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月十八,京都六扇门,清晨。
身着便服的李长辞将马匹在马厩拴后,缓缓往三层阁楼自己办公间走去。
自从那周小蝶的案子后,六扇门再没给他安排任务,他()
也乐得清闲,开始白嫖起这月俸三十两的巨款。
这几日,在范知县的极力邀请下,家中老爷子终于勉为其难同意,重回清河衙门做了捕头。
老捕头重新归位,范知县还在清河望江楼为其大办了一桌酒席,并邀请了当地颇有名望的一些乡绅富豪参加。
范知县在席间,还当众赞扬了老爷子一番,夸耀其培养出了清河县第一个锦衣卫百户和六扇门紫衣。
二舅和舅婶,这几日每每吃完饭,就急冲冲的跑回西厢房,去检查皇帝给他们家的赏赐。
甚至就连作为正主的他,两人都只是略显敷衍,似乎六扇门紫衣的身份,都远远比不过那些金银财宝有魅力。
这就让李长辞有些不解了。
二舅可是知道他身上身怀巨款的,怎么会对他没兴趣?
不过后来李长辞懂了,二舅是变聪明了,知道自己身上的巨款他是沾不上的。
而家里那些赏赐的财物,作为当家主母的舅婶,基本拥有绝对的自***!
所以,对于他来说,舔大外甥,还不如舔舅婶来的实在!
而小姨妈杨慕心,李长辞在这几日发现对方看他的眼神已然产生了极大的变化。
每次见面,对方都会主动和他打招呼,而且那俏美眸子中,总是夹杂这一丝钦佩崇拜之色。
哼哼,小姨妈,这下总归是知道谁才是家里的顶梁柱了。
以前还总是把清河第一才子放在口中,现在也基本不再提这事了。
每每看到二舅和舅婶回房数钱,杨慕心就只轻叹一声,只觉以前不起眼的长辞哥才是她心里真正的盖世英雄。
回到办公间。
李长辞拿出了之前在京都书店购买的两本文录。
其中一本封面为暗黄色,上面写着“圣言文录”几个字。
而另一本封面为淡蓝色,上面则是写有“青山文录”。
这是圣言书院和青山书院前两日才刚更新的书院诗词精选,其中每一篇都是各家书院收录的诗词文章。
“也不知道我将那儒祭小赋给了欧阳院长,那圣言书院的陈院长会气成什么样子......”
李长辞摇了摇头。
要怪就只能怪那圣言书院派人来的太晚了,自己早已将儒祭小赋卖给了青山书院。
翻开青山文录。
第一页记录的就是李长辞在儒祭时所做的儒祭小赋。
其人生何处不青山一句,甚至还用加粗加大的文笔临摹了一遍,唯恐天下读书人看漏。
再往后翻看,其中收录的诗词看上去皆是做的不错。
李长辞没有做过诗词系统方面的培训,当然也不敢乱定好坏。
之前给二舅那一句一寸光阴一寸金也在其文录末尾,和儒祭小赋想必,这一句的位置就显得有些偏了。
就在李长辞津津有味读者两本文录时。
只见一名赤衣突然走到门口,喊道:
“李大人,户部侍郎司徒化开始游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