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循惊讶:“两个?”
“对,两个,”胡澄道:“依照国师的划分,一个是重工业,一个是轻工业。”
“为什么要做纺织作坊?你们工部不是在各地开了分部,还将新的纺机和织机图纸公布了吗?”陈循道:“我看民间的纺织作坊就够用了,加上你们工部在江南辖治的织造局,完全没必要再在这方面与民争利。”
胡澄道:“此纺织厂的主要目的不是纺织,而是研究和制造纺织机。”
胡澄早想这么干了,他道:“城郊的那个试验场还是太小了,而且乱七八糟什么都堆在那里,既然户部要进来,这些就该分门别类的归纳好。”
“纺织厂,除了做纺机织机外,还可以做一些相关的机器研究和制造,从今以后,天下的织机和纺机都可以从此厂订购出货。”
陈循:“那你们工部在各地的分部……”
胡澄不在意的挥手道:“作用不一样,你以为我们公开的图纸是最先进的吗?”
他道:“现在民间公布出来的新型机子是第一代,皇后在城郊的那个纺织作坊一开始用的就是第一代,现在增加的机器已经用到第三代了,而我们工部现在做出来的是第五代,其纺织的数量和质量都比第四代要高出一成二,甚至第五代的织机还能织出简单的提。”
陈循张大了嘴巴看他,半晌才问道:“为什么不把最新出来的公布?”
胡澄没好气的道:“你以为我们工匠时时都能创新改进吗?现在做出来就一股脑的公布,过段时间我们要是做不出更新的来怎么办?”
陈循无言的看着他:“没想到你们工部还有这样的心机。”
“别说得好像你们户部很单纯一样,你们平时压各部的申请银子时是怎么想的?”
陈循不语。
胡澄道:“而且,技术更新换代太快未必是好事。”
陈循:“嗯?”
“试想,你是东家,你才大价钱买了十台新的纺机,结果女工们才熟练用上,更新一代的出来了,价格还差不多,你会怎么想?”
陈循:“我会想,向我推荐此织机的是不是在耍我。”
“不错,人心不平就会出事,”胡澄道:“而且新机器出来也要试验,这都需要时间。”
“之前,我们只能在郊外的试验场试,工部钱买丝、买麻,试验出来的线可以拿去织布,但试验出来的布呢?”胡澄道:“全部被当做损耗处理掉了。”
因为潘筠对纺织机感兴趣,去年到今年,纺织机的技术革新是最快的,造成公布的布料损耗也是最大的。
胡澄就撩起官袍,让陈循看他里面的裤子:“看,损耗的布料做的。”
他又扒拉了一下衣领内的衣服:“损耗的布料,还有这鞋子,也是损耗的布料。”
他叹息道:“现在我们工部上至我这个尚书,下至工匠学徒,从里到外,穿的都是损耗布料。”
陈循:“……你是在炫耀?”
“不是,我是想告诉你,这些损耗,本来是可以有机会变成钱的。”
这就是他要开纺织厂的原因。
而且,这项技术是成熟的,建成速度一定在钢铁厂之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