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俄军的南下,被日本人引以为傲的关东军已经全部被俄军消灭,俄军轰炸机部队今年连续组织了四次对日本本土的大规模轰炸,日本损失极为惨重。
日本地震多发,且工业羸弱,所以日本房屋大多都是木质结构。
俄罗斯轰炸机部队使用燃烧弹,对日本多个城市进行地毯式轰炸,其中对东京的轰炸,造成东京伤亡10万人以上。
在第一次轰炸的半个月之后,俄罗斯轰炸机部队又对东京进行了第二次轰炸。
这一次轰炸过后,东京彻底成为死城,失去轰炸价值。
当初威廉王储要谈判,乔治只有一个条件:无条件投降。
现在日本人要谈,乔治不予理会。
对付日本这个国家就是这样,不把日本人真正打疼,打服,日本人是不会认输求饶的。
乔治不仅要把日本人打到服,还要以日本人认可的方式将日本彻底击败。
只有这样,日本才会老老实实成为俄罗斯在太平洋的看门狗。
君士坦丁堡召开会议的同时,随着德军放下武器,俄军进入柏林,战争彻底结束。
让乔治没想到的是,流亡英国的波兰总理西克尔斯基不仅要求俄军以最快的速度撤出波兰,同时还要求俄罗斯将波兰的土地还给波兰。
乔治知道西克尔斯基的要求后,都被波兰人气笑了。
西克尔斯基执政期间,波兰成为英、法遏制俄德的桥头堡,给俄罗斯制造了不少麻烦。
德军占领波兰后,超过30万波兰人作为德军的仆从军,参与对俄罗斯的进攻。
乔治不仅准备把俄罗斯的领土割让给波兰,而且不允许波兰流亡政府返回波兰。
既然那么喜欢流亡,就一直流亡好了。
生活在俄罗斯的波兰人也不少。
乔治会另组波兰政府,将波兰彻底改造为俄罗斯的盟友。
让乔治措手不及的是,就在乔治拒绝西克尔斯基返回波兰之后,西克尔斯基突然在直布罗陀海峡遭遇空难。
波兰本土虽然沦陷,波兰并没有丧失所有军队。
西克尔斯基到英国之后,号召流亡在英国的波兰人组建军队,继续参与和德国的对抗。
西克尔斯基是在视察了驻扎在北非的部队之后,在返回英国途中遭遇坠机身亡。
于是坊间谣传,西克尔斯基是被俄罗斯暗杀。
这简直是胡扯。
俄罗斯要杀西克尔斯基的话,早不杀晚不杀,偏偏在俄罗斯刚刚拒绝西克尔斯基之后,才将西克尔斯基干掉。
这是担心指向性不够明显吗?
乔治不急于回应,英国正在调查西克尔斯基的死因,乔治等结果。
乔治关心的是,谣言是谁传出的。
“这还用问?肯定是英国人!”
瓦西里盲猜。
也不算盲猜了,有嫌疑的国家没几个。
西克尔斯基乘坐的是英国的军机,飞行员和机上服务人员那都是波兰人,维护工作却是英军负责的,英国政府很容易做手脚。
“英国人为什么要干掉西克尔斯基?”
乔治并不认为是英国人干的。
只有在西克尔斯基准备投靠俄罗斯的情况下,英国人才会干掉西克尔斯基。
乔治从不高估英国的道德底线。
“那你说是谁干的?”
瓦西里坚持,即便这事不是英国人干的,也必须是英国人干的。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榨取西克尔斯基的最后一丝剩余价值。
“也可能是内部利益倾轧。”
乔治不想和昂撒匪帮同流合污。
如果俄罗斯指鹿为马,颠倒是非,那么俄罗斯和昂撒匪帮又有什么区别?
乔治是要建立国际新秩序。
不是延续英国对世界的殖民和压榨。
波兰成立后,西克尔斯基就开始担任波兰总理,直到被毕苏斯基的政变推翻。
波兰成立的时间虽然不长,国内的情况复杂无比,所谓池浅王八多,庙小妖风大,西克尔斯基在波兰的政敌非常多,每个人都有嫌疑。
即便俄罗斯不把领土还给波兰,在波兰政客眼中,现在的波兰也是一块大肥肉。
流亡政府期间,波兰军政要人尚可同仇敌忾。
现在战争结束,波兰即将复国,那些对西克尔斯基不满的人马上就迫不及待跳出来,抢夺胜利果实。
“你有证据?”
瓦西里还以为乔治掌握了什么黑料。
乔治摊手,这种事怎么可能有证据嘛。
不过有没有证据都无所谓,乔治并不是只限制西克尔斯基返回波兰,流亡政府的所有成员,都休想再次回到波兰。
丘吉尔大概也意识到,任由流言发酵,对英国不利。
很快,英国公布调查结果,西克尔斯基死于意外,并不是死于谋杀。
即便是,也和俄罗斯没关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