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真把自己当天下,狂妄自大?胸有成竹?”
“张艺某重导都市片,《代号美洲豹》尸骨未寒!”
近些年在宣传营销上,许老师毫无敌手。甚至迫切希望冒出来几个,也不至于这么独孤求败。
而就在沸沸扬扬之际,他却偷偷跑去了香港。
香港,荃湾。
这里有个深井村,早先是渔村,后来开了很多工厂,住在村里的多是工人。正面海湾,北面是小山头,两侧高楼大厦,唯小村风貌留存。
此处以深井烧鹅闻名港岛,明星经常惠顾,最有名是“裕记”和“陈记”。
此刻,裕记的铺子里生意兴隆。许非和小莫挤在一张小桌,要了份烧鹅和配食,小莫边吃边吐槽:
“甜了吧唧的,一点都不好吃!”
“不好吃你还吃?”
“入乡随俗嘛!”
这里的烧鹅会涂上麦芽糖水,肚内塞入香料,肉质鲜嫩,口感多汁,搭配特制的梅子酱,酸甜去腻。
俩人一交谈,引起食客们注意,问:“你们从大陆来的?”
“对啊!”小莫道。
瞬间骚动,“听说要提前收回香港了,是不是真的?”
“听说不能做生意,财产全部充公?”
“听说解放军要过来了?”
什么乱七八糟的!
岁数都挺大,看着像本村食客。许非正想回应,又见一个稍年轻点的女人炫耀:“哎哟我就好了,我过几天就要去加拿大了,都无所谓喽!”
顿惹得一帮人羡慕。
“老板,咱们换个地方吧?”
当过兵的小莫很不舒服,拽着老板出门,道:“许总,我不明白,他们为啥是这种想法呢?”
“正常啊,现在香港移民潮,都想着在97前逃跑。英国佬埋了一堆屎,就为恶心恶心我们……”
许非捂着肚子,“特娘的好好一只烧鹅,你打包也行啊,浪费!”
“嘿嘿,那我回去拿?”
“算了,对付吃一口。”
俩人随便糊弄一顿,打车奔市区,停在一栋楼前。
楼上挂着牌子:银都机构。
第578章 此时环境
早在30年代,大批内地电影人躲避战乱,南下入港。
很多都是进步人士,拍的是《国魂》《山河泪》这些片子。香港沦陷期间,电影人拒绝与日本合作,一片不产,亦是颇具气节。
新中国成立前后,部分人返回,部分人选择留下。
当时领导人很重视,派司马文森、冯琳等过去,与香港左翼影人合作,组建了很多公司,最著名的一家叫长城。
有鼎鼎大名的长城三公主:夏梦、石慧、陈思思;亦有活跃到后世的鲍起静、鲍方等。
鲍方一提就知道,吕颂贤版《笑傲江湖》里的风清扬,黄日华版《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
鲍起静是他女儿,另有个儿子叫鲍德熹,凭借《卧虎藏龙》拿了奥斯卡最佳摄影。
到了1982年,长城、凤凰、新联三家合并成银都,彻底的国家背景,老总都得大陆指派。
而张鑫炎是宁波人,战乱时去了香港,进长城公司做导演,渊源极深。这也是他总在大陆拍戏的原因。
许非上楼,俩人已在等候。
一个是张鑫炎,另一个大眼脸长,枯瘦似猴,正是天下第一武指袁和平。
“张导好!”
“袁先生,久仰久仰!”
许老师非常热情,袁八爷是真牛逼,强烈推荐《铁马骝》,动作设计绝了。
“我跟大陆的一些同行谈论,几乎每次都能听到许总的名字。今天一见啊,太年轻了,比想象中还要年轻。”
张鑫炎豪爽又不失斯文,言语间尽显真诚。就是眼前这位,不到一年运作了两部电影,一部四千多万,一部六千多万。
他了解内地行业,因为了解才愈发震惊。
“不敢不敢,您才是前辈,都看《少林寺》长大的。”
客套一番,许老师道:“斗胆请两位会面,是为了一部新剧。背景清末武林,以杨露禅为原型,拍他到陈家沟学艺,名扬京城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