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0章 震撼世界的时刻(第二更,求订阅)
当太阳在西太平洋海域的跃出海平线时,“静海号”巡洋舰的舰艏就撞碎了平静的海面上。
浪在灰色的舰体两侧碎成雪白的泡沫。
这艘巡洋舰舰正以20节的航速进行航行,甲板上的水兵们正在忙碌着。
满载排水量为9800吨的“静海”号巡洋舰是sea海军的第一款巡洋舰,这款巡洋舰是根据伊朗海军的订单设计,它的形与永昌级相似,但却增大了排水量并提高了作战系统性能,以永昌的舰体为基础建造,但却没有后者强大的进攻能力。
在太平船厂为伊朗建造“外贸舰”时,正在进行“刑天之盾”试验的海军,要求东宁造船厂以其为原形设计了“静海”号巡洋舰。毕竟排水量9000多吨的军舰,体积摆在那里,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了。
与其说“静海号”是一艘巡洋舰,不如说是一艘海上武器试验平台,它是第一种正式使用“刑天之盾”的军舰,配备以天穹相控阵雷达为核心的整合式水面作战系统。
与永昌级不同的是,它将单臂发射器换成垂直发射系统——八联装发射器十六组,舰身前、后部各装八组,总载弹量122枚,使得面对饱和空中攻击的能力大增,更能发挥“刑天之盾”系统一次处理大量目标的实力。
而这一垂直发射系统不仅能够发射防空导弹,而且还可以发射反潜导弹以及战斧式巡航导弹。
刑天之盾系统为静海号提供极佳的防空战力,使得航空母舰战斗群有充足的力量抵抗苏联来自水面、空中、水下兵力的导弹攻击。此外,刑天之盾系统也具有极佳的反导弹能力。
他采用的天箭4型防空导弹,安装有短肥型助推器,适配垂直发射系统的同时,导弹采用了现在基本上可以被视为“天顶星”技术的主动雷达制导技术及末端推力矢量控制技术,同时改进了战斗部、自动驾驶仪和引信,使其能更有效的拦截弹道导弹。
也正是凭借着这一技术优势,让它成为一款具备中段拦截能力的防空导弹。
只不过对此世界是一无所知的。他们仅仅只是知道垂直导弹发射系统和相控阵雷达而已。
毕竟这是一艘试验舰,并没有参加盟军的任何演习,在过去的几个月中,静海号巡洋舰一直在西太平洋地区进行各种测试,以检测它的武器系统。
突然,舰桥内的红色警报灯急促闪烁,作战参谋捧着加密电报冲进指挥室,声音因急促的呼吸而发颤:
“紧急命令!立即终止试航,全速前往北纬26度、东经128度海区!”
舰长邹明雷抓起电报的手指在纸面洇出褶皱,海图上的铅笔标记瞬间被红笔圈住——那片海域正处在琉球群岛以东,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会下达这个命令,但是根据他们的作战任务,在战时,那一区域将是进行中段拦截的区域。
虽然理论上,这一任务将由陆基拦截系统拦截,但是……现在陆基系统还没有投入使用!
也就是说,他们就是最后的“苍穹之盾”。
联系到现在的局势,邹明雷的眉头轻挑,命令道:
“左满舵!航向300!”
“左满舵!航向300!”
舵手的应答声刚落,巨大的舰体随即开始转向,甲板上的几名水兵们甚至被惯性推得一个趔趄。
主机舱传来尖锐的轰鸣,四台燃气轮机如同苏醒的巨兽,开始全功率运营,烟囱里喷出的淡灰色烟气很快就消失在风中。航速表的指针疯狂跳动,从20节、25节、30节……最终稳稳指向30节的极限刻度。
与此同时,情报中心开始接到了新的命令,他们将前往任务海区进行一次真正意义上“拦截测试。”
“这是在亮肌肉。”
邹明雷在说话时眉头皱成了川字,这让他那张被海风吹的幽黑的脸庞变得更加苍老起来。
“好吧,我们就是这个肌肉!”
同一时间,北太平洋,一如往常一般,浪涛起伏不定,海上狂风大作。
这正是北太平洋的秋天。
肆虐的寒风从北冰洋袭来,席卷着大海,在海上掀起起伏的浪涛。
水下百米处,“鞭鞑者”号战略核潜艇的舱内一片肃静,只有显示器的绿光在水兵们脸上流转。
艇长张伟伦凝视着屏幕上跳动的坐标,指尖在红色发射按钮上悬停——这是代号“苍穹”的实弹试验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倒计时10秒。”通讯器里传来基地的指令,张伟伦深吸一口气,按下按钮的瞬间,潜艇尾部的发射筒猛地喷出高压水流。
波涛汹涌的海面被撕裂了,只见浪涛与之间一道白色水柱冲天而起,裹挟着淡蓝色的水雾砸向半空。紧接着,橘红色的火焰从水雾中炸开,破浪潜射弹道导弹的第一级发动机轰鸣着,将导弹送上天空,冲破大气层。
此时,三万六千公里高空的同步轨道上,“天眼-3”预警卫星的红外探测器正以每秒千次的频率扫描着地球。当那道火焰突破云层的刹那,卫星立即捕捉到异常热源,数据流如瀑布般涌入地面站。
预警卫星是借助高敏度红外探测器通过探测弹道导弹发射时的尾焰来探测弹道导弹,但缺点是虚警率比较高,对阳光、陨石、大火、火山爆发等自然现象识别能力低。
可即便如此,预警卫星仍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远程早期预警方式。
与此同时,防空司令部指挥中心的警报声刺破了凌晨的寂静,巨大的电子沙盘上,代表导弹的红色光点正沿着抛物线急速爬升。
两分钟后,琉球的远程预警雷达站,同样也发现了正在进入上升段的目标。
琉球的远程预警雷达,是sea与英国、澳大利亚联合研制的远程预警雷达系统,隶属于战略性防卫任务,主要用于探测洲际弹道导弹和太空目标。该雷达采用双面阵天线,工作频率420~450兆赫,探测距离一般为4800公里,对高弹道、雷达截面为10平方米的潜射弹道导弹的探测距离可达555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