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关于异宇宙通道的军事应用前景》
暴雪在午夜达到顶峰。
漆黑的苍穹被厚重的云层压得极低,仿佛一伸手便能触及那翻涌的灰暗。
雪片不再是轻柔的飘落,而是被狂风撕扯成锋利的碎片,呼啸着撞击在摩天大楼的强化玻璃上,发出细密的、近乎金属摩擦的嘶鸣。
整座城市的光污染被暴雪吞噬,霓虹招牌的绚烂被模糊成朦胧的色块,像是浸泡在水中的油彩,缓缓晕染开来。
ued首都的科技造物,在这自然的暴怒面前似乎显得脆弱而渺小。
空中交通管制塔台的信号灯仍在顽强闪烁,但原本繁忙的悬浮艇航道此刻空无一人,只有几艘自动驾驶的除雪无人机在风雪中艰难穿行,它们的离子引擎喷口闪烁着蓝光,像濒死的萤火虫。
地面上的磁悬浮车道被积雪掩埋,智能融雪系统超负荷运转,却仍跟不上暴雪的堆积速度。
偶尔有紧急车辆的警笛声穿透风雪,但很快便被呼啸的狂风吞没,似乎从未存在过。
而在城市最阴暗的角落——
那些高架桥下的阴影处、废弃管道的通风口、以及供暖系统外泄的热源旁,蜷缩着被ued光鲜表象所遗忘的人们。
他们裹着政府发放的廉价保温毯,像冬眠的动物般挤在一起,呼出的白气在寒风中瞬间凝结成冰晶。
无人机的扫描光束偶尔掠过他们,却只是冰冷对记录下“城市低耗能人口”的数据,而后漠然离去
而黎明撕开了暴雪的帷幕。
当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时,整座城市如同被按下了重启键。
暴雪的残骸在晨光中闪烁着细碎的钻石光芒,而ued的智能市政系统已经开始高效运转。
除雪机器人从地下舱口涌出,如同银色的蚁群,所过之处积雪迅速消融,露出下方光滑的复合道路。
悬浮艇航道率先恢复运行。
富人们的私人座驾从摩天大楼顶层的专属停机坪升起,流线型的艇身反射着晨曦,艇尾的幽蓝离子流在低空中划出优雅的弧线。
他们享有独立航道,不受交通管制,甚至能绕过安检直接进入政府核心区。
全息投影在艇舱内实时显示着晨间新闻与经济数据,而身穿制服的管家,正为主人递上一杯用火星温室种植的咖啡豆现磨的浓缩咖啡。
中等阶层的通勤者则没这么幸运。
地面磁悬浮车道在早高峰时段早已堵成一片,密密麻麻的民用悬浮车,如同被冻结在琥珀中的昆虫。
车内的乘客焦躁敲击着方向盘,或刷新着全息屏上的迟到计时。
每多耽搁一分钟,他们的薪资账户便会自动扣除信用点。
路口的全息广告牌仍在循环播放着ued的征兵宣传——
“为人类荣光而战!”
但画面中那些穿着笔挺制服的军官,与现实中挤在车厢里,啃合成蛋白棒的上班族形成了荒诞的对比。
贫民窟的苏醒则更加沉默。
幸存下来的流浪汉们抖落保温毯上的冰碴,排队领取慈善机构派发的营养膏。
那是一种黏稠的、散发着金属味的灰白色胶体,却能提供足以维持一天生命活动的最低热量。
而在他们头顶三百米处,大厦的金色穹顶正沐浴在晨光中,其外墙的纳米涂层将阳光折射成璀璨的虹彩,仿佛在嘲讽着下方的苦难。
尽管地球联邦的科技水平,足以支撑起这座闪耀的都城,但其社会架构的腐朽程度,甚至超过了蒙斯克的泰伦帝国。
泰伦的贫民,至少还能在酒馆里咒骂皇帝后畅饮廉价啤酒,而ued的底层民众连发泄的渠道都被“心理健康监测系统”所扼杀,任何负面情绪指数超标者,都会被强制送往“再教育中心”。
他们的轨道防御平台确实能发射毁灭性的导弹,他们的战士拥有“理论”上完美的身体素质,却无法像泰伦陆战队和游骑兵那样,在极端环境下靠一瓶威士忌和脏话保持士气。
甚至在某些边缘星系,ued的殖民效率,还不如泰伦的奴隶矿工,至少后者能用鞭子和烈酒催生出野蛮的生产力。
阳光彻底笼罩城市时,一架印有ued军徽的穿梭机掠过贫民窟上空,其阴影短暂覆盖了下方排队的人群。
没有人抬头。
他们早已学会不去凝视那些遥不可及的光芒。
轨道列车在晨曦中疾驰,轨道下方的磁悬浮场发出低沉的嗡鸣,像是某种巨兽的呼吸。
里昂靠在车厢的防爆玻璃窗旁,透过自己的倒影凝视着窗外飞速掠过的城市剪影。
他穿着一件磨损的飞行员夹克,内衬是纳米纤维编织的防弹层,看似普通的加厚工装裤实则嵌入了动态伪装模块。
他的靴底沾着未完全融化的雪泥,与车厢内光洁的合成地板格格不入。
列车穿梭在巨构大厦之间,那些高耸的建筑表面覆盖着自适应玻璃,能根据日照强度调节透光率,此刻正反射着金红色的晨光,如同一排燃烧的巨剑插在大地上。
车厢内的全息广告投影在乘客间浮动,推销着最新款的神经接入芯片和军用级体能增强剂。
一个穿着ued文职制服的女子,正对着腕表抱怨通勤时长,而她身后站着两名安保人员,其瞳孔中闪烁着植入式扫描仪的微光。
里昂的视线扫过车厢连接处——
迈克和克里斯并不在这一节车厢内,他们按照计划分散在其他车厢,避免引起任何群体的注意。
迈克可能正装作埋头刷着新闻的上班族,而克里斯大概会选择站在靠近紧急制动的位置,那位特战组指挥官,似乎总是对出口位置有着偏执的掌控欲。
目的地前一站,迈克和克里斯下车。
站台的照明系统因凌晨的暴雪而有些接触不良,冷白色的灯光忽明忽暗,将乘客的影子拉扯成扭曲的形状。
迈克压低帽檐,跟着人流走向出站口,他的步态自然模仿着周围倒班人员的疲惫感。
肩膀微塌,目光低垂,仿佛已经被一整天的会议耗尽了精力。
克里斯则保持着一种恰到好处的疏离感,既不会引人注目,又不会显得刻意回避社交距离。
他们穿过一条空中连廊,脚下是数百米深的城市峡谷,早高峰的悬浮车流在下方织成一张光网。
连廊尽头连接着一座巨构大厦的中层商业区,快餐店的霓虹招牌,在玻璃幕墙上投下廉价的粉紫色光影。
店内挤满了赶时间的上班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