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4章 俄罗斯版本的铁幕
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个人所得税一度达到94%,旷古烁今。
虽然有钱人可以采用各种方式避税,让94%的规定浮于表面。
美国77%的遗产税,足以让美国那些华尔街“老钱”伤筋动骨。
小罗斯福不仅对美国有钱人痛下杀手,而且在美国建立了养老金、失业保险和医疗救助等政策,为美国的福利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
在君士坦丁堡,小罗斯福还和乔治讨论了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作用。
小罗斯福非常羡慕俄罗斯的国有经济体系,决定在回美国之后,大力推动国有经济发展,以取代私有经济在美国经济体系中的主导作用。
这或许才是小罗斯福死亡的真正原因。
世界大战还没有结束,俄罗斯就开始推动军工体系向民用工业转型,避免爆发严重经济危机。
阵痛肯定是有的。
但只要俄罗斯的经济模式不变,在俄罗斯,永远都不会发生类似美国那样的大萧条。
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兵工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占据美国经济主导地位。
现在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美国资本家却还在拼命开设新工厂,招募工人,提高军工产品的生产能力。
问题是生产出来卖给谁?
资本家是不会考虑这个问题的。
如果美国总统不能为美国产品找到市场,那么总统就不合格。
所以小罗斯福即便不死,他也不可能第五次连任。
和艾德礼一样,杜鲁门上台,同样对俄罗斯非常有利。
小罗斯福在位期间,杜鲁门长期生活在小罗斯福的阴影下,副总统有名无实,根本没有机会参与美国的重大决策。
杜鲁门没有小罗斯福那么大的魄力,不仅没有延续小罗斯福的政策,继续扩大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反而为削减开支,大幅减少了对美国国内基础建设的投资。
国内建设是小罗斯福“新政”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经济开始复苏后,美国政府一直在持续对国内基础建设进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美国的失业率。
小罗斯福的“租借法案”虽然为美国经济带来了活力,可也是美国政府背负的沉重的财政负担。
杜鲁门为减少财政支出,接下来的第三板斧是裁撤政府机构。
罗斯福创立的公共工程署和民用工程署,让数以千万计的美国人找到工作,为稳定美国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
杜鲁门将包括这两个机构在内的大量临时机构全部裁撤,将战时成立的165个临时机构,裁到只剩下12个。
这个决定不仅导致大量临时工失业,而且将政府雇员的数量,从最多时的610万,减少到只剩550万。
杜鲁门的三板斧,确实是为美国政府节省了大量开支。
可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美国人失业,经济发展陷入停滞。
和杜鲁门不同,俄罗斯应对经济危机的方式是,努力推动军工企业转型,开始生产民用产品。
生产轰炸机的飞机工厂开始转型生产民用客机。
生产装甲战车的工厂转型生产拖拉机。
生产炸药的工厂开始生产化肥。
实在没办法转型的兵工厂,在保留基本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工人转行去建筑行业,参与欧洲的战后重建。
瓦西里不关心国内经济转型,努力推动欧洲国家按照俄罗斯式的民主组建政府,恢复统治,稳定国内秩序。
世界大战期间,欧洲一票被德国灭亡的国家,都纷纷逃至英国成立流亡政府,坚持对德作战。
瓦西里承认流亡政府对于胜利的贡献。
但如果流亡政府不按照俄罗斯的要求进行改造,那么这些流亡政府将和波兰政府一样,休想重新恢复统治。
乔治也是没想到,丘吉尔在小罗斯福的葬礼上,再次大肆宣传俄罗斯威胁。
由于事务繁忙,乔治和瓦西里都没有前往美国,参加小罗斯福的葬礼。
这并不失礼,戴高乐和艾德礼也没去,只有丘吉尔这个卸任首相,才有时间前往美国。
“从大西洋到太平洋,覆盖欧亚大陆的铁幕已经落下,这张铁幕笼罩着所有古老国家的首都,巴黎、柏林、华沙、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等等等等,这些著名的城市和它们的人口都正处于俄罗斯人的高压统治下,正在被俄罗斯彻底控制,皿煮已经从欧亚大陆消失,这是欧洲的悲哀,也是文明的悲哀!”
丘吉尔的演说,引发美国资本的强烈共鸣。
杜鲁门不仅大幅减少公共开支,而且还大幅削减军费,导致美国兵工产业哀鸿遍野。
对于美国的资本家而言,他们不在乎巴黎和柏林的人们被谁统治,也不在乎战争给全世界人们带来深重灾难,他们只在乎自己的利益。
没有战争,就没有订单。
没有订单就没有利润。
当虚幻的泡沫彻底破裂,大萧条的记忆又开始在所有人的脑海里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