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府,海西县。
太阳高悬,炙烤着这片荒漠之地。
陇西的西边,过了黄河,顺着黄河支流湟水溯河而上,在祁连山南侧黄河与湟水流域的三角地带,由黄河、湟水以及大量支流组成的河谷区域,就是“河湟谷地”。
也是吐谷浑,隋炀帝西巡、青海道、唐蕃古道和大宋熙宁开边等历史之角。
作为入藏的路口,西宁府是甘肃的重要辖地,在李自成逃亡康区后,这边有蒙古人和藏人混居的地方,就被大明控制。
旋即,在控制河湟谷地后,西宁府自然而然就成立了,然后被规划到甘肃。
“西宁府,下辖海西,海东,海南,海北四县,有民众三十余万,边军三千人,还有本地的巡防营两千人。”
被烘烤的沙漠上,由一对骆驼组成的商队连绵数百步,铃铛脆响,脚踏沙土。
晴空万里,硕大的太阳散发着光芒,将所有的云朵驱逐,放眼望去,遍地都是黄沙,毫无人气可言。
骑在骆驼上面的商人们,一个个用纱巾将自己的口鼻捂住,即使热得要命,也不敢轻易扯下。
“爷,你还是收起那份心吧!”
然后大明来此,就不再承认贵族爵位,然后进行均田,所有牧民都拥有了土地,农民有了耕地,定下统治基础。
而那盐或形如珍珠、珊瑚,或状若亭台楼阁,或像飞禽走兽,一丛丛,一片片,一簇簇地立于盐湖中,把盐湖装点得美若仙境。
没有门槛就是最大的门槛。
司马布则下到地面,他踩了踩,觉得极其厚实。
司马布恼羞成怒:“这不是南辕北辙吗?”
也是如此,朝廷在西宁府的统治力极高。
这些盐,厚如岩石。
司马布则笑道:“依托这盐湖,西宁府才成了甘肃第一府,年纳赋税百万,怎么珍惜都不为过!”
与盐官交流一番后,司马布得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第一印象就是绿。
“再者说了,放牧哪有运盐值钱……”
当然最为关键的是,察尔汗盐湖规模极大,开采极为容易,成本低,自然而然就成了首选。
许多藏北的牧民,喜欢来西宁这里买湖盐,这也就意味着广阔的卫藏国,需要一条新的商路,满足其所需。
刚好是驿站。
但随着西宁盐湖的开拓,尤其是硕大的察尔汗盐湖,立马就迎来了开发狂潮。
“爷,在西宁,贵族不值钱,地也不值钱。”
“我知道。”
即使他准备了三千块银圆。
且,西宁府的位置是十字路口,北方就是甘肃,西边就是安西,南边则是卫藏,东边则是陕西,盐湖生产出来的盐运往哪里都方便。
“哼,以后嘴巴放干净点。”
因为那达慕大会竞争太大,无论是汉、蒙,还是什么族群,都可以参加,而且名额有限。
中年人在一旁介绍着:“在这里水也要钱,苦水一桶两文,甜水五文,吃食倒是不贵……”
“爷,这些盐厚数尺,您瞧那么多人在上面走都没事,就别焦心了。”
司马布头一次见上百头骆驼饮水吃食,咕噜声连绵不绝。
中年人则见此,摇头道:“爷,不是我打击你,这些盐官平日里被咱们喂的饱饱的,几千块钱哪里敢乱来。”
整个湖面好像是一片刚刚耕耘过的沃土,又像是鱼鳞,一层一层,一浪一浪。遗憾的是土地上无绿草,湖水中无游鱼,天空上无飞鸟,一片寂静。
即使把盐卖到高原,也需要通过马队将盐输送到西宁,无法就地解盐。
中年人解释起来:“当年李自成来到青海地区乱杀一通,把那些大贵族杀了个七零八落,就剩下一些中小贵族苟活。”
相较于其他青盐,察尔汗盐湖的盐,颜色更为亮丽,吃起来不苦,更细,味道更胜一筹。
所以,湖盐都去了西宁,自然就会征收坐税,即使其税微乎其微,那也是一笔庞大的数字。
而这,自然是西宁府的规定,为的就是给牧民一条活路,从而留住大量的利润。
“我在上社学。”
专门组建一支骆驼队,则得不偿失。
司马布这才恍然。
青盐,这个名词,也就成为了西宁府湖盐的代名词。
司马布颇有几分惊喜。
他家也是盐商出身。
这时,司马布才注意到了路边。
这时,忽然有一头骆驼走过来,圆脸的蒙古人气愤地挥舞马鞭,啪啪作响,声势极为吓人。
而且还是陕商。
而西北的湖盐,自然不会被他们放过。
“爷,这驿站建的很关键,其挖掘了三口井,两口苦水井供这些牲畜,一口深井甘甜,供人吃喝。”
“盐湖到西宁城六百里,没有这些鞑子,盐还真不好运走。”
“难道就没有办法吗?”
一年利润数以十万计。
“白骆驼对于他们来说,是圣兽,只要遇上了就会带来好运。”
兜售至他省,那就是十文左右,如果参杂些别的赚的会更多。
“这?”
度过一晚后,整个马队继续前行。
路上遇到一阵沙尘暴,接人行走了十一天,才抵达察尔汗盐湖。
他投目而望,就见许多的汉子,赤着脚在湖面,手中握着锄头或者铁锹,一铲又一铲的将湖中的盐放入竹筐中。
将盐卖到卫藏国,是司马家未来的新财路。
“爷,像这样的少年有很多。”
“公子来盐湖是为了什么?是在等人吗?”
“甘肃每到缺粮的时候,就会从西宁府调粮,缓解灾情。”
“在这里干一天多少钱?”
虽遇挫折,不过他却并不甘心,在整个盐湖逛了起来。
“那些鞑子们可蛮的很,捅刀子都有可能。”
好一会儿,他才缓过气来:“这四县之地,又有何不同?”
察尔汗盐湖属于西北盐场,是由官员进行管理的。
“为了这个盐湖,西宁府特地修了条官道,按照国道的规模修建。”中年人感叹道。
“该死!”
这时,中年人才扭过头,低声道:“此人叫巴特尔,听说是和硕特部的贵族,家里有十几万亩牧地,如今倒是运起盐来,手底下百来号人……”
形成了一座座的小山,阳光之下散发着光芒。
相较于内地,西宁这里的驿站更为简陋,基本上都用夯土和木头搭建而成,一排又一排的马厩,则是其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