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生离死別
因为身份过於尊贵,贾璉並不想惊扰地方,铁路局这边准备的车厢坐到洛阳就不用了,坐普通车厢。
带著两个隨从,贾链打扮的跟一个普通士绅一般,乘车从洛阳抵达长安。
在古城里游玩了数日,临行前把厚厚的一摞子游记寄回去,贾璉继续出发。
原计划是走走停停,但还是低估了这个时代的艰难。所以还是沿著铁路出行,沿途大一点的州府停下看看。
离开京城之后,能明显的感受到生活节奏的变化。人在京城时,到处都是匆忙的人。
洛阳和长安两地,多了几分有閒的气息。
贾璉想起一出是一出,决定掉头南下,去四川看看。
问题是现在四川铁路还没通,省內倒是有一条成渝铁路,入川的铁路只有一条从昆明过去的,並且连上了安南。
从长安到成都的铁路不是不想修,而是现在的技术真的很难,需要很长的时间。
铁路局已经规划多年了,去年动工,修成需要至少十年的时间。
贾璉也只能改乘坐马车入川了,走一趟感受一下蜀道难。
过剑阁时,下车抬眼张望,山真如剑一般直插云霄。
进入四川之后,贾璉看到的一切都不一样了,似乎工业化的风並没有吹过秦岭,这里的一切似乎还是老样子。
一直到看见了成渝铁路,才算是有了点工业化的痕跡。但也仅仅如此,在成都几乎看不见高大的烟囱。
入夜之后,锦城也仅仅有一些电灯,零星的很。在这里开电灯公司,看来是很难挣钱的,至少现在不挣钱。
自古以来,四川就很容易形成割据政权,贾璉一直没想明白,张献忠是怎么打进四川,又怎么丟了四川的。
就这地形,在明末那会,內部不出问题,守个三五年不是问题吧?
说到底,还是人心的问题。
任何一个政权,人心不定,自然无法长久。
停停走走的,溜达了两个月,贾璉才感受到了疲倦,决定休息一阵的时候,收到一封电报,还是渝州知府亲自送来的。
“老相爷,卑职本不该来打扰您,架不住您家里来的急电。”
贾璉谢过这位素未谋面的渝州知府,想巴结他的官多了,沿途没少见主动凑上来的,这位倒是有趣的很。在渝州十天了,还是头一回见。
贾璉在朝的时间太长了,导致整个朝廷官员体系中,处处都不经意的留下了烙印。
这位渝州知府,居然是工程学院毕业的优等生,从一个八品官做到正五品,也实属不易了。
有个现象,贾璉都不清楚,就是他出任首辅期间,从技校时代开始的优等生做官的,升迁都提速了。
这些人一开始都是技术官僚,做出成绩之后,相当一部分人跳出了技术体系,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官僚。
说的严重一点,贾链当政期间,不算安西和南洋,国內官员中至少一半与贾璉有关联。这些官员都是所谓中坚力量居多,在朝廷里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力量。这些人有一个特点,奉贾璉为尊。走哪都是实学一派的信徒和门生。现在这种趋势更加的明显,现在不懂实学你都別想做官了。
就这么过分。
贾璉可以很自豪的说,他改变了这个时代。
接过电报看一眼,上有“速归”二字。
贾璉嘆息一声,一定不是为了省钱,而是生怕把事情说清楚了,贾璉路上担心。她们不知道,这样做贾璉更担心了。
委託渝州知府租了一条小火轮,贾璉顺流而下,至武昌上岸,横渡至汉口后,看著江面上並无大桥,贾璉很是遗憾。
何时才能见到天堑变通途,希望二干年之后能看见吧,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活到那个时候。
铁路局这边给贾链立刻安排了专列回京,这份好意贾链还是收下了。人啊,没必要那么固执。
至京城到家才知道,王熙凤病重,躺了三天没咽气,大夫让准备后事。家里这才急电贾链回来,多亏了贾璉每到一处,都会给家里去个电报,不然都找不到他人。
王熙凤的躺在床上,脸上毫无血色,皱巴巴的,丫鬟低声告知贾璉回来了,眼睛陡然睁开。
贾璉坐在床边,拉著王熙凤乾瘦的手道:“我回来了,有病咱们就治,別胡思乱想的''
。
王熙凤的脸上已经没有了昔日的风采,眼睛轻轻地眨了几下,滴落几滴浑浊的泪水。
“还记得城外的第一次踏青么?当时我想啊,以后老了,死在哥哥的怀里才能闭眼。”
王熙凤意外的能说话了,这不是好现象,贾璉知道这是迴光返照了。
默默的坐到一边,把王熙凤的身子扶起来,靠在自己的怀里,贾璉低声道:“如何不记得!三月里桃开的正艷时,你让桃实色三分呢。”
王熙凤没说话,只是慢慢的闭上了眼睛,嘴角泛起微笑。
过了一会,等在外面的黛玉和宝釵进来,看一眼道:“姐姐走了!”
贾璉轻声道:“我知道,让她再靠一会!”
每个人都会经歷生离死別,无关的人走了,大致还是旁观者的心態,最多嘆息一声,此人生前如何。
对於贾璉而言,他与王熙凤是真的情深意篤,也许最初並没有太多的感情,刻意培养一段时间后,自己也陷进去了。
別人都劝不动,贾璉就这么保持著坐姿,好几个小时之后,黛玉进来道:“以后我也要这样!就怕哥哥走在前面。”
一句话把贾璉拉回来了,原来自己一直沉浸在回忆之中。过去的点点滴滴,涌上心头,虽然过去了,但是真的很美好。
贾璉轻轻的起身,將王熙凤扶著躺好,深深的再看一眼。
宝釵也低声道:“姐姐也七十了,是喜丧!”
贾璉无法说出內心的真实感受,从最初一个过客的心態,到后来在这个时代的翻云覆雨,王熙凤一直陪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