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记忆中的白是什么样子的?
我很喜欢北方的冬天,因为有雪。
我不喜欢自己的名字、也是因为有“雪”。
笔者是一名九零后,不知道那个年代的天气预报算不算是新鲜事物,反正差不多同龄左右的孩子们、名字里大多都带什么“风”“雨”“雷”“霜”“雪”这种,恰巧我也是这气象大军里的一员。
我喜欢雪的白,恰恰也正是因为喜欢这份纯洁,所以才会格外反感我的名字,干干净净、洁白无瑕,它太纯真了,并不适合我,不论皮肤还是性格、我都觉得自己配不上它,所以我时常会把自己当成是一个另类的雪,也就是“不白的雪”。
好了,言归正传,我的故事不长、也不难讲,如果你愿意倾听,那我便荣幸之至与你分享:
出生在一个父母相看两生厌的家庭里,对于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
好像打从记事儿开始,他们就经常性的争吵、打架,挂彩、然后疯狂的摔东西……
门后、墙角,甚至桌子底下,都多次留有过我的藏匿痕迹。
在那个还不算开放的年代吧,大部分人的婚姻还都不能自主,他们、也不例外。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匆匆一面,就把两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硬邦邦的绑在一起。
我记得妈妈说过:“第一眼就无比讨厌的人,要如何相安无事的在同一屋檐下生活?那个人的一切、都只会让她觉得恶心!”
或许婚姻以这种方式开场、其结果应该早就可想而知的。
七岁那年的冬天似乎格外寒冷,夜幕下一个小小身影哆哆嗦嗦的站在那儿,身前是宽宽的马路,身后是紧锁的大门,妈妈走了,爸爸还没回来,凛冽的北风吹过,这一刻、我像极了被人遗弃的孩子。
风~
似乎越来越寒~
眼~
似乎越来越困~
就在眼皮打架快要睡着的时候,我听见了“吱吖”“吱吖”声,由远及近,那是人踩在雪地上面的声音,果然、是爸爸回来了~
他领着我进屋,踉踉跄跄,刺鼻的酒精味儿、令身后的我顿时汗毛耸立,接下来等待我的是什么?尚且年幼的心中已经隐隐有了答案。
照例、还是几个响亮的耳光,然后一记飞脚,从屋门口直接跪倒在炕沿儿下那种,最后是他跪在身后抱着我狂喊“为什么!”
我也如之前一样,神经紧绷,大脑空白,好像感觉到了疼,却又不知道要躲,好像听见了声儿、却又张不开口。
最后的结果是他喊累了,也哭停了,歇斯底里的脾气全部发泄完了,这会儿自顾的躺倒炕上,闭上眼睛倒头大睡。
七岁、
真正懵懂无知的年纪。
红红的小脸上还印着泪痕。
窗外雪花飘零几许,屋内也是冰凉一片,我不记得那天跪了多久,也不知道何时睡在了姑姑家的床上。
再睁眼,天色大亮,吃着姑姑亲手喂进嘴里的瘦肉粥,不凉不烫,软糯可口,那是我记忆里为数不多的美味佳肴!