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半块面包 > 第一百九十一章烟雨红尘(108)

第一百九十一章烟雨红尘(108)

三姨太(樱子)因娘亲的意外离世已经使她彻底崩溃,加上又因再次孩子的丢失精神有些失常,往往自己忘了吃饭却不知道饿,丫鬟给她早上端的饭菜到了中午已经冰凉了,她竟然问这饭菜怎么是凉的,难道不再做热饭了吗?丫鬟告诉她——我们每次端来的饭菜都是热的,你忘记吃了,早上的饭到了中午自然就凉了,我们早饭给你换成热的午饭,到了晚上,饭又凉了然后饿得不行就只能吃晚上送来的热饭了,其实两顿饭都换过了,可以说你一天只吃了一顿饭。

三姨太觉得这个宫殿式华丽的冯家根本不是她待的地方,她要少爷休了她给她自由,在这个家里,樱子是少爷的贴心宝贝,她虽然现在精神恍惚,但她在少爷商务需要帮忙时她却从来没含糊过,为少爷分担了不少压力及解决了不少麻烦。大太太也一样,在少爷心烦意乱的时候,她总是以温柔体贴的话语安稳住他早已疲惫破碎的心。

冯少爷(冯其山)终归被二太太的刁钻、强势、阴毒的性格压的喘不过气来,他准备在爹(冯寂远)曾经留给过他一张地契,距离冯家也在几十公里的的地方建造一个新的宅院让三姨太住在那儿,也许能缓解她在冯家大院的种种心病,还有冯少爷的爹(冯寂远)在世时也给他解释过这块荒废的地皮的东北侧底下大约十二、三米深的地方有着一堆不可估量的宝贝,这可是古时候秦始皇所藏着的各种稀有珍宝,这块地方没有人能知道有这些东西,冯寂远是探宝专家,他从小就有这个潜能,每次都准到吓人,在冯寂远五岁时跟随爹(冯择心)在野外玩射箭时,他们骑着马在密林中穿行,冯择心射箭很准,一箭一只兔子,再一箭就是一只鸟,可以说百发百中,年仅五岁的冯寂远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心,骑马速度太快,冯寂远要爹(冯择心)放他下来好好看看山林的神秘之处,冯择心和儿子(冯寂远)下了马背,看看到底还有什么稀奇古怪的玩意在草丛树林里穿梭,当然山林里怪鸟异兽多的是,冯择心为了儿子的安全紧紧跟在冯寂远的后面,他们走过一片片丛林,一块块小草地,那些不知名的小动物看到父子俩过来,都吓的落荒而逃,冯寂远开心极了:“爹,这些动物看到你身上所背的箭都被吓跑了,我长大了一定要向你一样做位神箭手,让山林里的所有动物见到我都怕我。”

就在这时传来马儿紧迫的啼叫声。

“好,等你再长几年,爹教你学射箭,你现在太小了拿不动弓箭,以后再说吧,马儿在那边叫我们回去呢。”

“爹,不是马儿叫我们回去,是哪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东西在想着马儿的美餐呢。”冯寂远说道。

父子俩加快了脚步,飞快的向马儿的地方跑去,果然有三只狼正在龇着牙在马身上乱咬,马身上已经流血了,气的冯择心搭起弓箭向一只狼射去,那只狼根本就躲不过冯择心的神箭手,瞬间倒在血泊中,另外两只见状仓皇逃窜,它们知道想吃掉神箭手只能是死路一条,父子俩踢了那死狼一脚——想吃我们的马、哼、去死吧。

就在父子俩准备离开时,冯寂远突然说道:“爹,我感到距离我们几步远的地方下面有一块东西。”

“儿子,我们还是走吧,能有什么东西,这山深路远的,有也是一些动物和草林。没什么稀奇的。”

“爹,你挖挖看就知道了,不是什么动物和草木。”冯寂远说道。

冯择心为了满足儿子的好奇心试着挖了一下,要是没有什么东西,孩子就跟他乖乖回家,谁知他挖了一个小坑就不想挖了:“儿子,你看什么都没有,还是回家吧,爹也累了。”

“爹,你再挖一会儿,一定能挖到那个东西的。”

冯择心没办法谁要他那么疼爱自己的儿子呢,他接着又挖了那小坑的一半:“我的天,还真有东西。”冯择心惊叫起来。他拿出包袱里的一块小布袋装上准备回家让当铺专家看看到底是什么东西。

父子俩带着喜悦的心情向家里赶去。

果然,那当铺老板说给他们五两银子,冯择心认为能给他五两银子这东西肯定有些来头,他并没有把东西压出去。而是让一位鉴定专家看了看,专家马上给出了答案——这东西不能让坏人看到,不然,会带来杀身之祸的,这可不是普通的宝贝,价值连城那,这大约有三千年的历史了,还是交给国家吧,要么自己藏起来别让任何人知道,后果你是应该知道的。

冯择心并没有交给国家,因为朝上全都是官官相卫的贪官,落在他们手里那还不是羊肉掉进狼嘴里有去无回吗,冯择心小心翼翼的包裹起来藏在自家的暗室隐蔽处,打算以后朝野恢复、清官廉明了再交给国家吧。

后来,冯择心带着儿子冯寂远经常去外边游玩,冯寂远也随时能感应到哪里有东西,他的指引一点没错,他说的哪里只要去挖,真的就会挖出一些宝贝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冯寂远渐渐长大,在他的开采指导下采集了不少宝贝,父子俩都将这些贵重物品都藏起来了,就埋藏在这块荒僻的地方,他们在这里挖了一个十几米深的坑,最底下自然是水了,在距离水面两米高的地方又继续掏了一个大洞,并且每天父子俩都偷偷的带一些青砖、碧瓦下去将洞里打造成一间精致的小房子,这些年所开采的所有宝贝都藏在里面。再后来绿洲大地狼烟四起,再也不能随意出外采集宝贝了,最后将洞门用泥土盘接好,看不出一点有破绽来,就是万一有人发现这里有一口井,下去后也不会发现井壁上开了一个小洞门,因为那泥土跟周围墙壁一模一样,再后来冯择心生病离世后,冯寂远将这块荒地买了下来,因为冯家大院里面到处都是工厂、库房、及店面等,要是继续扩张下去,岂不是里面住不下了吗,所以荒地不还是荒着吗,不如买下来为以后做打算。官僚们见钱眼开,狮子大张口,本来没人要的荒草滩竟然要了一千两黄金,给就给了呗,冯家会继续努力打拼自家的基业很快会赚回来的。这块地方以后建个宅院也可以入住,今天冯其山正好用上了,给三姨太打造一座宅院让她在这里安安稳稳的过自己的日子,家里三姨太那份职务自然暂由大太太执掌,三姨太要是那天恢复正常了她想回去就回去吧,要是她不想回去,住在这里也就当是为国家守护国宝吧,这也是大功德一件那!挺好的。

三姨太本来不知道这里有一堆国宝,冯少爷(冯其山)虽然对她很好,但始终没有告诉她这些,因为她毕竟还在精神恍惚中,万一她糊涂说出去会惹下大麻烦的。说来也真是奇怪,当冯少爷派人将荒地改造成宫殿式宅院时,这四周也陆续有人在这里买地建房,这里所住的人都是些经商、开店面的,渐渐的周围也繁华热闹起来,三姨太在这里住了一段时间后也恢复了正常,心情也开阔起来,冯少爷安排了两个精明的丫鬟伺候她,她们在家里待闷了可以随时出去逛逛街,看看风景!一切显得那么的安逸惬意!冯少爷也经常来这儿陪伴三姨太,她告诉冯少爷——她待在这里虽然过的挺好,但太闲了也没什么意思,人那,总做一些事才能活的充实、漂亮。冯少爷只好给她找了个差事做,就是让她把这些年所经历的事情写下来、或者画下来都行,他可以将她的字画拿去卖,三姨太觉得这个建议好,总闲着太无聊,她本来也是闲不住的人,原想着在这里也可以做做家里的行业,可送货、采购的人跟二太太也特别熟,万一他们说出口,那二太太岂能善罢甘休,她虽然被少爷下了禁令,但她会借着少爷出差的空来这里搅闹个不停,三姨太住在这里还不是照样生气不得安宁,还是不如算了吧。写日常琐事、画画也是一件不错的差事,可以陶冶情操、填补内心的空虚,不再寂寞、不再烦闷。三姨太把生活安排的很好,早上起来吃过早餐后就是先锻炼一下身体,然后再去画风景,下午动动笔墨纸砚写下她的人生经历,等自己老了走不动了也看看她曾经的杰作。

一天下午,她脑袋里一片空洞没有一点灵感,她便带着两位丫鬟出去逛逛,让心情也放松一下,街上行人寥寥无几,可难民街角、巷尾遍地都是,他们衣服褴褛、蓬头垢面没精打采的坐在那里乞讨,有的好像几天没吃东西了,蜷缩着身子等待死亡以求解脱,她让一位丫鬟去随便问了问几位难民,他们的口述使人心酸——他们是从外地逃难过来的,旱灾、水涝及官僚的不管不顾导致他们只能来到这里乞讨为生,航城这一代还算不错,富户也挺多的,庄稼也算可以,都还能勉强度日,他们根本颗粒无收无法生存,来航城给富人打打工讨口饭吃,找不到活计的都流落街头只有等着饿死了,当然大部分都是找不到活计的,只有个别难民运气好一点的被富家人招去了长工,这年月都过着穷苦潦倒的日子,那些富人也是极少数,冯少爷也是跟随父亲的基业走的,才发展成了现在的小富商的,这一切都是机遇加运气才赢得的辉煌!三姨太吩咐两位丫鬟将难民召集来打扫庭院,栽花种草,纺线织布,有手艺的还可以做手艺活——比如做一些鞋子、玩具小风车啦,刺绣啦、其他各方面的手艺等,冯家都是提供材料让大家去做,然后由销售跑货带货去卖,这样大家也可以赚一些零花钱养家糊口,还有文艺方面有天赋的也可以在宅院后厅堂上唱唱歌、跳跳舞也可以娱乐娱乐!没想到三姨太的这种想法还真让大家不但有了口饭吃,而且他们的小日子都过的挺滋润的,并且一些小姐妹的歌舞声很快让一些富商、知名人士听到了,他们纷纷要来这里看看她们的歌舞升平怎么样,若是能让富商看着舒服开心,他们还会给赏银的,没想到的是姐妹们的表演不但赢得了富商的喝彩声而且纷纷下订单,富商要是家里举办一些大喜事都会邀请这里面的兄弟姐妹去自家表演,有时候富商干工作累了还会到这里来看他们的精彩表演,自然也会给重赏,这宅院慢慢的火了起来,里面什么行业都红红火火的!使三姨太和冯少爷非常高兴,冯少爷给庭院安上了“怡红院”三个醒目的大字,从而这宅院也成了这一块有名的艺术杂活院。这些二太太一直被蒙在鼓里,他是听过城外几十公里有个“怡红院”卖唱、杂活还挺赚钱的,她一直都想去看看,可是每次都被冯少爷安排旋风和漠影以各种理由拦住去不了,她慢慢的心也淡了,也不再奢望去怡红院看个究竟,她已经习惯了只干好自己份内的事,管的多了会遭少爷嫌弃,她现在过的日子跟打入冷宫还有什么区别,将就过吧,风水轮流转,只要哪一天还有她翻盘的机会她是不容错过的,她会牢牢抓住机会让跟她作对的人尝尝逆我者亡的滋味。

这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三姨太的怡红院一直处于风生水起的状态,她自然开心的不得了,即给冯家增加了不少收入而且还从死亡边沿救回好多难民,冯少爷也成了冯老爷,他对三姨太的所做所为很是赞成和佩服,三姨太也因太过劳累又得了一场大病差点命丧黄泉,郎中给她看过好几次,都说这要看她的意志力,吃药只是补助可救不了她疲惫脆弱的身体,在她昏迷了几天几夜苏醒后,总觉得自己这是回光返照,三姨太躺在床上拉住冯老爷的手好像在交代后事一样泪如雨下:“老爷,我是要走了的人,我就实话实说吧,我有可能是日本人,是娘亲救了我长大后才知道的,那时我才仅仅是个乳臭未干、走路还不太稳当的小屁孩,那天娘亲给我喂粥时,我不停的乱动哭闹,小手挥来挥去的把粥给弄在了衣服上,她便脱掉我衣服准备洗洗,发现我脖子上的项链也有粥液,随手取下来打算擦拭干净,没想到的是那桃心项链里有一张我和一位日本女人的合影,上面明显写着日文字样,她当时恨不得把我扔出去饿死算了,想想日本人在中国地盘上犯下的罪行,中国人死状惨不忍睹——小孩被他们用刺刀活活的刺死,还有把人活剥了的,还有被活埋的,还有更多的惨状根本无法直视,什么日本人,那还叫人吗?简直畜牲不如,娘亲开始将我扔在院外,我撕心裂肺的哭喊声还是把娘亲软化了——孩子是无辜的,干嘛要跟一个孩子置气呢,善良的娘亲还是把我从还下着雨的寒冷天气中抱回了家,用她那宽大温暖的破棉衣将幼小不懂事的我包裹的紧紧实实的,生怕把我冻出个好歹来,可毕竟我太小经不住那点冷风吹寒雨淋,最终还是病了,不吃不喝哭闹个不停,娘亲摸了一下我的额头——好烫啊,她心急如焚抱着我飞也似的跑向城镇各个医馆,总怕我烧出个好歹来,她将自己给富人家打工的所有积蓄都给了郎中,最终把我从鬼门关救了回来,想买些吃的连一个子都没有,只能抱着我在周边的草地上、山林边挖野菜煮汤喝,等我大一点了也懂事了便帮娘亲一块挖,一块干活,娘亲夸我是个勤快、能干、乖巧、可爱、懂事的好孩子,也许是从小跟娘亲学说话的原因,我学会了一口流利的中文,可以说是完完全全的中国人。直到有一天,娘亲在我面前说了一句我根本听不懂的话——多好的孩子啊,你的国人咋就那么坏呢,禽兽不如呐。我就纳闷了,娘亲在我面前说这些莫明的话什么意思?我就问娘亲,娘亲笑笑说不管你的事,娘亲只不过随便说说罢了。那时我也只有七、八岁,娘亲既然这么说,我也不便再问什么,后来,娘亲看着我已长大,带着我也方便出去能干点事赚钱了,就拼命的工作、加班到半夜才休息,她这都是为了能供我上学堂念书,娘亲从来没喊过累,一直默默的用她那柔弱的身体且又坚强的意志支撑着这个家,再后来我也长成大姑娘了,我也为我脖子上的项链感到十分奇怪,便问娘亲我脖子上的项链怎么回事,怎么是一位小姑娘和日本女人的相片,娘亲想着办法隐瞒我,说是在外边捡的,我小时候很是喜欢不愿意丢掉,总喜欢带在脖子上,那是在我不到两岁时候的事了,后来再也没有再提起这件事,直到我长大后才非要娘亲说个明白不可,娘亲知道是隐瞒不下去了,只能一五一十的说了事情的全部经过,我有可能是日本人跟中国交战时,不知道是哪位日本兵士一时大意把我给弄丢了,我很幸运的被中国娘亲捡到了,我在中国生活了这么多年,看到了中国人的纯朴、善良,而我们日本人根本就是魔鬼,在中国所犯的罪行连我都不会饶恕,还别说是中国人了,我爱中国,中国是是我第二个故乡,也是我脱胎换骨的地方,我暗暗庆幸自己早早脱离了魔窟成为一个有教养、有信仰的中国人。老爷,我嫁给你那是我前世修来的福气,可惜我再也不能和你走下去了,这也许是老天对我的父母在中国所做的暴行的报应吧,老爷,你自己保重。”

“樱子,我再去叫几个名医来,一定要治好你的病……”冯老爷难过的说。

“老爷,其实我跟娘亲一样姓“唐”取名叫唐樱,娘亲叫我樱子已经习惯了,把“唐”字省略了,现在怡红院的所有人都叫我“唐姨”的,这我早给他们说过的……”三姨太说了好多让冯老爷即高兴又难过的话,冯老爷不愿意就这样看着精神恍惚、不振的樱子就像她说的那样不久于人世吗,他找遍所有航城,终于找到了一位华佗在世一样的高人,给樱子治好了她身上的顽疾,不过还是千叮嘱、万嘱咐别让她太过劳累,身体一定会无恙长寿的,冯老爷很是感激,给了名医五两银子的打赏。

三姨太看到冯老爷对她的好跟她的娘亲是一样的,还有她在学校的同学、老师都是有血性、有骨气的中国人,他们心地善良、热情大方,她爱中国,更爱这里对她呵护、关切的每一个人,她只记得她是在中国长大的,她吃的每一口饭、喝的每一口水及穿的每件衣服都是娘亲从牙缝里挤出来的,还有冯老爷对她的好不是用言词来比拟形容的,她的国人个个都是魔鬼,她从小到大看到过鬼子对中国人的残暴,她暗暗庆幸自己落脚在了中国,她为自己成为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冯老爷和三姨太俩人互敬互爱多年、彼此了解,冯老爷在鬼子入侵怡红院时就知道肯定是谁走漏了什么风声,果然,当他来到怡红院时,三姨太告诉他说是云儿和巧儿两个不懂事的丫鬟闯的祸,戴的玉环铃铛让鬼子看见了,就连三姨太都没搞清楚是怎么回事,就被鬼子将怡红院围了个水泄不通,冯老爷被鬼子押到怡红院时,他背过鬼子才给樱子说明了缘由,三姨太要他放心,她是不会说出国宝的秘密的,她吃的是中国粮食长大的,她是真真正正的中国人,跟鬼子们没有一点关系,她守的也是自己国家的国宝。再后来,也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三姨太身边的一位丫鬟青儿趁着里面动乱,鬼子给怡红院所有人一天的时间必须交出国宝来,她偷偷顺着后庭院的一个小洞爬了出去,当然这个洞鬼子是不会察觉的,洞被墙外杂乱无章的野草盘根错节的严严实实的,这个洞也是在青儿一次偶然的机会帮一位同事园林清理杂草时发现的,她跟谁都没提起过,因为也没必要去说,现在兵荒马乱、国难当头谁愿意从这里逃出去在街头受饥挨饿讨饭吃,这冯家财大气粗的,谁都想在这里混口饭吃,更何况唐姨(三姨太)对下人们都挺好的,干嘛要出逃受罪呢,今个正好用上了,在怡红院里的人这次被鬼子包围难逃一劫,青儿本来想叫姐妹们一起逃跑,可人多了万一被鬼子发现谁都跑不了,毕竟鬼子在怡红院周围把守的水泄不通,唐姨已经想办法先安排一部分人从其他地方逃走,青儿不想随着大队人马走,这样还是容易被鬼子追查的,不如趁现在没有人知道这个洞口她一个人偷偷的溜走,这个洞外大约二、三十米远的地方,有一条小路直接通向航城境内,青儿到那以后可以直接去找二太太说明情况,二太太一定会留她在冯家大院有个安身之所的,她曾在冯家大院待过两年,也是因为怡红院的需要,冯老爷才安排青儿和另一位姐妹在唐姨身边伺候左右的,现在一晃十几年过去了,青儿已年近中年,比二太太也只不过小那么三两岁,相信她告诉二太太这个消息后,二太太一定会感兴趣的。

青儿想到这没在犹豫,多犹豫一会儿就会多一份危险,她事不宜迟向四周张望了一下,根本没有人,觉得完全后迅速钻出洞外,蹲下身子顺着草丛向着她所想的路线进发。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穿越古代和离妇,她把娘家兴旺了 反转玄武门 让你写历史剧本,你还原历史? 民国:杀敌爆兵,我是超级军阀 元末:我与朱元璋争天下! 三叉星玉 水浒,武松从养鸡开始 饿殍:良人满穗共生行 红楼,宁府书香门第 妖道兴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