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前倨后恭的百里侯
东源的书记叫蔡颂归,经常在县电视台出镜,大舅认出来压根不稀奇。
要知道在普通老百姓眼里,县长>市长。
这么说可能很难理解,明明应该是厅级>处级,但举个形象的例子就懂了。
在老百姓的思维里,权力的“大小”不重要,权力的“可见度”才重要。
如果说,省领导和市领导像“天边的云”,宏伟而遥远。
县里领导是“身边的雨”,直接罩在头上。
天边的云未必能很快影响你,但是这头顶的雨啊,到底是滋养你,还是淋湿你,你立刻就能感觉到。
很多一辈子在田里劳作的农民,他们遇到委屈了,第一反应是找“县太爷”伸冤。
如果“县太爷”沆瀣一气或者不作为,这些农民下一步不是找市领导或者省领导,而是直接来到首都。
他们觉得,天安门上挂着太阳。
既然“雨”欺负我,“云”也虚无缥缈,“太阳”一定能给我温暖!
所以不管哪朝哪代,老百姓总是最苦的,陈着把侍家整得家破,他其实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连最苦的老百姓都欺负,一家子坐牢都算便宜了!
……
此时的湖边小院里,蔡书记还在连声道歉,也许他不是真心愧疚,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官场”很多时候,本就是一场心照不宣的“秀场”。
“蔡书记你言重了。”
陈着也握着蔡颂归的手,真诚的说道:“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不能说明我们东源县全是问题,恰恰说明了咱们的发展潜力还没有被完全释放出来,优化的空间还很大。”
“我相信!”
陈着认真的说道:“解决了这些问题后,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东源一定会实现突飞猛进的跨越式发展。”
“啊……”
蔡颂归有点懵。
他不是没听过套话,官场数十载,早已对各类辞令司空见惯。
但是这种既给面子,又暗含深意的话,居然出自一个二十多岁的企业家之口,实在出乎他的意料。
这就是全省最年轻政协委员的实力吗?
这只能说蔡书记眼界还是低了。
首都和省里的一些领导,很多都知道“中大陈着”虽然年轻,但是一开口就很有水平呢。
“各位领导,屋里坐坐吧。”
陈着客气的邀请道。
“好的!”
蔡颂归自无不可,并且经过陈着的家人时,他还主动的握手。
陈着也按照正常社交礼节,挨个介绍起来。
“这是我外公。”
陈着说道:“以前是镇上小学的数学老师。”
蔡颂归马上说道:“毛老师以前教书育人,退休后又培养了一个好外孙,陈总可是咱们东源的骄傲啊!”
“咳咳……”
外公老实一辈子,他不是个会打官腔的人,也从没有和这么大的“官”接触过。
看着和蔼可亲的百里侯,外公下意识地清了清嗓子,却不知该说什么好。
他也在奇怪。
这个干部,难道是因为我家外孙才过来的吗?
陈着绕过去给外公轻拍两下后背,整个举动闲适又自然,好像东源县的这帮官员,压根不能给他一点拘谨和压力。
“这是我外婆。”
陈着又顺手介绍起小老太太。
蔡颂归看见外婆背着一个竹篓,于是好奇的问道:“老人家,您要去做什么啊?”
“摘点青菜,让陈着带回广州吃。”
外婆可不怵这些领导,直愣愣的说道。
“还是老人关心孩子啊。”
蔡颂归转过身,也不知道是不是装出来的,一脸感触的对陈着说道:“我家里也有个老娘,每次回家也要给我塞满一车的菜,我总说现在城里什么买不到啊,让她别忙活了,可她从来不听。”
“小杜!”
蔡颂归突然叫了一声。
“到!”
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年轻男子快步走出,他约莫三十出头,身形清瘦,在白衬衫的映衬下更显出几分文弱。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那浓重的黑眼圈,仿佛熬了几个通宵似的。
陈着瞄了一眼就知道,这应该是蔡颂归的大秘,县委办副主任,黑眼眶是通宵写稿子熬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