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我大明国学开学数年,也不知道效果如何。”
“殿下这是打算取仕了?”一听李承乾这么说,杜荷立马就猜到了目的。
李承乾倒也没拒绝,这事儿也瞒不了多久,当然,也没必要瞒,总得给大明国学的那些家伙,一点儿曙光不是。
()
“该取仕一批了。”李承乾笑道,“如今我大明的国土已经足够的广袤,需要更多的人来一起治理才行。
说到底,我大明人才匮乏啊。”
他这话倒是真没说错,如今大明的国土面积比之大唐也是不遑多让,可在官员的配比上,呵呵,还没大唐的一半多。
你敢信?
别的朝代担心冗官,呵呵,这种情况,在大明却是一点儿都不担心。
“我大明人杰地灵,倒不是人才匮乏。”杜荷连忙笑道,“人才还是有的,只是人才的成长速度,跟不上大明的发展速度罢了,说起来,错可不在他们身上。”
李承乾闻言笑了。
这家伙,不是说是一个极其桀骜之辈么?
他今日这么一看,怎么像个谄媚之徒?
这一路上,都在拍马屁,搞得李承乾都有些不习惯了。
当然,他这都是废话。
开什么玩笑,杜荷就算再怎么桀骜,狂妄,但你是他恩主啊?
他还敢在你面前狂妄桀骜不成?
真要这样,那他这就不叫做桀骜、狂妄了,而是叫做愚蠢!
说着,众人便来到了大明德阳国学。
还别说,学堂倒是修建得不错,这会儿,学堂中也是一片的朗朗读书声。
李承乾静静地听了听,却是不由自主地摇了摇头。
就现在这水平,还差得远……
杜荷好似猜到了李承乾心思一般,连忙在一旁笑道:“殿下莫不是失望了?”
“谈不上失望,但也的确没达到预期。”李承乾说道,“本王虽然知道这班学子并非此学堂的第一批学子,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开什么玩笑,这分明是稚童,刚开始蒙学。
这一点儿李承乾难道还分不清不成?
真要指望一群还在读人之初、性本善的家伙帮他治理天下,他那啥吃多了吧?
“其实我德阳国学的学子还是不错的,第一批如今都在我德阳县衙做事,也算是提前观政的一种吧,微臣也是担心他们今后入朝为官缺乏经验,这不,也有培养他们的意思。”杜荷极其不要脸地说道。
那是真不要脸啊,将这些人弄进县衙,他可不是为了培养,说到底,还是德阳城也缺人,尤其是他县衙里,也缺。
当然,打杂跑腿的不缺,他缺的是识文断字,有一定学识的人。
不过这样的人,他德阳城也不好找,找到了,人家也未必了他。
所以,他这才将主意打到了这些学子的身上。
当然,同时也有培植心腹的目的。
未来,谁知道他能走到哪一步,大明能走到哪一步,李承乾又能走到哪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