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沙俄作为反法联盟的主力,拿破崙最为重视。
为缓解法军面临的压力,拿破崙加大了拉拢奥斯曼土耳其的力度,增派了数百军官前往土耳其军做顾问,同时运去了大量的滑膛枪。
针对这个变化,早有预案的周帝国军事顾问团,立刻主动退出了土军,驻土公使也表明了国內不干预的態度。
法国军官团刚来的时候,心態不免傲慢。出生横扫欧洲的法军,看谁都是菜鸡。
但是很快法军顾问就被震惊了!
首先是去陆军的顾问去的是易下拉欣指挥的近卫第二军,面对傲慢的法国人,易下拉欣接触了之后心里很不爽,对於艾尔多万这个蠢货,更是想打一顿。同样是军事顾问,周帝国的顾问儘管强势,但凡事都会先商量,儘量做到照顾易下拉欣的情绪。不像法国顾问,一说话就是別问照著做。並且扬言,当年在北美,一群农民都能被训练成合格的军队,打败了英国佬。
周帝国的顾问离开了,训练的军队和战术留下来了。法国人要求展示一下,看看土军精锐是个啥成色。
易下拉欣儘管很不爽,还是按照帕夏的意思,组织军队进行了一次演戏。
演戏开始之后,法国顾问发现了不对劲。这支近卫第三军的战术,似乎没见过。
同样是线列阵,但土军阵前的猎兵数量更多,法国顾问想吐槽又有点不敢,因为线列阵行动时,阵型严整,那股步调一致的状態,肯定是精锐。
关键是炮兵与步兵之间协同作战,在法国顾问看来,深得步炮协同的精髓了。还有一点,近卫三军装备的火炮,机动性强,射速高,行动整齐,一看就是一支训练有素的炮兵,並不比法军炮兵差多少。最关键的,火炮的射程要优於法军装备的十二磅和六磅青铜炮。
法军顾问准將沃纳,谨慎的询问易下拉欣道:“公爵阁下,为何贵军的阵前猎兵数量更多一些。”
易下拉欣不想回答,但还是答了一句:“因为我部系近卫军,一万步兵装备的全部都是线膛枪。这个阵型是周帝国军事顾问根据线膛枪的特点,在传统阵型上进行了调整。充分发挥我军线膛枪射击精度高的优点,在两军对射之前,大量的杀伤敌军,达到扰乱敌军阵型,打击士气的目的。”
沃纳一时无语,他不敢胡乱反驳。因为人家说的有道理,米涅弹已经不是啥秘密了,
射速有保证的前提前,线膛枪威力大增。
没有米涅弹以前,线膛枪装弹简直就是灾难,战场上最多能打出一枪,猎兵就得跑路。土军的猎兵则不然,三人一组,相隔五十米,前出二百米,射速和精度有保证,真的能做到这点。
“看来我们低估了贵军的实力,我对此前的態度表示歉意。”沃纳主动认怂了,易下拉欣心里暗爽,却依旧鬱闷。对於帕夏交好法国的决策,劝阻无效后,心里只能默默的表达无奈。
骑兵少將繆拉来到土军近卫骑兵军时,遭遇了同样的尷尬。
一开始他也看不上土军,同样要求了演戏,隨著演戏的进行,繆拉眼珠子有点转不动了。
土军骑兵禁卫军的装备,简直让他流口水。胸甲是標配,这玩意不难配齐,土军却不装备这个。而是每个士兵都有一支左轮,一支步枪。在欧洲有钱人趋之若鷺的左轮手枪,
在土耳其近卫骑兵军里,居然是標配。而且每个士兵的短步枪都有膛线,发射米涅弹,最后是一柄做工精良的马刀。
繆拉看著口水都流下来了,这装备也太好了一点。战术上,仗著步枪的射程和精度优势,远则土军採取放风箏的战术,近则用左轮快速射击。
繆拉根本想不到哪支骑兵能在人数同等的情况下战胜这支近卫骑兵。
呆了几天,法军顾问团才算是轻鬆了一些,土军的线膛枪数量有限,最多三万支,左轮最多两万支。
即便如此,这个数字也让人震惊了。最无语的还是炮兵,丝毫不逊於法军。
震惊之余的法军顾问团,隨即就是欣喜若狂,土军的战斗力远超之前的判断,这是好事啊。
一方面,法军顾问团赶紧派人向拿破崙报告,通报了土军的真实战斗力。一方面希望继续加大对土军的援助,通过外交,敦促土军儘快发起对沙俄的作战。最后就是希望拿破崙派出使者,经陆路抵达荷姆兹海峡附近,租用周帝国商船前往周帝国,寻求承认与合作。
正在准备出征的拿破崙,接到了顾问团的报告之后非常重视,同意了所有建议。尤其是最后一条,东方虽然远,军事上很难有合作的机会,但是商业上是可以有合作余地的。
海路走不通,可以走陆路。
1805年,拿破崙指挥22万法军在莱茵河一线迎战反法同盟联军,抓住联军布局上的漏洞,主动出击击溃了奥多瑙河军团,隨即又转移计划包围俄军,该计划遭到库图佐夫的识破,未能得逞。
隨后进行的奥斯特里茨战役,史称三皇会战中,法军击败奥军,未能达到重创俄军的目的,成功的迫使奥地利退出联盟。
由此,第三次反法同盟破裂,神罗倾覆。
此战拿破崙大获全胜的同时,也认识到了俄军的难缠。更进一步加大了对土援助,希望土耳其儘快发动战爭,牵扯俄军精力。
在英国的努力斡旋之下,1806年9月,英、俄、普、瑞四国再次结盟,第四次反法同盟成立。
土耳其认为沙俄正在与法国和伊朗进行战爭,正是好个好机会。於是率先动手,武装更换了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大公。
俄军做出了强烈的反应,组成了一支四万人的军团,在英国海军的配合下,主动向土耳其发起了进攻。
判断俄军不敢轻举妄动的土军,在俄军的先发制人战术之下,猝不及防丟掉了两个此前拿到的愧儡公国。
但是却守住了英国海军的进攻,守住了达达尼尔海峡。只能说达达尼尔海峡这一段,
真就是英国人的苦主。
一战时邱吉尔信心满满的来,指挥登陆作战,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后一无所获,成为了一时笑柄,也成为了土耳其为数不多的战果。
只能说,英国人在某些时候,总是迷之自信,认为自己一定能行,只要到了地方就行。
这一点,被亲三儿子完美的继承了,並且发扬光大。在高原衝突时,迷之自信的尼赫鲁被打断了脊梁骨。
也打断了大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