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远你也来了,好久不见。”雷题跟黎远也算是朋友,泛泛之交。
“雷题好久不见。”黎远淡淡颔首打招呼道。
比起雷题的外向来说,黎远要显得更加严肃内敛了一点。
“我说这次找了我又找了这两个小伙子是个什么意思?”周彰居狐疑地看着李研一。
本来还以为就是平常的聚会现在居然有小辈来了,从地位和年龄来说,周彰居和李研一,都要大于雷题和黎远。
“我们这边说。”李研一环视了一下,到了小店房檐下的长椅那边,正好没有人。
等到几人都围了过来,李研一才开口道:“你们有没有看过那本《华夏食材趣味赏析》?”
听到李研一的问题,三个人都有点摸不着头脑的点点头,表示知道。
作为美食评论行业的佼佼者,没有看过这本书实在说不过去,毕竟畅销。
“怎么,要炫耀?”周彰居皱了皱眉道:“我承认,这本书的专业知识很强,很多知识连我都不知道。”
南李北周,美食评论界的两位大佬,雷题和黎远在旁边听着。
“没什么好炫耀的,书里很多东西都是询问的袁老板。”李研一道。
周彰居点头:“难怪……”
其实评论家存在的意义是,让一个领域更加专业化,或者是从其他角度看问题。
毕竟研究一件事,和从事一件事,可以说是两类人。
但袁州这个厨师,对于美食的研究却是连周彰居和李研一都服气的。
雷题默默想到:“袁老板还是袁老板。”
“今天让大家来,是有一件事想拜托各位。”李研一道。
雷题、黎远都表示洗耳恭听,而周彰居也示意李研一继续说。
“这书最近需要出第六、七册了,时间不够用,年纪大了,很多事情做起来就比较慢,你们知道这些食材是参考什么地方的吗?”李研一不急不缓道。
“厨神小店!”三个人异口同声道。
因为读过书,发现食材出现的顺序跟小店上新的先后顺序一样,三个人都是有心的,而且都是专业的评论家,这点蛛丝马迹还是能够发现的。
“没错,不光蓝本是小店,而且也是袁老板通过华夏名厨会赞助的,刚刚就说了,袁老板也提供了不少稀有知识。”李研一道。
“今天邀请你们来,首先是想请你们吃顿饭,然后是想要邀请你们加入这个书的编纂工作,现在小店里的菜单上的菜越来越多,而且袁老板会做的菜肯定是会越来越多的,目前都只编写了完整的两个菜系你们是知道的。”李研一道。
初衷是为了弘扬华夏饮食文化知识,但是现在李研一也确实有点力不从心,找帮手势在必行。
人还是得承认自己老了。
“这个事情很有意义,肯定是要参加的。”正事面前,周彰居还是很有分寸的。
“李老邀请我们就是我们的荣幸,我们肯定会尽心尽力的。”雷题和黎远对视一样,一起道。
跟着前辈一起干有意义的事情,还不乐意,那么不是大傻就是二傻。
“不过今天中午你请客我得好好多点几个菜才行。”周彰居话锋一转道。
“没问题,大家随便点,只要知道小店的规矩就行了,被列入黑名单,可就怪不了谁了。”李研一这次很好说话,直接答应。
周彰居哼唧了一声,没有多说什么,心里已经盘算着自己的食量,打算点哪几道菜了。
而雷题和黎远就淡定一些,并没有想要宰一顿的意思。
等到商量得差不多了,正好就赶上开始排队,这个时候可不是谦让的时候,轮到谁,就谁去刷身份证取号码,一切井然有序地进行着。
……
第二千六十三章 有进步
“午餐时间到,请前十六位食客进店用餐。”苏若燕站在小店门口嗓音清亮地说出熟络的话。
随着话音落下,一道身影就健步如飞地进去了,大家都很习惯了,知道是怎么回事,跟着就开始排队进去。
自己处在什么位置,早就心里有数了,不用看号码牌就直接进或者等待。
李研一四人进去的时候,乌海都已开始点餐,正好四人桌还空着,正好四个人就坐了过去。
说不客气,但除了周彰居以外雷题和黎远作为晚辈,也只点了一道菜。
而周彰居是真不客气,足足点了四个菜才罢手。
李研一则是按照习惯点三个菜,能够吃饱就行,年龄让他比较懂得细水长流。
“小黎是第一次来厨神小店吧?”李研一点完菜问。
“是第一次。”黎远点头:“厨神小店消费的确有点高,我是个贫穷的食评人,早想来吃,但实在囊中羞涩。”
“我记得有不少大饭店邀请你,你为什么不去?”李研一皱眉。
美食评论的圈子很小,名气最大的当属李周二人,但雷题和黎远也是挺有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