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遇到同行了
“随风老哥也要去求仙缘?!”鹿角汉子惊讶地瞪大眼睛,“哎呀,这可真是稀罕事!不过老哥,这求仙可不容易啊!那仙人放出话来,得有拿得出手的‘天材地宝’作为‘诚意’,方有资格求见仙颜,换取一丝机缘。”
萧杰二话不说,解下背后的行囊,“哗啦”一声倒在桌上。里面赫然是一堆光华流转、灵气盎然的物事:
月华石:通体莹白如玉,触手冰凉,蕴含精纯月华之力,是白狼啸月时所蹲坐的那块巨石,经年累月孕育而出的一枚奇玉。
地脉血参:一株形似婴儿、通体赤红的人参,散发着浓郁的大地精气与血气,是他当初在一处地脉节点处吸收地脉灵气时无意中所得。
雷击木心:一截焦黑如炭却内蕴紫光的木头,取自一株被天雷劈中却侥幸未死的千年古木核心,蕴含一丝天雷真意。
寒潭玉髓:一块鸡蛋大小、不断散发寒气的乳白色玉石,得自深潭水眼,是癸水精华凝聚的异宝。
金睛妖虎目:一对保存完好的、瞳孔呈金色的虎目,来自一头即将化妖的异种猛虎,蕴含锐金破煞之力,是他当年随军征战时获得的战利品。
这些都是他当年在荒野中艰难求存时发现的珍宝,或是后来随军征战时缴获的战利品,每一件都堪称稀世奇珍。
他目光平静地看着两人:够不够?
“够!太够了!!”熊鼻壮汉看得眼睛都直了,连连点头,“仙人定下的法会就在八月初五,于栖霞山顶举行!届时许多军中兄弟和各地强者都会前往!我二人届时也要去凑凑热闹,随风校尉若是有意前往,我们可一同上路。”
接下来的几天,萧杰多方探听关于这位“栖霞仙人”的消息。
在巨木城,乃是周围城镇,关于栖霞仙人的传闻流传颇广,不过内容却多有冲突之处。
传说这位“栖霞仙人”神秘莫测,每隔七七四十九年才会在栖霞山显圣一次,开坛讲法,渡有缘者成仙。
其来历众说纷纭:有说他本是上古大能,因犯下天条被贬谪下界,需积累功德方能重返仙庭。
有说他乃是一株得道的栖霞古树精,慈悲为怀,欲点化妖族同登大道。
更有人言之凿凿,说数百年前搅动苍林风云、最终飞升的开阳星君,便是得了这位仙人一句点化,方才勘破迷障,霞举飞升!
正因这开阳星君的传说,使得每次栖霞法会都引得无数妖人趋之若鹜。然而,仙缘缥缈,每次法会虽聚集数百人,献上无数珍宝,最终能被仙人看中、允诺“度化”的,往往只有寥寥一二人。据说被选中者会被仙人带走,或入洞府修行,或直登仙界,从此逍遥自在,再无消息传回。其神秘与艰难,更增添了无数向往。
了解得越多,萧杰心中的期待便越盛,但同时也升起一丝疑虑。以他的了解,成仙得道何等艰难?怎会如此“轻易”地定期开放?这栖霞仙人的法会,未免透着几分诡异。
不过他如今是再也熬不下去了,只想着尽快成仙,好勘破自己这一生到底是虚是实,便是有些许疑点,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终于,八月初五到了。
栖霞山下,人头攒动。萧杰跟随着数百名来自苍林州各地的妖人,沿着崎岖的山道向上攀登。众人无不背负着沉重的包裹,里面装着他们视若生命的“诚意”——各种奇珍异宝、灵药矿石。空气中弥漫着紧张、期待与一丝狂热。
登上山顶,眼前景象豁然开朗。
山顶被人工平整出一片巨大的平台,云雾缭绕,霞光隐隐,颇有几分仙家气象。虽无宏伟宫殿道观,却也布置得颇为用心:平台中央设有一座简易却古朴的玉石法坛,法坛四周插着七七四十九杆杏黄旗幡,无风自动,猎猎作响,旗面上绘满玄奥符文,散发着淡淡的灵光。
法坛前方,则整齐摆放着数十个蒲团,供求见者跪坐。几株虬劲的古松点缀四周,更添几分清幽古意。整个场地被一层薄薄的、似乎能扭曲光线的霞光笼罩,使得阳光透过时呈现出七彩光晕,营造出如梦似幻的“仙家”氛围。
萧杰跟随众人走进这片被霞光笼罩的“仙域”,目光锐利地扫视四周,心中惊异更甚。
只见法坛两侧,侍立着十二名唇红齿白、眉清目秀的道童,皆身着月白道袍,手持拂尘,神情肃穆。更外围,则是三十六名身高丈二、肌肉虬结、身披金甲、面无表情的黄巾力士!他们如同金铁浇筑的雕像,手持沉重的金瓜、巨斧,肃立如山,散发着强大的压迫感,拱卫着法坛中心。
法坛正中央的莲台之上,端坐着一位鹤发童颜、仙风道骨的老者。他身着八卦紫绶仙衣,头戴芙蓉冠,手持一柄白玉拂尘,长须垂胸,面色红润,眼神开阖间似有神光流转,周身清气缭绕,宝相庄严,俨然一副得道真仙的模样!
这便是传说中的栖霞仙人!
还真是仙人范十足啊。
然而,萧杰的眉头却微微皱了起来。他见过“仙人”,至少记忆中是如此,不管是神机子、玄虚子、荡魔真人、武道仙人……那些人或清冷孤高,或威严莫测,或放浪不羁,却无一例外都显得极为年轻俊朗,至多是沉稳的中年模样。
眼前这位须发皆白、老态龙钟却“仙气”十足的老人,与他记忆中的仙人形象格格不入,让他本能地感到一丝怪异。
但说来也怪,若单论这“卖相”和营造的氛围,眼前这老者,似乎比他记忆里那些“仙人”更像凡俗想象中的“老神仙”。
难道自己当初的记忆真的只是梦境而已?
此时此刻,萧杰反而自我怀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