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章 大雪
不把德国人打疼,德国人就不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乔治不仅要从军事上征服德国,而且要从心理上征服德国人,让德国人放弃逐鹿天下的梦想,接受俄罗斯君临欧洲的新体系。
小罗斯福理智,认识到俄罗斯在欧洲的优势已经不可动摇,所以才尝试和俄罗斯划分势力范围。
英国人不甘心失去对欧洲的影响力,还想拉着美国一起对抗俄罗斯,注定是痴心妄想。
小罗斯福和丘吉尔对乔治承诺,会在两个月内重新登陆,配合俄罗斯彻底击败德国。
乔治相信以美国的实力,两个月内登陆不成问题。
但是乔治不会给美国人插手德国的时间。
戴高乐统治下的法国,正在向俄罗斯积极靠拢,乔治只需要戴高乐不要彻底倒向英、美,并不要求法国一定要追随俄罗斯的脚步。
没有了德国科技人才的输入,乔治还真想看看,美国如何改变美国工业大而不强的不利局面。
另一个时空的美国,如果不是凭借“登月”扭转了不利局面,冷战的结果可就不好说了。
在俄罗斯率先完成发送卫星,并且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壮举后,当时大量美国人,尤其是美国的科技人才往俄罗斯跑。
直到美国率先登月后,这一情况才被逆转。
俄罗斯已经完成了首枚太空火箭的设计,正在组织技术验证。
等准备工作完成后,乔治就会放卫星,告诉人们文明灯塔到底在大西洋哪边。
随着攻击日的不断临近,来自德国的消息源源不断汇聚到亚历山大。
“我们的传单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德军的战斗意志被极大削弱,逃亡的仆从军越来越多,整营整连的部队在一夜之间彻底消失,德国人正在尝试填补防线漏洞,现在是我们发动进攻的最佳时机。”
安德烈提议提前发动进攻。
“不,还没到时间。”
乔治不急,既然做出了承诺,就一定要兑现。
战争结束后,如何取信德国人,成为乔治能否顺利改造德国的关键。
小胡子如果不是凭借前期的辉煌战绩,也不可能发动全体德国人,和俄罗斯打一场国运之战。
安德烈没有坚持,俄军不发动地面进攻,不代表不能对德国进行空中打击。
俄罗斯的备战,是基于德军会抵抗到底的前提下进行的,囤积了海量的作战物资,后方的工厂还在夜以继日加班加点生产。
虽然俄罗斯政府正在努力调整生产计划,减少军用品的生产,将军工改造为民用。
战争结束后,俄罗斯肯定要经历一波经济上的动荡,才能顺利转型。
对于这个问题,乔治也早有腹案。
另一个时空的美国,是凭借二战结束后的“马歇尔计划”,将对欧洲的影响力,顺利转化为对欧洲的控制。
乔治有样学样。
战争结束后,欧洲会迅速进入重建,这对于俄罗斯经济又是重大利好,以俄罗斯的资源和工业实力,完全有能力支撑欧洲的重建。
欧洲重建完成后,东亚应该也打的差不多了,到时候俄罗斯还可以继续参与东亚的重建,156计划倒过来也不是不行。
和困兽犹斗的小胡子不同,威廉王储希望在尽可能减少德国损失的前提下结束战争。
今年的春天,比往年来的更晚一些,从早上开始,柏林普降大雪,寒风夹杂着雪打在人们麻木的脸庞上,迅速化成水又结成冰,和很多德国人的心情一样,恍若一梦。
柏林现在的物资依然很充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