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大明,大明有大明的难处。”李孝恭笑着说道,“我们还是需要理解的,而且,这件事儿从两方面来看。
抛开礼教不说,你觉得殿下做得对不?”
“怎么能抛开礼教?”面对李孝恭,虞世南可就没那么客气了,当即就怼了回去,“如果没有礼教,那我汉家礼仪还有存在的必要?
()
而且,郡王也别提什么大明不大明,难道说今后殿下就不回大唐了?
老朽说句不该说的,这大唐,未来若是换一个人继承,天下又该动荡多少年?
难道真要打破了一切的瓶瓶罐罐重建大唐不成?
可我汉家传统,用了多少年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虞世南是越说越痛心。
汉家文化发展到今天,是真的不容易。
而且,李承乾的身份,注定了是未来继承大唐的最好人选。
哪怕李二不同意都不行,因为没人能给大唐带来这么大的利益。
而朝堂上的那些家伙,也无法舍弃这么大的利益。
可未来要是李承乾把这一套搬回大唐,那真就是天大的灾难了。
李孝恭几人闻言不开口了,这话没法接茬儿。
换句话说,这不是他们能控制的。
当然,他们也认可虞世南的话,李承乾这一套要是搬回大唐的话,那的确会挑起士族的反抗。
这是必然的,士族的每一次反抗都是因为自身的利益受到了侵蚀,而以他们的能力,改朝换代还真不是说说而已。
自南北朝以来,哪一次的改朝换代没有士族的影子?
所以,虞世南一句话,就给众人干沉默了。
不过有意思的是,众人都不约而同地看向了李泰。
李泰被众人看得心里发慌,连忙说道:“别看本王,本王可没什么想法,而且,本王觉得皇兄做得挺好的啊,站在一个帝王的角度来说,皇兄已经做到了极致。
人人都想争权,可权利一旦分散,很多事情做起来就束手束脚的。
看我大唐就知道了。
前些年,父皇想大兴工业,不也有很多人为了反对而反对么?
这些人根本就不在意大唐的切身利益,他们在乎的不过是自身的利益罢了。
这样的事儿,难道还少么?
这也是为什么这几年大唐的发展屡屡受阻的原因。
但反观大明,大明这几年的发展何其恐怖?
在军械一道上,纵使是我大唐也只能望尘莫及。
为什么我大唐就不知道反思呢?”
李泰虽然年纪不大,但出身皇家,哪儿还不知道这几个老狐狸的想法,当下就把自己摘了出去。
他很清楚,这些老东西,不过是在试探自己而已。
虽然不知道他们还有没有什么深意,但他是真的不想现在掺和进去。
有李恪去当那个试金石就够了,现在自己掺和进去,虽然能在短时间内积攒一些人脉和势力,可不管他怎么积攒,难道能和李承乾相比?
他的态度摆得很端正,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