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靠近神印的人类,心智都会逐渐崩塌,幻觉、低语、癫狂随之而来,最终被引向死亡与重组的深渊。
而这,便是《死亡空间》最为骇人的本质,死而复生,但不再属于人类。
在隋阳的心底,浮现出那些由血肉,乃至钢铁拼合而成的怪诞生物。
它们不再是单一生命,而是尸体被强行拼接、改造的集合体。
四肢以不可能的角度扭曲延展,骨骼刺破皮肤,变成锐利的兵刃,喉咙中传出的嚎叫,不再是痛苦,而是某种亵渎生命的狂喜。
这些怪物,被称为尸变体。
他清楚记得,这些尸变体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神印的“意志”。
死亡,在《死亡空间》中不再意味着终结,反倒是重组、再生,以异形的姿态回归。
整座舰船、整个殖民地,往往在数日之间便会被彻底沦陷。
那是比寻常虫族,或者低阶恶魔更加阴冷的恐怖,没有战吼,没有军团,只有寂静、低语与逐步扩散的疯狂。
隋阳的眼神在冥想殿内的半影中冷冽下来。
相比虫族那种以群体本能横扫一切的天灾,《死亡空间》的宇宙更加隐秘,更加阴毒。
它的毁灭不以战火为先,而是先瓦解心智,侵蚀灵魂,再将血肉化为武器。
嗒、嗒。
隋阳的指尖在王座的扶手上轻轻叩击,冥想殿内一片寂静,唯有硬光全息屏幕投射出的光影在映照他的面容。
他缓缓吐出一口气,心中的推测逐渐成形——
如果那艘二零人类的工程舰真的是石村号,那么空间门另一端的行星,必然就是圣盾7。
这一判断源自他游玩游戏时的记忆。
公元2508年的石村号事件,是《死亡空间》宇宙最为骇人的序章。
隋阳在心底重新梳理这一段历史,就像翻阅一部久远却熟悉的禁忌档案。
圣盾7,本是圣盾星系中一颗资源极为丰厚的类地行星。
彼时,和谐开采公司已经将行星裂解技术发展到极致,他们公司的产品行星裂解飞船,例如石村号,正是这种疯狂工业化的象征。
然而,在和谐开采公司高层的幕后,潜藏着一个更为危险的力量
统一教。
这个宗教教派相信神印是通往永恒、升华的钥匙,他们在得知圣盾7或许埋藏着“红色神印”后,便推动公司派出石村号,执行一场不被允许的非法采掘。
不仅是一次经济性的冒险,而是一次彻头彻尾的灾厄。
他记得,在石村号尚未抵达之前,圣盾7的殖民地已经出现了异常的前兆。
工程人员大规模失眠、精神错乱,甚至出现了痴呆与暴力事件。
到了最后,超过五十人自杀身亡,这说明殖民者不是单纯的心理崩溃,而是“红色神印”的低语、幻觉开始渗入人类的思维。
而更可怖的,便是神印真正的力量。
实际上,早在石村号事件前的200年,《死亡空间》宇宙的联邦政府就根据地球上的神印进行复刻,并成功创造出属于人类的红色神印。
接着,联邦政府便将三个神印的复制品部署在远离地球的殖民地,也就是马座比邻星、格利泽581和圣盾7这样的荒凉星球。
200年前,当圣盾7上的研究团队试图激活那尊红色神印时,他们依据其“dna指令”创造出了第一批重构微生物。
结果一发不可收拾。
尸变体由此出现,研究人员瞬间全军覆没。
那时人类才发现,这些神印不仅能制造尸变体,还能绝对掌控它们,并且只要接近神印的核心区域,尸变体便会进入休眠状态。
随后,研究基地被血肉与钢铁改造的怪物彻底吞没,并且这些尸变体还构成了一种聚集性质的巨大生物,也就是“主脑”。
加之后续的一系列失败案例,令联邦政府的殖民地委员会设立了五号预案,也是联邦政府所能设定的最高等级应对机制——
一旦出现与神印相关的事件,所有研究人员皆被视为反叛者,必须立即处死;
所有研究资料必须被完全销毁;
执行预案的武装部队完成任务后,亦需自我清除,以确保信息不可能外泄。
至于圣盾7的“主脑”,则是在此后的200年内陷入了沉睡,直至石村号的到来。
神印、尸变体与虫族、混沌等任何已知的敌人都不同。
虫族是洪流般的吞噬,混沌是信仰与力量的腐化,而死亡空间的威胁,则是潜藏在文明自身的贪婪与执念背后,一触即发的毁灭。
隋阳按照他穿越前的记忆,继续推演着时间的脉络。
公元2446年,和谐公司旗下的石村号完成首航,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行星裂解飞船。
凭借重力牵引技术,它能在几个月内便将一颗行星彻底掏空,而石村号的成功,为后来的灾厄埋下伏笔。
公元2505年,和谐公司在圣盾星系秘密建立殖民地,为即将到来的大规模采掘铺平道路。
而到了2508年,石村号终于接到命令,前往圣盾7,随后爆发了石村号事件的灾变。
部署在圣盾7的红色神印被转移至舰船仓库,船员迅速陷入精神崩溃,其舰长在混乱中依然启动了行星裂解程序,导致通讯彻底中断。
而沉眠两个世纪的主脑苏醒,尸变体汹涌而出。
殖民地幸存者搭乘紧急航天器逃向轨道,却将灾祸带上了石村号。
至此,整艘工程舰化作无声的炼狱。
隋阳注视着眼前浮现的全息画面,那艘死寂的舰艇,就静静悬挂在异宇宙的虚空之中,外壳的裂痕与光束牵引无比熟悉。
石村号、
圣盾7、
死亡空间
不过这些,只是隋阳的“童年阴影”罢了,大体梳理完脉络后,便对阿普吩咐道:
“唤隋猛进殿。”
“是,陛下。”
得到指示的阿普,立刻传唤了早就在冥想殿外等候的原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