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度平静地说道:“这几年大明是越来越富有了,百姓丰衣足食。表面上看起来一片祥和,但是有些人的欲念也是越来越大。尤其是一些官员,对朝廷越来越没有敬畏之心。”
对于去都察院李守是没有丝毫意见的,甚至国子监的学子都将都察院视为第一选择。都察院虽然是清水衙门,但是正是这份清贵让人趋之若鹜。
韩度在心里自嘲了一句,没什么表情地说道:“这就需要李大人去找皇上问个清楚了。”
以朱允烨的手腕,他是不会允许书院一家独大的。
韩度起身将李守扶了起来,他倒是没有觉得提醒李守这件事有多么重要。
我怎么知道朱允烨会不会同意?
刚才的想法,只是韩度临时想到的,根本就没有跟朱允烨商量过,也没有试探过他的口风。
因为这会给国子监喘息之机,甚至将来国子监在都察院一家独大之后,极有可能会给书院带来极大的麻烦。
干笑两声,李守第一次心甘情愿地朝韩度拱手:“刚才下官多有冒犯,还请公爷大人不计小人过,见谅,见谅.”
虽然不明白韩度为何会突然提起这些,但是李守为了能够得到韩度的指点,于是附和着点头叹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大明现在太大了,人丁也比以前增加了许多,而都察院还是那些人根本就监察不过来.”
放下茶杯,轻声叹道:“不是本公不想帮你,而是这件事毕竟事关国子监,本公实在是没有办法开口。”
在他心里,此举不仅仅是为了国子监,同时也是为了书院。
见韩度面无表情地端起茶杯喝茶,李守顿时反应过来他刚才的话的确是太过唐突了。
李守一边说着,一边意识到了什么,只见他的语速越来越满,眼睛忽然瞪大看着韩度。
另外,这应该算是国子监的事情吧?自己能够提出这一点已经是对李守帮助极大了,他总不能指望自己把这件事给他办妥吧?
“而且为了更好地监察官员,避免他们违背国法。除了京城之外,其他各布政司、府、县也可设立监察御史。”
去都察院也就意味着有了一层清名在身上,这对于官员来说可是极为贵重的政绩。有了它,虽说不至于平步青云,但是升迁也是极为快速的。
李守也觉得韩度的话在理,甚至他自忖若是和韩度对调位置,他即便是知道这一点也未必会提醒对方。
“多谢公爷指点。”李守起身左右整理了一下衣襟,恭恭敬敬地朝韩度一拜。
朱允烨只要不蠢,都不会允许这一天的到来。
别看朱允烨现在对书院非常宽容,甚至对韩度都是一副深信不疑的姿态。但是千万别忘了,当初他刚刚即位的时候,对韩度防备之深,可是将韩度都逼到不得不远走海上,才避开了和他的冲突。
那几年甚至就连书院都遭受到朱允烨的打压,日子可一点都不好过。
韩度也是想到了这一点,才会指点李守。与其让国子监消亡,不如将他树立成书院的死对头。双方相互牵制能够让朱允烨完全放心,而且有竞争才会有进步,书院和国子监相互竞争才是良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