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6章 报丧队伍到
在场魏人惊得大呼:“十亩两万来斤,亩產真有两千斤!两千斤啊,只要种一亩薯粮,就足够全家几十口人渡过灾荒!”
“薯粮还不挑土地,尤其是那大山薯,说是山里就能长,一根薯藤能长出一大片的山薯……就跟那葛柴一样!”
“但它们比葛柴更养人,我刚刚吃了,就跟吃板栗似的,很扎实,拳头那么大的一块,我吃两块就饱了!”
“啥玩意,你们已经吃上了……等等,这么说,加上已经煮来吃的,亩產不止两千斤?!”
“別管亩產了,赶紧去抢薯粮吃吧,完了就抢不到了!”
几千魏人是涌向田边的炉灶,可惜炉灶被崔应两家的人马护卫著,大傢伙冲不进去。
咚咚咚!
“排队,排队领薯粮吃,不可推挤闹事,否则新城郡主定把他斩首示眾!”
这话一出,几千人冷静下来,老实排队。
崔太夫人见人多,是做主:“再煮一千斤山薯、一千斤芋薯给大傢伙尝尝,余下的薯粮留著做种!”
“崔太夫人,这薯类咋种植啊?可有种子?能否教教我们?!”
魏民纷纷求薯种、问种植之事儿。
而这,正是崔应两家要的结果。
“诸位稍安勿躁,白竑小哥、以及岭南陈氏子弟就在此,从今天起,他们会教大家怎么种植高產薯粮!”
“但薯种,要明年才能有!”
“薯种不急,有人教就好!”脚夫们、小伙计们、小工们很高兴,他们家境都不好,等学会种植高產薯粮,家里的日子也能好上一些。
起码青黄不接时,家人不用饿到泛酸水,能有薯粮来充飢。
“公子,公子,出事了!”一队人马策马赶来,口中喊著:“公子,城外来了一队报丧队伍,说是您的同窗康瑢死了!”
这队人马的声音很有穿透力,吐字清晰,喊话响彻这片田地。
应子林闻言愣了愣,等那队人马跑近后,怒斥他们:“胡言乱语,康瑢同窗身体极好,我离开东北州时,他还好端端的,怎会突然过世?!”
来报信的应家武师们下马,跪下,哽咽道:“公子,来报丧的是留守午园的燕总旗、北雄府的周融少爷,日夜兼程而来,身上都扎著白,还带著筇老先生写的讣告,假不了。”
“报丧队伍就在城门口,可守城门的宋百户说,燕总旗的姓氏对不上,要细查过后,才能放行……如今报丧队伍被滯留在东北城门外。公子快去看看吧,再晚,周融少爷怕是就要累病而亡!”
“累病而亡?”应子林似是接受不了自己同窗一死再死的噩耗,身躯踉蹌,差点栽倒在地,得亏被下人扶住,又忙问:“康瑢同窗怎会突然过世?好端端的人,怎么就没了?细稟!”
应家武师回道:“稟公子,详细的,小的们也不清楚,只知道瑢先生要开私仓捐粮,助国朝抗敌,被康理问大人阻拦,又牵扯出一桩理问府上的秘辛,瑢先生为了尽孝,自绝於粮食山上。”
“天爷啊,竟出了这种事儿?”
“誒呀,应家师傅们,你们咋没细问清楚?这信报得稀碎,知其一不知其二的……”
这不是害我们抓心挠肝吗?
应子林已经掩面而泣,又忙道:“速速带我去见报丧队伍!”
崔山长也道:“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