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1章 攻守异形(求票票)
王离儘可能压制自己的心绪,压制自己的不满,压低自己的声音,跪在榻前,將心中思忖许久的言语一一道出。
父亲是……是老了?
亦或者远离咸阳太久了?
亦或者准备对王家长远不理会了?
还是说……別的缘故?
父亲!
自然是帝国英武勇猛之人,攻城灭国的功勋,至今都能在军中閒聊之时听到。
大父。
父亲!
是王氏一族最为显耀的存在,一门双侯,咸阳內外,天下诸家,谁人可比?
蒙氏一族,不如王家。
可!
那些荣耀而今眼看著有暗淡的趋势。
读书!
自少幼以来,便是一直在读书,除了兵书之外,诸子百家的书也有研读,许多道理也有明悟。
也有所知。
一个家族!
欲要有千百年的富贵,很难很难。
自大周以来,何有那样的家族?
连诸国都难以传承那般长久的岁月,何况小小之家?
但!
想要將一个家族传承百年、千年,那是任何一个家族之人都想要的,谁人不想呢?
王氏一族自大父以来,便是逐步崛起为显耀之家,在帝国东出函谷,攻灭山东诸国之后,堪为鼎盛。
帝国。
立下十余年了。
一些事,似乎有了变化。
王氏一族,自然还是极其显耀和尊贵的,可……长远来看,是不一定的,也是不確定的。
一朝君主一朝臣子!
那不只是朝廷上下的道理,落於军中,也是一样,一如自己领兵作战,麾下之人皆亲近之。
那些陌生的、不喜的、看不顺眼的……,皆不太可能被自己重用,纵然用之,也是不为真正的大事。
行事之道如此,王氏一族將来如何?
始皇帝陛下!
陛下近些年的身子不太好,固然,关注、言语那般事是不合礼仪的,也是不合尊卑的。
然而。
那件事是真实存在的。
始皇帝陛下早早晚晚都是要去的,下一位天子陛下是谁?不知道,那就是变数。
是王氏一族的变数。
长生不老!
数年前,阴阳家驾驭蜃楼东游入海,炼製出长生不老丹,但……王离不太相信会有那样的丹药。
如何会有长生不老的丹药呢?
上古岁月以来,那样的传闻很多很多,谁又能够做到呢?一位都没有,都只是传说。
太子储君,很重要。
不只是为帝国的传承,於他们这些帝国大族而言,同样很重要,对於那些朝臣而言,应该也是一样的。
一如始皇帝陛下当年亲政之时,就將朝廷上下的不少人肃清整顿了。
父亲!
怎么就不明白自己的一片心呢?
怎么就不理解自己为王家长远长久的一份心呢?
父亲!
真的不操心那般事吗?
真的以为王家可以凭藉先前的功劳,富贵万代呢?如何可能?根本不可能出现的事情。
父亲想不到那一点?
不!
父亲如何会想不到?
父亲肯定可以想到,既然想到了,为何……为何就是不理会那件事呢?甚至於还有些拦阻自己?
不解。
王离很是不解。
“一片心!”
“你小子的一片心太稚嫩了。”
“小小年纪,想的不少。”
“有那个时间精力,將心思落於正经事上更好,接下来前往楚地,差事办好才是上上之事。”
“你所想所思皆杂念,速速忘了为好。”
“王家之事。”
“天下之事。”
“天下之事,轮得到你一个小小的军將掺和?”
“王家之事,为父现在还活著,还轮不到你来指手画脚!”
“……”
“出去吧。”
“为父要歇息片刻了。”
“……”
王賁摆摆手,没有对说了一大堆话的王离多言。
“父亲,父亲!”
“儿子之心,父亲明鑑啊。”
“儿子真的是为了王家啊!”
“……”
“出去。”
“你现在的杂念太多了。”
“那样的话语,为父不想要听到第二次!”
“……”
“父亲!”
“父亲!”
“……”
“……”
须臾!
见父亲真的不理会自己,王离叩首之,神色甚是不甘的起身,迈著沉重的步伐,转身离去。
******
“根据这段时间从匈奴那里传来的消息,接下来……匈奴南下掠边的可能倒是不大。”
“虽不大,该警惕的烽火之地,还是不能少的。”
“该巡逻的人,也要按照往年一样,密集巡视,但有所察,边军当迅疾而动。”
“说不得我等觉匈奴南下的可能不大,他们偏偏打我等一个措手不及,打我等一个鬆懈。”
“那般事,是断然不能够发生的。”
“……”
“诺!”
“诺!”
“诺!”
“……”
“此外,让匈奴的暗子儘可能打听消息。”
“头曼单于,他的確老矣,当年也是一代雄主,非如此,不足以整合四分五散的草原诸多部落,成就匈奴大势。”
“头曼单于虽老,他的太子冒顿似乎……不为逊色,在匈奴王庭的声望不弱,若可,当散播一二流言为用。”
“匈奴部族的传承,向来比较混乱,若是流言有力,或可引得匈奴王庭內部有乱。”
“安平君,以为如何?”
“……”
苍茫北地,辽阔草原。
临近大河,密密麻麻的大军驻扎,营帐连绵有序漫开,临近正午,生火造饭的动静可见。
道道炊烟直衝天际,又很快被无处不在的寒风席捲四散,消失不见。
当其时。
中军大帐,一位位军中要人匯聚,言谈之语不断,时有响亮,时有应和,时有迟疑,时有疑惑……。
“根据匈奴那里传来的消息,头曼单于近年来身体多有抱恙,匈奴部族的事务多由左右贤王处理。”
“也是为此,导致刚有归附匈奴不太长时间的东胡蠢蠢欲动,颇有些自立之心。”
“匈奴部族,本就一个个离散群居的部族,头曼单于强行將他们匯合一处,自然雄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