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买椟还珠
彻底研读完了一遍入门和核心理论之后,季觉终于触及到了尘霾传承的本质和特色。
感慨惊叹的同时,也忍不住遗憾。
如他之前亲眼所见的那般无穷变化,同一件东西超级变变变,即插即用,注定也只能停留在工坊内,脱离环境之后,就无法利用。
而尘霾的之所以能够在【全】与【一】之间变化无穷,真正长处,就在于——【解构】!
他们最擅长的是将完整构造根据自己的目的,进行拆分、解析、加工和重构。
将整体,变成无数个不同功能的部分。
这一套方法,哪怕是用在再常见的灵质构架上,也能够平添无穷变化。
就比方说曾经周大师在铸造童山的那把【挥毫】时,所采用的‘周天构架’,在传承里就有不下十二种的变体,而且全部都可以因地制宜、根据材料和需求随意增减和替换,甚至和其他的构架彼此融合。
光是学徒用来入门的三相节,季觉第一次创造赐福造物时使用的结构,尘霾就就玩出了来。
因此延伸出的还有三层、六层、八层,五象锁、连环扣……
仅仅只是粗略的扫了一眼,就看的人眼前发黑。就感觉好像是拓扑学一般,变来变去,变的人头晕目眩,脑壳疼。
怪不得传承艰难,因为所需要掌握的定式实在是太多了!
多到数不胜数,浩如烟海,而且定式和定式重迭之后,还有新的定式和变体,根本学不完!
而在尘霾的传承里,最终想要达到的境界,是没有定式,绝无定型。
没错,如此众多的定式学到最后,都是要丢到一边的!
这只是给学徒和工匠用来入门的拐杖……
工坊之内同一件构造之中的无穷变化,对于贝尔祖纳而言,那完全就是基操,不值一提!
真正的尘霾传承,是因地制宜,随时而动,随现状而变,针对性的结合过去所学的一切,根据目的,拿出一套最为适应和最为匹配的方法来!
可惜,难,太难了。
立意太高了。
高到大师都做不到,恐怕也只有宗师层级才能搞得定。
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直指宗师之境了。
只要你有那个天赋,什么都好说。
也怪不得失之统合……
不是因为统合方面太弱,而是因为太用力过头了,底蕴已经厚到了一般人没有办法掌控的程度。
积累太多,研究太多,到最后一代代添砖加瓦,复杂到工匠自己都理不清了,不同的方案光是变化都多的数不胜数。
光看那无数定式所衍生出的变化,你告诉我怎么统!
这谁统合的过来啊!
投入了这么多的精力和研究之后,能勉强拼起来完成自洽就不错了!
这就是精粹全在糟粕里,想改都没得改。
正因如此,在这样的状况之下,尘霾工坊相比同行们而言,最大的长处,那就是【定制】了!
任何需求,任何预算,任何配置,任何条件……
——你只管说需求,剩下的我来搞定!
而且最终的方案是绝对意义上的物美价廉,你能找到同样的规格和订单里,报价比我更实惠的,算我输!
“省啊,太省了,太能省了。”
季觉手里翻着尘霾所积累下来的定式和造物之灵留下的记录,目瞪口呆,眼泪都快下来了——这世界上怎么还有这么能省的技术。
简直是垃圾佬的福音,穷哥们的救主……光是这一手因地制宜和因时而变的方法论,就让他脑中浮现出无数偷工减料还能保质保量的灵感。
要他说,桎梏尘霾发展的最大问题,就还是最大的长处——这么复杂,想要上手实在是太难了!
别说其他人,就算是季觉看了都有点抓不住重点,找不到偷鸡的地方,只能堆时间。
想入门就先背定式,背完一万个再背一万个,而且还不能死背,必须会用,会变,背到最后,变到最后,脱离了这一套体系之后,根本没什么用。
这么学,十个学徒里面能学疯九个,剩下的那一个也快了。能入门的最起码都是工匠,可工匠谁还回过头来学这个?
除非是天才,否则谁能一蹴而就?可倘若是万中无一的天才,又何必来学这个苦功夫?
太挑人了。
幸亏,学的不是自己。
季觉放下了手里的记录,回头问:“伊西丝,研究的如何?”
“项目已经启动,目前已经完成了录入和解析,正在穷举破解中——”
宛如星辰辉光一般的投影:“根据流体炼金术,对所有定式进行初步适配和修订,当前进度——百分之六。”
“才一天?”
季觉一时错愕:“这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