薄与推官品阶相同,怎地是升官?其中必有文章。”
县丞署在知县署左侧,典史在丞署左侧,如今通判代替典史,荣升从七品,其衙门自然宽大,忙碌。
通判倒是知道他来头大,和气地言语:“你刚来,推官不比其他,乃是真正的亲民官,日常与百姓打交道,你要多听多看。”
言罢,就交代了下去。
这时候,朱存渠才知道,自己将负责诉讼、狱囚这两件事,治安和缉捕自然用不着他,这是通判的权力。
同时,通判对他判过的案子,具有最终审核权,要是死刑,更是通判和知县共同审核。
因为这次要上计刑部的,一旦被查出了漏洞,被打回来,通判和知县都落不了好,一个失察,就足以让他们前途黯淡一些。
“若是水浒中,那岂不是宋押司?”
朱存渠忽然想到了这点,对于衙门的恭喜瞬间了然。
第一步,他就来到了监狱。
如今绍武朝,审理案件一般都三种刑罚,要么打板子,要么流放,要么死刑。
死刑中,斩立决很少,一般都是忤逆,十恶不赦的造反大罪,需要立即执行。
其余的都是斩监候,需要刑部审核,皇帝朱笔御批,所以需要看押在监狱中。
行刑前还要在奏请,称之为死刑复奏。
天顺年间,形成了三堂会审制度,进一步检查死刑,避免无辜。
当然了,这是吏治较高时间的方式,一旦到了王朝中后期,贪污腐败盛行,死刑就宽松许多。
至于秋后问题,那是形成在乾隆时期,刑部在秋天统一审核。
监狱之中鱼龙混杂,男女老少都有,让朱存渠为之皱眉:
“去,从今日起,牢狱中男女分开,各自看押。”
“是!”狱头立马应下。
“听说你们狱中也开起了妓院?”
朱存渠想起张椿的言语,忽然问道。
“老爷,这是没办法,大家伙赚点钱……”狱头不以为耻,只是忙解释着:“兄弟们家里都揭不开锅了,反正都是一些死刑犯,还不如捞些好处。”
所谓的妓院,指的是这群狱卒们无法无天,夜里大开狱门,自己欺负还不够,还让卖钱让人蹂躏女囚,可谓是毫无道德。
所以,但凡是女子,轻易不入监狱,就算是早上进入,中午出来,那也是名节有毁。
自裁反而是最好的事情了。
“姑且不论死刑,就算是短押,你们难道也放过?”
朱存渠冷笑道:“有钱人家女子为了不入狱,只能交钱,穷人女子就只能任你们欺凌,亦或者自尽——”
“即日起,狱分男女,狱囚也招些壮女进来,前面的事我不管,今后若是再犯,你们自己就进大牢吧!”
这番话,吓得狱卒们浑身发抖。
若是别人也就罢了,这位不仅是上官,而且还来头甚大,真是让人震怖。
一路巡查,监狱中的肮脏事,简直是难以言表。
同样是犯人,穷人住在马桶边,屎尿遍地,潮湿肮脏,吃的是猪狗不如;富人住在干净之地,吃的是酒肉。
无外乎使钱罢了。
这样的管理下,带上个十天半个月,身体差些的直接送命,根本等不到诉讼解决时。
换句话来说,等官司打完,恕你无罪时,家人只能领回一具尸体。
买人顶罪,李代桃僵之事,更是不胜枚举。
监狱,果真是衙门最真实的写照。
县之六房,看上去斯斯文文,但笔下同样都粘着血肉。
这对于年轻的太子来说,冲击力不下于之前看到的血馒头
他兀自坐下,闭目垂下,心神不宁:
“这绍武盛世之下,不知多少肮脏污秽,只是被那案牍遮掩,君臣自得罢了——”
随后,他心神振奋,年轻气盛的他,尤不屈服:“若是旁人也就罢了,我乃当朝太子,日后的皇帝,岂能纵容此事继续?”
“不消日后,今日我就要上书——”
……
此时,春夏之交,对于安南来说,正处于旱季。
在顺化城,秦王宫中,秦王朱存槺意气风发,格外的神气:
“朱将军,不知我大军如何了?”
“历经半年的整训,五万秦军已然初具锋芒,正是大军北伐之时。”
朱静拱手,面色严肃但又露出些许的激动:
“殿下,京营、秦军武器齐备,士气高昂,足以一战,彻底收复安南,混元一统。”
“好——”朱存槺显然也很激动。
“刘卿家,不知我秦国如何?”
这时候,首相刘观昂首道:“秦国去年以来施行新政,赋税大增,府库充盈,朝廷又下拨银钱三十万,粮十万石已然能支持朝廷用兵三月。”
说一下,血馒头等事,其实在历朝历代屡见不鲜,并不是清朝独有,这是迷信思想,封建社会有迷信这不是正常吗?
明朝虽好,但不要无脑吹,现实生活才是最好的。
就算是当今,冥婚,吃胎盘的也不是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