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逼迫法国将法属东印度割让给俄罗斯,那么俄罗斯和昂撒匪帮又有什么区别。
另一个时空的英美凭借自己的话语权,对俄罗斯极尽污蔑之能事,不仅柏林是他们打下的,集中营也是他们找到的,好像俄罗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除了报复德国人,只制造了卡廷森林惨案。
现在话语权掌握在俄罗斯手中。
乔治也不会污蔑英国和美国,只把英国人和美国人自工业革命开始后干的事都说一遍,功过任人评说。
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
“不如我们联合德国,把英国人和美国人干掉算了!”
瓦西里不想这么麻烦。
乔治不想说话。
俄罗斯的陆军和空军确实实力强大。
就俄罗斯海军那几艘军舰,拿什么打过大西洋?
不吹不黑,且不说76天一艘航空母舰的美国。
以俄罗斯海军的实力,连皇家海军都打不过。
“法国殖民地民族自决,英国呢?”
瓦西里承认,乔治的描述,对他更具诱惑力。
“英国如果不同意,就等着接受全世界的指责吧!”
乔治冷笑。
有些事,不是你不想干,就可以不干的。
英国就算不同意,能保得住海外殖民地吗?
或者直白点,印度还能给英国创造多大利益。
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早已入不敷出,如果不是历代首相担不起骂名,英国早就把印度放生了。
印度人自以为“非暴力不合作”是对抗英国殖民统治的王炸。
现实却是俄罗斯在获得对欧亚大陆的绝对控制力之后,英国已经失去了实施大陆均衡政策的基础,对于印度的人力资源,不再像以前那么迫切了。
以前英国需要印度的人力资源撑门面,维持日不落帝国的尊严。
两次世界大战充分证明了印度军队的战斗力,如果印度连最后一点人力资源的优势都丧失殆尽,印度就是英国的鸡肋。
俄罗斯在北非积累了丰富的输出经验,如果英国不想体面,不想让海外殖民地民族自决,俄罗斯可以帮助英国人体面。
丘吉尔确实如乔治所料,对乔治要求的民族自决不屑一顾。
这是英国的内政。
历来只有英国干涉他国的内政,什么时候轮到俄罗斯干涉英国内政了?
小罗斯福从实力的角度出发,希望丘吉尔慎重考虑乔治的意见。
“没有任何国家能强迫英国做不愿意做的事。”
丘吉尔转头去找戴高乐,希望和法国再次结盟,对抗俄罗斯的压力。
“首相阁下,我决定响应大公的号召,允许法国的海外殖民地,在民族自决的前提下,决定自己的命运。”
戴高乐的决定,出乎丘吉尔的意料之外。
“为什么?你为什么这样做?”
丘吉尔一脸凶狠。
“首相阁下,这和你无关。”
戴高乐冷淡,对于和英国结盟没有丝毫兴趣。
对于结盟这件事,戴高乐深恶痛绝,如果法国没有和英国结盟,法国也不会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这也不能全怪英国。
毕竟当时法国也想洗刷普法战争战败,给德国带来的耻辱,所以英法当时结盟是一拍即合。
英法结盟是为了对抗德国。
丘吉尔提议结盟,却是为了对抗俄罗斯。
除非戴高乐疯了,戴高乐才会这么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