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晔本来是率领部曲跟随庐江太守刘勋。前不久,刘勋被孙策用计击败,只带了数百人逃到许都来投奔司空,这刘晔也在其中。因其和我是故交,故暂时住在了司马家。我知其才华出众,所以才将他推荐给公子。”司马朗简单地介绍了刘晔的情况。
曹彰笑着向司马朗问道:“伯达所说的,应该就是被许劭先生评为佐世之才的少年才俊刘晔吧?!”
司马朗赶忙回应道:“公子果然博闻,正是此人!”
“我早闻子扬之名,若是他肯为我效命,自然是天大的好事。”曹彰首先向司马朗表达了愿意接纳刘晔的态度。
随后他很严肃地说道:“伯达,一个人的能力高低是可以培养,但一个人做事的态度,却是培养不出来的。刘晔也好,未来我招纳的其他人才也好,固然有能力超越你的人,但他们的做事态度未必比你强?而且伯达你所能胜任的事情,他们也未必能胜任。你为我曹彰立下了大功,就理当论功封赏,这将军府司马一职非你莫属,你再不要推辞!”
曹彰很坚持着自己对司马朗的任命,因为他很清楚,司马朗踏实能干,人又忠心,这样的人如果不重用,是会让人寒心的。
何况自己还是打算要招纳司马懿入仕,提高司马朗的地位,对司马懿也是一种刺激。
徐州之战,让曹彰意识到身边能够出谋划策的人还是少。
徐庶虽然智谋广,但孤掌难鸣
,而且未来还有很多政治上的事需要他去处理。
刘晔的到来固然是好事,但是和司马懿的才能相比,还是略显不足,所以曹彰还是希望能够想办法将司马懿招致麾下。
这样既是对自身实力的补充,也是防备他为曹彰或其他人所用,成为自己的敌人。
曹彰如此坚持,司马朗自然不好再推辞,只能感激地说道:“公子厚爱,微臣愧领了!”
“伯达,你可现在就去请刘晔来见我,告诉他我必有重用!”曹彰分配好了司马朗的职务,随即就向他交代着对刘晔的征辟。
“他就在司马府,公子请稍等,我即刻回去带他过完,起身快步向外走去。
曹彰看着离去的司马朗,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刘晔以料事如神和精于知人而闻名于后世,这些能力恰恰说明了他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机敏的头脑,这样的性格恰恰适合担任情报工作。
自己刚刚打算安排开展情报工作,刘晔就出现了,这真是想睡觉就有人送枕头,太()
合适了。
没过多久,司马朗就带着刘晔一起返回,来到了曹彰的面前。
刘晔恭敬地向曹彰行礼:“刘晔拜见公子!”
“子扬不必客气,我早闻你之名,今日伯达向我举荐你,我甚是欣喜,你可愿为我效命。”曹彰开门见山地向刘晔表达了招募之意。
“刘晔早闻公子大名,这段时间更是不断听伯达说起公子礼贤下士,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在下拜谢公子赏识,定当尽心竭力,跟随公子,为公子效力!”刘晔说完,恭敬地向曹彰施礼。
曹彰看着刘晔,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随手笑着上前将他搀扶起来。
“子扬,我有一件要务,想要交给你去办,你可愿意?”曹彰直接对刘晔说道。
“臣既然决定为公子效命,请公子尽管吩咐。”刘晔回应道。
“子扬,你可听说过绣衣使者?”曹彰却不说自己的安排,先开口询问着。
刘晔听到曹彰的询问,先是微微一愣,随后说道:“绣衣使者出现在西汉武帝年间,乃是天子直属的侍卫,专门为天子查验天下百官所在。在西汉后期和王莽篡汉建立的新朝时期,绣衣使者地位和作用达到了顶峰。”
“不过到了桓、灵二帝期间,重用宦官,绣衣使者名存实亡,也就渐渐被人们遗忘了。”绣衣使者但毕竟名噪一时,刘晔自然是知道,也是直接做出了回应。
“《孙子兵法.用间篇》中,提到了用间之道,以及用间的重要性,所以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未来要帮助父亲和袁绍争斗,乃至平定天下,自然要时刻掌握各方情报,才能料敌机先,战无不胜。”
“所以,我想效仿绣衣使者,也建立一支属于我的谍者组织。谍者需要足够的忠诚,也需要让我绝对信任和有足够智慧的人去掌控,子扬你才学出众,心思缜密,我觉得这个人选非你莫属!”曹彰直接将自己的安排,向刘晔做了详细的解释。
刘晔听到这里,心中极为震撼,他没想到,曹彰真的是用人不疑,一上来就能把如此核心机密的机构交给他来主管,这种器重是他完全没想到的。
刘晔当即向着曹彰说道:“公子如此信任,刘晔一定竭尽所能,绝不辜负公子重托!”
曹彰赞许地点着头,随后拿出一卷竹简交给刘晔:“关于谍者的职责、分工,内部如何组成,如何招募人员和训练,我都已经详细写好,你阅后烧掉,不可留下丝毫痕迹,也不可让除了我们三人之外的任何人知道。”
“谍者的人选,你可在我麾下兵士中自行甄选,切记求精不求多,整个组织你只对我一人负责,你下面的人也只对你负责,一定要严格执行我所说的纪律!”曹彰十分严肃地向刘晔交代着。
刘晔郑重地接过竹简,使劲地点着头:“请公子放心!”
随后,刘晔开口向曹彰询问着:“公子,我们的这个组织,叫什么名字?”
曹彰想了想,回答道:“最好的间者,是像黑夜中的影子一样,让人无法察觉,但又真实存在,那我们就叫夜影司,我们的间者就叫夜影卫!”
刘晔拱手:“是,臣明白了!”
刘晔向曹彰拱手施礼后接受了他的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